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人际功能视角下英美主流媒体中孔子学院形象变化的研究

2017-07-14 10:08郭思佳宁韬马瑞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6期
关键词:孔子学院

郭思佳++宁韬++马瑞

【摘要】孔子学院,作为文化交流的主要窗口,其国际形象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自2004年孔子学院成立之初至2015年,英美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报道50余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人际功能理论为框架,着重研究形容词、副词、情态动词、附加语的人际意义。研究发现:通过纵向对比,英美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评价,主要关注文化交流,经济合作等因素,以积极为主,但自2012年起,报道对意识形态差异和办学模式的分歧关注增多,导致消极评价的产生;通过横向对比,英国媒体的评价更为积极客观,美国媒体的评价较为消极主观。

【关键词】孔子学院 语篇人际功能 英美主流媒体 形象变化

【Abstract】As the window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imag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hinese culture diffusion. In this artical, we select more than 50 news reports from British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from 2004 to 2015. Within the system-functional linguistics framework, using the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we mainly analyse the adjectives、adverbs、modal verbs and additional words in the discourses and compare the characters of each stage. In the study, we have found that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have positive comments roughly,because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ut since 2012, the negative comments began to increase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ideology and school systems. Meanwhile, we also find that British media have a more positive and objective attitude while the American media have a more negative and subjective attitude.

【Key words】Confucius Institute; interpersonal function; mainstream medias in Britain and America; image changes

一、引言

全球首家孔子学院于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2015年12月6日从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届孔子学院大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學员总数达190万人。孔子学院已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孔子学院在建立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飞速地发展壮大,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创立了教学点,为世界各地的汉语爱好者以及中华文化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平台。但从2012年起,先后有几所大学以孔子学院限制学术自由等为理由与孔子学院停止了合作,甚至要求部分教师离境,这些举动引发了国内外的舆论热议。随后,孔子学院的办学目的与办学方式等备受质疑,国内外媒体争相报道讨论。而2015年 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伦敦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又一次将孔子学院推向国内外舆论的巅峰。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英美主流媒体中孔子学院的形象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其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对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将孔子学院打造成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平台和对外文化交流窗口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孔子学院的研究,我们进行了如下总结。第一,从宏观上对孔子学院进行探讨,如刘立恒(2007)通过对孔子学院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的分析,针对理念制度、管理环节、实施主体、整体策略、队伍建设、实施进程等多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二,从个案考察的角度分析孔子学院,如周汉斌(2007)结合法国与中国的关系解释法国孔子学院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法国孔子学院所遇到的问题。第三,从语言文化传播的视角切入,对孔子学院建设意义、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如张文联(2008),认为其文化功能将严重制约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陈刚华(2008)通过孔子学院在全世界迅速发展的案例,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对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关系及其建立、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方式和途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四,从孔子学院和文化外交入手,探讨孔子学院对中国文化外交的意义,如戴蓉(2008)对孔子学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把孔子学院定位为中国语言文化外交的代表机构,从而把孔子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紧密地联系起来。段奕(2008)根据硬实力一软实力杠杆原理,先指出语言文化国际推广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再分析语言文化推广的国际形势,进而阐述孔子学院为这一重大领域带来了新的活力,它促进中国教育国际化,也对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综合而论,已有成果各有侧重且各具特色。但是,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人际功能,从文本出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相对客观地分析孔子学院在英美主流媒体中形象变化的文章还不多见。

三、研究方法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对英美主流媒体关于孔子学院的报道进行研究。语篇的人际功能是表达说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动机以及对事物的推断,判断和评价等的功能。其中,态度评价包含否定、肯定、怀疑、抱歉、抵触、调整等等。

句子中的附加语分为情景附加语、情态附加语和连接附加语。其中,情态附加语是人际功能的主要形式,包括语气附加语和评价附加语。语气附加语是与限定动词的意义相关,表达概率,频率,确信,意愿,时间,强调等意义。而评论附加语的位置灵活,与语气附加语没有严格界限,表达概念功能或者人际功能。

面对众多国际媒体,本文选择了英国的BBC、The Guardian,美国的CNN、Washington Post、Los Angeles Times,主要存在以下考虑:

首先,由于新闻报道具有主观性,词语选择的随意性和作者主观意志的体现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尽可能减少报道的随意性和主观性的影响,本文选取了用词相对规范,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英美主流媒体。

其次,主流媒体就是承担重要的宣传任务和功能,覆盖面广,品牌性强,影响力大的强势媒体。基于其广泛的影响力,我们选择了上述英美主流媒体。

四、英美主流媒体中孔子学院形象变化的研究

1.文本检索与收集。

(1)以“Confucius Institute、Confucius、Chinese Cultural Program”等为关键字,在BBC、CNN等英美主流媒体上进行检索。

(2)通过检索,本文共收集到99篇相关报道,其中主题文本总数为52篇,共计3,8575字。

2.数据统计。首先通读文本,总体把握文本中体现的评价态度,按照“积极肯定”、“消极否定”、“相对客观”三个评价态度进行大致分类。其次,仔细阅读文本,结合相关语境,将其中体现作者评价态度的情态动词、副词、形容词、附加语等进行标注。最后,对标注信息按评价态度进行列表量化分析,并将统计表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统计图,以方便观数据观察分析。

3.数据分析。根据以上数据筛选结果,制成统计图,并得到如下统计结果:2004-2007年,78%的数据体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28%的数据体现出消极否定的态度;2008-2011年,5%的数据比较客观中立,14%的数据体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81%的数据体现出消极否定的态度;但是,2012-2015年,英美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评价态度大幅逆转,只有30%的数据体现出积极肯定的态度,70%的数据体现出消极否定的态度。

4.基本结论。将上述三个阶段的数据汇总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报道中积极肯定的数据占61%,消极否定的数据占37%,客观中立的数据占2%,可见体现积极肯定态度的数据已经过半,所以英美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形象评价总体上是相对积极的。深入文本探究,本文发现:促成”积极肯定态度“的主要原因有: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时尚流行、教育合作等主要原因。其中,经济与商业合作是最重要的原因。例如,BBC发表的题为College for Chinese culture open的报道,称“A new college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language,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business links with Wales, is to open in Ceredigion”,可見“文化交流,经济合作”是当时媒体对孔子学院建立表现“积极肯定态度”的主要原因。

(2)将2004年-2007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5年三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2004-2007年、2008-2011年两个阶段积极肯定评价占主要地位,但在2012-2015年这一阶段情况出现逆转,消极否定评价大幅上升。对于这一强烈的态度反差,本文深入探究了其原因。自从2012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媒体越来越关注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所以由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文化侵略等问题,成为消极否定态度数据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同时,随着孔子学院规模的扩大,其教学方式、办学特色等方面的不足不断暴露,这成为否定态度出现的另一大原因。

5.提升孔子学院形象的措施。针对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及其原因,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下措施:

(1)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传播需要日益加深的国际经济合作来支撑。本文的原因分析,也证明了经济合作,商业贸易,工作就业机会等因素,是带来积极评价的主要原因。

(2)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针对孔子学院课程缺乏特色,难以引起共鸣这一问题,中方应该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中国特色,同时采取多元化的,符合西方人思维习惯的授课方式。同时,汉办应严格遴选孔子学院教师,并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孔子学院教师队伍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立恒.中外合作创建孔子学院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2]周汉斌.法国孔子学院札记[J].法国研究,2007(3).

[3]张文联.是语言的更是文化的——从语言的双重功能看孔子学院的定位[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陈刚华.从文化传播角度看孔子学院的意义[J].学术论坛, 2008(7).

[5]戴蓉.孔子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化外交[D].上海:复旦大学, 2008.

[6]段奕.硬实力-软实力理论框架下的语言-文化国际推广与孔子学院[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7]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连接高校与社区 促进文化合作交流
从孔子学院的发展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
基于《苏格兰商务与交流孔子学院2015年度报告》翻译的几点思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孔子学院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孔子学院办学模式的第三方介入研究:基于美国的分析
“汉语热”面面观
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应对
意识形态下的新闻图式:英国主流媒体对孔子学院的“选择性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