南通开放大学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2017-07-14 02:36赵蓓张晓庆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南通市南通遗传

赵蓓,张晓庆

南通开放大学

南通开放大学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赵蓓,张晓庆

南通开放大学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寄托,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中国艺术繁荣的体现。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在高科技的新时代,民众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或部分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之部分传承人日渐高龄、资金缺乏,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校,除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之外,还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近年来,南通开放大学作为地方高校,借助高职教育、社区教育的平台,整合教育资源,推进“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实施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不断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探索。

一、南通开放大学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可能性

1、地方政府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视

南通开放大学所在的江苏省南通市,2009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有非遗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9项,省级40项;共命名传承人169人。2015年获得国家、省级以上奖项55个,其中金奖41个,银奖14个,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中处于领先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中叶,南通就开展了对民间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普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重点抓了项目个体的展览、展示,先后成立南通风筝博物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等8个专题博物馆。2011年,又建成近1000平方米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及占地约30亩,拥有10幢民居建筑,安排了18个国家、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入驻“非遗工坊”,年接待量达3.6万人,让百姓了解非遗,走进非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民族共同的责任,南通开放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更加责无旁贷。

2、南通非遗研究成果丰富

南通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文化艺术源远流长。根植于这方水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枝繁叶茂。近年来,南通市把非遗保护作为铸就南通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不断寻找散落在江海民间的璀璨珠玑,形成了上下联动、科学保护的立体格局,在非遗研究方面成果丰富,先后出版了《江海遗珍》、《江海记忆——南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江海流韵——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蓝印花布》、《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等书籍。调研报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利用——以南通市为例》入选2009年江苏省文化科研课题,《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被评为南通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研究资助课题,《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研究》被评为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基金课题。2013年8月正式成立了南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非遗研究会为南通市一级社科组织,下设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曲、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文化等8个专业委员会。非遗研究会立足于工作中亟须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基层非物质文化研究保护调研、积极主办或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交流研讨、出版和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成果,以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保护和活态传承。研究会的建立不仅为全市非遗专家、学者提供一个科研平台,同时为更好地开展非遗保护增添强有力的学术支持,以研究成果来不断指引非遗保护工作。

3、高校教师参与非遗保护有利于将实践转化为理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在其形式、特点、属性等多重方面进行深入的实践加理论的研究,因此,非遗保护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持,南通开放大学现有教职工300余名,其中高中级职称近200人,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教师约占60%。教师普遍具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经验,思想意识新,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教科研工作热情,都有先进的、很强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理念,有很强的将挖掘、整理等基础工作转化成理论研究的能力,并对研究对象加以继承和发展,为非遗研究工作提供充足的力量保证。

二、南通开放大学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优越性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应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和保护知识纳入教学体系,激发青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高校参与非遗保护是互惠互利的结合,是高校实现自身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高等文化教育领域的新突破。2014年12月,南通开放大学正式更名挂牌。开放大学是一种新型大学,强调思想的开放,模式的开放,方法的开放,对象的开放,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向一切有能力、有意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服务。经过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俱进创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办学理念受到社会大众的赞誉。

1、教育类型的多元化,延伸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场所

南通开放大学由原先的从广播电视大学转型而来,目前形成高职教育、远程开放教育、社区教育三位一体的立体办学格局。高职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近五千人,远程开放教育注册生四千人,同时面向全市各街道、社区开展社区教育,每年服务近十万人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通过开放大学三类教育的平台,有目的地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教学活动,将非遗传承和保护教育活动从校内课堂延伸社区生活中,拓宽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延长了教育链,有利于在校生、社会成员在日常行为和社会实践中认知非遗文化凝聚起来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从而认同、接受非遗传承和保护的要求,启迪心灵的自觉。

2、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拓展非遗传承和保护的群体

近年来,南通开放大学吸纳全社会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及能工巧匠,建立社区教育师资库,在崇川、港闸、开发100多个社区开展订单式课程派送,每年平均派送各类教育课程教学活动一千余场,直接服务社区居民超过十万人次。其中南通非遗剪纸、棕编、盆景等传承人都加盟社区教育师资库,每周在社区开展剪纸、面塑、棕编等课程的教学。社区居民可以说是开展非遗保护中很重要的对象,他们中的很多人对保护对象的传统生态非常熟悉,但是身处物质经济的时代,又希望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内心深处期盼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两全其美。只有被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自己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其精神财富。南通开放大学教育资源的开放,方便了居民零距离接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居民通过感知非遗文化,从而转向审视自身,看到文化遗产面临的危机及其进行保护的迫切性,不断培养创造个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将传承和保护非遗的要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3、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创新非遗传承和保护的模式

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指出,开放大学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开放大学所特有的教育形式灵活性,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作为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突破口,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与非遗机构联合开展非遗志愿服务、非遗达人秀、外国友人学非遗等活动,创新了非遗传承的新模式,推动了全社会共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传承和传播。

三、南通开放大学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探索

1、依托社区教育的平台,推进“非遗进社区”项目,激发居民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兴趣

2014年10月,由南通开放大学主办的“非遗进社区文化有传承”工程正式启动。邀请剪纸、棕编、面塑、盆景、蛋画等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宣传非遗文化,传授非遗技艺,培养非遗达人。至今“非遗进社区文化有传承”项目已在南通各街道38个社区开设了18个非遗课程班,服务2500多人次,培养非遗达人200多人,提高了居民的非遗保护意识,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阔了文化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居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2、以大学生德育建设为抓手,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实践课程中植入非遗工匠精神

继“非遗进社区”项目取得效果后,南通开放大学结合“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的设置与建设,聘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亲自讲授并现身示范相关的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为建构非遗传承的长效机制,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提供了最佳平台。通过非遗系列课程的开设,非遗工匠精神深入大学生的心灵,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此外,南通开放大学还培养了一批非遗文化推广大学生志愿者。志愿者利用双休、假期到非遗工坊为游客讲解,同时承担非遗传承人的记录、资料整理和收集,及各类非遗活动的宣传工作,受到游客及非遗传承人的好评。

3、从保护古镇文化入手,开展“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促进特色村镇的保护与运用

2016年4月,由南通开放大学与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共同发起推出的“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正式启动。此项工程遴选出的十镇一街都是南通重点保护的古镇和古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都蕴藏着南通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镇的历史地位在于古,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现实。南通开放大学开展的“乡村记忆”文化工程是以影像志的方式讲述乡村的故事,传播乡村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遗的保护和继承。

四、对进一步贯彻实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建议

2005年3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迈出了第一步。经过十余年的保护,成就瞩目。但是和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下面结合国外的经验,谈几条建议。

1、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资助

在传承人的保护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日本政府早在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强调保护传统文化“持有者”的重要性,注重对“人”的关注,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人间国宝”认定。“人间国宝”是指被个别认定的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的保持者,他们都是在工艺技术上或表演艺术上有“绝技”、“绝艺”、“绝活儿”的老艺人,其精湛技艺受到日本政府的正式肯定,列为传承保护的对象。一旦认定后,国家就会拨出可观的专项资金,录制“人间国宝”的艺术资料,保存其作品,资助他传习技艺、培养传人,改善其生活和从艺条件。每年为每位“人间国宝”提供的经济补助为200万日元。正是这种尊崇和保护制度,使得日本传统的手工伞、漆器、雕刻、陶瓷、织锦、和服等各种古老手工艺得以流传,并高水平地保留至今。目前,南通对于非遗传承人的补助是国家级20000/年,省级5000元/年,市级1000元/年,这方面应该对非遗传承人进行大力度的资助,为他们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提供最大限度的物质保障。

2、设置文物、非遗保护相关工作的专项经费

近年来,随着文物和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单位机构投入文物和非遗保护工作,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遇到不少问题,因为没有文物、非遗保护相关工作的专项经费,使得工作开展中得不到保障。由南通开放大学与南京大学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联合开展的“乡村记忆—南通乡村影像志”文化工程计划将举办国际性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学者从古乡镇保护的角度,探讨促进南通特色乡镇的保护和运用,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经费支持,使得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3、加强对非遗志愿者的管理和培训

非遗志愿者作为非遗保护力量的一种有效补充,极大地加强了非遗保护工作力量。成员由对非遗工作怀着极大热情的大学生、中学生等组成,以暑期实践,社会实践等为契机,参与到非遗宣传、保护工作中来。因此需对这只队伍进行严格管理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对他们开展非遗知识培训,帮助、引导他们继续强化志愿服务精神,牢固树立非遗保护的意识,掌握更加全面的非遗保护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真正成为非遗保护的自觉实践者。

[1]武艺,马英哲.对国外“非遗”保护经验的思考.人文天下,2015年第21期

[2]刘雪玉.关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思考.吉林日报,2015年12月15日

赵蓓,南通开放大学,讲师;

张晓庆,南通开放大学,助教。

猜你喜欢
南通市南通遗传
南通市三举措扎实做好当前综合防灾工作
不速之客
台上三分钟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百企结对 携手并进:南通展现时代担当 致力推动跨江融合
南通职业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