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7-07-14 09:31张胜忠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张胜忠

【摘 要】师生关系并非新的话题,但在新课改背景下,其内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确理解、认识师生关系,于小处着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大处而言,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和谐;构建;措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6]GHB15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22-02

在传统的教育当中,由于各种原因,教师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学生的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这些问题值得人们重视。而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因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生成的前提,只有将师生关系处理好,才会提高学生的成绩、才会让学生的权利得到保障。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师生关系逐渐变得和谐,即使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也像朋友一样一起讨论、一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地位的卑与尊,只有学习知识的先后之别,都采取平等待人的处理方式,笔者相信这样的教学才会达到教育目标,才是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

在师生关系早期的研究中,存在师生关系属性的阐述:在学校中,人际关系的主体关系应该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直接影响对象是学生,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高超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要能够教学生学习、教学生做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有的师生关系存在两种说法:一种是“条件说”,这种观点认为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的附属品;还有一种是“教育说”,这种观点认为师生关系是教育的结合,学生的知识是教师传授而来的,教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后者更符合当前师生关系的主流。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条件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生成的必要准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有教育制度和学校内部机制作保障。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和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水平、教学技巧等职业素质紧密相关。教师和学生直接交往,面对面地处理事情,这样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教师也会更加了解学生,满足学生的各种要求,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

此外,教师还要切实加强师德修养。在学校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尊重每个学生,尊重他们独立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想法。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必要保障,因而师生之间应该有合作精神,双方都应该有相互尊重的态度,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三、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学校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和谐的。但个别家长对孩子溺爱,还有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深刻变化,家长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习惯也跟着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师生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种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 师生关系冷漠化

家庭的未来是孩子,而孩子的未來怎么样要看教育。近年来,师生关系不时出现冷漠的现象,这到底是由于教师不负责还是学生任性引起的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次要原因是教师功利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挣钱上,忽视了自己的神圣职责。

2. 师生矛盾过激化

当前,教师的价值观念与学生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始终存在,在特殊的环境里还可能出现过激化的趋势,这一点应引起教师的关注。有时候,也许是教师工作压力太大,对犯错的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就大吼大叫,胆小的学生会产生惧怕心理,不服管教的学生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心平气和,先说一说学生的优点,再耐心地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抓住时机引导他们承认错误,努力改正。学生在公平、温暖的氛围里感受教师的关爱,久而久之,就会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甚至产生感激之情。只有消除师生关系的紧张态势,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教学。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措施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和领导者,也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力量。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 教师与学生之间增强交流与沟通,共同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布置的每一件事,都应该认真检查;学生做事情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此外,教师还应抓住每个表扬、激励、赞美学生的机会,经常用亲切的语言去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经常给学生写赠言,写一些鼓励、激励学生的语句,让学生知道教师在默默地关心自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关心每个学生,也可以和学生家长沟通,一起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对于“问题生”更应该时刻和家长保持联系,一起鼓励、支持“问题生”。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笔者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淡化,但特别重视学习过程,如每个学生是不是发挥了最佳状态,是不是挖掘出了所有潜力,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2.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提高职业素质和师德修养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而教师应该时刻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职业道德修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树立良好的形象,改变社会对教师的偏见,给教师队伍增光添彩。

3.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矛盾观和价值观,巧妙地处理师生矛盾

师生关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威信的树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都应该让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教师的所作所为影响学生的做事风格,直至形成良好的做事方法。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更加有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帮助,如此才能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学校发展。

当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学校管理层和教师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正确指挥,更离不开学校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未来师生关系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性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未来的师生关系会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师者,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海洋。

(编辑:易继斌)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
如何关爱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