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2017-07-14 17:12刘恩超栗建朝党玉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提升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刘恩超+栗建朝+党玉玲

摘 要:伴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日益重视,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落后的基础上,从国家、学校以及教师的自身等多个层面探讨分析了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 教师科研能力 提升 可持续发展

科学研究是大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的底蕴文化的体现,科研的教学成果给予了学校不断发展的后劲。在当前高等办学教育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民办教育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强化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1]。

一、教师科研能力对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

对于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来说,大多数办学经费都是来自于学生所缴纳的学费,其他能够收入的经济资源相对较少。所以,民办高校一般发展分为几个历程,首先在办学之际所面对的实际性问题,就是如何在竞争中得以生存,因为只有生存下来了,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其实是民办高校在办学层次达到了一定规模后,其发展所注重的便是自身的内涵,注重打造自身的文化特色。

对于民办高校内涵文化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只有培养更高层的教育人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做到从教学理论的高度把握专业的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会自然地将这些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起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所以,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对民办高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科学研究有助于打造维稳的教师体系

相对于公立高校来说,民办高校在知名度、社会地位、科研教学环境及教学工资待遇等都存在相应的偏差。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难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同时,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学校缺乏对教师相应的职业成长规划和职业成长的支持。从教师自身发展而言,更好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成果的多少是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是大多数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从目前民办高校的现实情况来说,普遍存在科研条件不高,学术氛围不强等教学氛围,尤其是教师在申请职称评定等方面无法得到有效的扶持,继而造成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存在很大的滞后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民办教师流动性大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现象。

二、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有待提升的原因

1.社会方面原因

从社会层面上分析,主要体现为相关部门缺乏对民办高校工作的重视,一方面是对民办高校的科研没有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没有将高校科研等教学内容纳入日常的考核体系当中。另一方面是政府的科研经费多数是向公立学校倾斜,民办学校教师难以申请到高层次的科学研究项目。

2.学校自身方面的原因

从学校层面上分析,导致民办高校科研能力偏低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民办高校的管理者缺乏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力度,认为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生存状况,才是学校发展的首要工作。其次是民办高校的科研组织机构还存在很大的缺失性问题,如缺乏相应的科研激励制度、科研组织管理不高以及科研制度监督不规范等[2]。

3.教师自身的原因

从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的层面上分析,一方面是教师不能很好的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的认为把教学做好就行,科研教学没有多大关系,出现教学与科研相对立的片面认知。另一方面是大多数教师还存在应用知识与综合性知识不足的现象,民办高校在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方面与公立学校比较而言,还存在很大差距。教师科研合作的机会还有待提高。

三、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措施

1.国家社会层次方面

一方面是探讨对民办高校重点扶持与间接扶持相结合的提升手段,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在管理上避开以公立学校为主的片面扶持办法,在科研项目的申请上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同时,定期给与民办高校相应科研经费的支持,资助民办高校有效的开展科研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实现适当倾斜保护原则,在民办高校的科研技术水平还无法与公立高校相竞争的前提下。相关部门应该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申报科研项目的层面上,给予民办高校适当的倾斜,放宽申报的资格条件。

2.学校自身管理层面

在提升民办高校科研教学水平上,民办高校自身要有一个清新的科研目标,管理者要加強科学研究的重视力度,做到从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教育科研体系。同时还要不断的健全科学研究管理体制,如强化经费管理制度、提高科研工作考核机制以及优化科研工作奖励制度等,在科研设施设备上予以保障。

3.教师层面

首先是教师自身要端正科学研究态度,教师从根本上认清教研工作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只有把教研知识不断的应用到教学内容当中,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更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另外,教师还需不断的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注重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不断的强化科学研究的业务能力。如在科研中,刻苦钻研科研方法,不断的培养自身认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结合个人的兴趣和所从事的教学专业,积极的参加国内外的科研学术交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科研知识结构,注重自身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3]。

结语

民办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内容,它所涉及的系统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复杂。对于民办高校的科研能力的提高需要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等多个方面不断形成合力,只有三者之间不断的努力合作,民办高校的教研水平必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玄黎娜,安心,何茂炳等.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基于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视角[J].职业时空,2013,9(1):56-58.

[2]玄黎娜,何茂炳,钱军平等.民办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民办高校为例[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4):23-25.

[3]玄黎娜,何茂炳,钱军平等.论作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教师科研能力培养[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6):152-154.

猜你喜欢
提升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