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引领未来视频重塑教育

2017-07-14 09:37隋金梅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视频翻转课堂微课

隋金梅

【摘 要】21世纪的课堂是信息技术的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是当今与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十分重要的课题。时至今日,翻转课堂方兴未艾,微课教学东风渐劲,一场由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引领的变革已经缓缓拉开帷幕。用视觉方式表达知识逻辑,用视频画面激发思想情感,一个“微课引领未来、视频重塑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

【关键词】微课;视频;翻转课堂;重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35-02

2012年3月2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简称“《规划》”,下文同),从国家层面对今后十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为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行动纲领。《规划》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如今,“微课”东风劲吹,无可置疑的是,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而“微课”俨然已经成为翻转课堂的重要依托,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课堂教学创新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有益方法。

一、背景——变革已成必然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微博、微信、微课、微商、微电视、微视频开始兴起,适应了移动性、碎片化的时代需求,尤其是数字通信技术的更新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以“短、快、易、广”和“实时、互动、高效”为基本特征的新的传播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微时代”。

从最早的微博到如今的微信、微云、微刊、微小说、微电影,越来越多的微产品大放异彩,这诸多的微产品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更对教育领域有着不小的冲击,而微课作为现代教育教学的一名新成员,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我们走来。

二、现状——微课引领未来

人们对微课的认识最早源于2004年美国学者萨尔曼·可汗,在其推出的可汗学院中呈现给观众的是其录制的微型视频课程。可汗学院的微课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一般不超过 10分钟,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能画图的尽量画图,少用文字,页面不多;教师语言幽默、自然生动,而更吸引学习者眼球的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有新意,往往出人意料。因此,可汗视频一经推出就风靡全球,萨尔曼·可汗因此成为全球最红的教师。 在国内,对微课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广东佛山的胡铁生老师和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如今,各级各类微课比赛十分火热,微课建设如火如荼,微课教学深入人心。

那么,微课究竟是什么?许多专家及权威部门均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更多的人赞成采用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即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构建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虽小,五脏俱全”。一堂微课跟一堂完整的大课一样,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也是有导入、有情境、有新授、有总结、有升华、有巩固的。不同的是,微课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形式更新颖,内容更精悍,时间一般在10分钟之内,这也符合了脑科学原则的10分钟注意法则,符合网络技术时代碎片化、移动化学习的需求。

微课的制作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鏡,风格不同;可以用动画,也可以用手写,形式多样;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可以讲解方法、剖析专题,内容不拘。开发微课最根本的支撑点是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最初基石是制作一个优秀课件,而高超的技术手段又会为微课的制作增色添香。

2004年,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和他创办的可汗学院带来的微课风暴迅速席卷世界。在中国,微课创始人是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早在2011年的时候他就对微课作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界定。如今,一场轰轰烈烈的微课热潮迅速席卷了中国教育界的每一个角落。翻转课堂方兴未艾,微课教学东风渐劲,一场由翻转课堂与微课教学引领的变革已经缓缓拉开帷幕。用视觉方式表达知识逻辑,用视频画面激发思想情感,一个“微课引领未来、视频重塑教育”的时代已经来临。

微课视频,既是建设性教育事业的创新者,也是学校课堂的延伸。它们的出现,并非是与传统教学走向对抗,而是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当今教学走向深度融合,引领我们迎接教育变革的未来。

三、未来——视频重塑教育

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微课程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情景化、碎片化、移动化、动态感强、生动有趣等特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微课既可以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又可以大量运用于课前预习之时,我们可以借助微课实现 “由学到教”的翻转。这样,“知识传递”过程由课堂内翻转到了课堂外,课堂成了学生知识反馈的地方,再也不是教师一言堂的场所,而是成了学生知识建构、吸收和内化的主阵地。

微课的核心是视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其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l%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量的最可取的方法,而制作微课、使用视频教学恰恰在视觉、听觉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它有效调动了学生在视觉、听觉方面的潜能和主动性,给学生留下强烈的视听冲击,使现代技术教学的优势凸显。

视频的显著特点不只是影音交错、冲击视觉,更重要的是可以反复观看、次数不限。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实现在线个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它适应了不同学习程度、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不同学习步伐的要求,接受能力强的一遍就能过,基础较弱、层次较低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哪一个知识点没有理解可以重复多遍观看。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克服班级授课制之下步调一致、难以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弊端,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PPT时代,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它将我们从画面引向情感,又从情感引向思想。在微课时代,一段视频翻转了学校课堂,它将我们从教师引向学生,从课堂之上引向课堂以外,有助于重塑现代教育,让我们拭目以待。

四、结语——勇敢面对挑战

面对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将何去何从?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不仅仅是建设信息化的外部学习环境,最核心的是需要现代化的教师,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灵魂! 曾经有人说过,教师永远不会消失,但不懂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会被淘汰。因此,教师要加强职业应变能力、提升职业素养,用心倾听教育变革的声音,努力学习、积极适应。

综上所述,为了我们自己能够站稳讲台,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敞开胸怀去迎接挑战,满怀信心地走向教育技术变革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2] 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14(7):17-22.

[3] 郑秋燕.浅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应用[J].中职教育,2015(4): 89-90.

[4] 张春瑞.走进电教 感受微课 品味历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4):54-55.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视频翻转课堂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基于IPv6组播技术校园网络视频服务设计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