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当代价值

2017-07-14 02:36倪晟涵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卢卡奇物化商务印书馆

倪晟涵

成都理工大学

卢卡奇物化理论及当代价值

倪晟涵

成都理工大学

物化理论作为卢卡奇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力武器,他不仅沿着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同时同批判现代性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的基本路向。通过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理论逻辑的演进和内容研究分析,以我国当前具体情况,分析物化理论对指导科学技术、理论思想和物质生活等几个方面的启示意义。

卢卡奇;物化理论

物化理论作为卢卡奇思想的核心,学术界对物化理论的研究从物化理论思想的渊源到现代性批判,从马克思、韦伯到马尔库塞都与卢卡奇的思想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说物化理论的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本文试图从物化结构角度分析物化理论以及把握卢卡奇的总体性的思想从而对其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进行梳理。

对物化理论的研究首先应该回答什么是物化?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物化”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无得关系,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性质,即人与人之间的痕迹”①这是卢卡奇建立在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以对韦伯“合理性”批判基础上提出的。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②也就是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劳动产品成为了一种产品,而韦伯所强调的“合理化”更加加剧了这种矛盾,合理化强调劳动分工。由于物质生产生活本身的所强调的可量化和具体化,导致劳动者的劳动被能够精确的计算以及评估,同时被限制在同一个领域内,逐渐丧失主动性,劳动的主体成为劳动的工具,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成为客观的物。当劳动产品被商品化后,商品关系结构成为物化现象的基础。这种物化现象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卢卡奇指出:“必须把它视为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的主要结构问题”③“物化的基本结构可以在近代资本主义的一切社会形式(如官僚政治)中找到”④

卢卡奇的物化提出不仅在社会生产、经济领域的物化现象及其后果,更为重要的是其物化意识的提出。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劳动者甚至资本家的生命都被以计算和计量,机械化成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化现象的无所不在已经侵入了人的意识领域,“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地沉浸入人的意识里”⑤。“它在人的整个意识留下印记”在卢卡奇看来:“在直接的商品关系中隐藏的人们互相之间以及人们满足自己现实需要的真正客体之间的关系逐渐消失的无法察觉和无法辨认了,所以这些关系必然成为物化意识的社会存在的真正代表”。也就是说,物化现象已经侵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物化意识产生,在物化意识的控制下,人们只能停留于对表面事物的认识,无法对事物本质联系进行把握,也就是无法用联系、运动的观点来看问题,失去了辨证的视角,所以无法真正的认识世界,只能看到人在这个物的世界里不断被对立,被压迫。这也就是物化结构——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

“在物化的意识看来,这种可计算性形式必然成为这种商品性质真正直接的表现形式,这种商品性质——作为物化的意识——也根本不求超出这种形式之外;相反,它力求通过科学地加强这里可理解的规律性来坚持这种表现形式,并使之永久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物化结构越来越深入地、注定地、决定性的沉浸入人的意识里”⑥当社会结构表现为物化结构时,作为社会的整体性和历史性便消失了,人们在以理性方式所创造的世界,人们一方面在打破、拜托自然的禁锢;而另一方面又被这种自己建立的理性力量所禁锢,在这种禁锢下人们陷入一种怪圈之中,人是主体还是客体?科学“简单地、教条地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无批判地把它的本质、它的客观结构、它的规律性当作`科学’的不变基础”⑦。这样就导致人们无法去认识世界,而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现成的事实和永恒不变的才是真正人类秩序,无法对事物进行跨学科的分析。

如何来摆脱这种现象,与马克思的消解路径不同的是,卢卡奇把落脚点放在了“阶级意识”,他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结构化只能采用这种形式:“不断地、一再努力地通过与具体表现出的全部发展的矛盾具体联系起来,通过认识到这些矛盾对于全部发展所有的固定意义,同实践上打破存在的物化结构”⑧即通过实践来打破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是谁通过实践来打破呢?卢卡奇把任务交给了无产阶级,“把辩证法的犯法当做历史的方法则要靠那样一个阶级来完成,这个姐姐的能力从自己的生活基础出发,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同一的主体——客体,行为的主体,创世的我们。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⑨因为在卢卡奇看来只有无产阶级自身,通过自己的生活基础出发通过“阶级意识”这个中介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使命,即使一种主体能动性的历史的归宿。只有就获得自我意识,商品拜物教便开始土崩瓦解,真正洞悉社会和历史的真正意义,从而揭开物化的“虚伪外衣”,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统一。

21世纪的今天,物化现象不仅没有减少和消除,反而更加严重地渗入到人们生活方面,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而是进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对物的崇拜,导致社会中拜金主义、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全球盛行。“资本主义日益集中的生产和越来越专业化得分工,技术成为强制力量没人在劳动中得不到自由,于是他们只好寄希望于闲暇时间”⑩,在生产的失落只能通过闲暇时间的消费来满足,于是物就控制了人的思想,成为为消费而消费。“随着科学与艺术光芒在我们地平线上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⑪人们的心灵和道德领域也被这种畸形的物化关系所严重影响着。这种变化也逐步地进入到人们的思想中,影响着社会结构,反过来又作用于这种异化的思想,久而久之,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尤其在物质丰富的中国,中国经济的近30年来飞速的发展,市场经济发展迅猛,这种背景下,人就特别容易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价值发生扭曲,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迷失自我,陷入到对金钱、权力的追逐中,最终变成金钱和权力的傀儡。虽然物质是生存的基本,但是并不是生活的全部,由于对物的过度追求,很多功利的价值观和道德追求成为当代青少年模仿的对象,对社会危害极大。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商人、政客等都会陷入到对钱权的交易中,但是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人还是不乏少数。卢卡奇对物化现象的消解路径中提到加强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中强调的意识的作用不失为一种治疗当前病态社会的一种方法。这个意义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时间经济发展、对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摆脱对于物质的过度依赖都有较强的警示作用。

注释:

①吕世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4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8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144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151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53

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156

⑦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55

⑧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290

⑨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224

⑩胡绪明,韩秋红.《历史与阶级意识》与现代性批判——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现代性考察[J].长白学刊,2006(06):58-61

⑪卢梭.何兆武译.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1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卢梭,何兆武译.论科学与艺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哈贝马斯.洪佩郁,蔺青译.交往行为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4]胡绪明,韩秋红.《历史与阶级意识》与现代性批判——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的现代性考察[J].长白学刊,2006(06)

2016年度成都理工大学廉政与社会发展研究所一般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6UTLZB014。

猜你喜欢
卢卡奇物化商务印书馆
身体消费、超现实欲望与内爆都市:《金钱——绝命书》中的物化书写
高炉混合喷吹煤粉的物化性能研究
在布达佩斯“寻访”卢卡奇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商务印书馆120年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
商务印书馆喜迎120年大庆
从马克思到卢卡奇:工人阶级概念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