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2017-07-16 20:49林子琳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媒介形象社交媒体

林子琳

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82

摘 要 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可以反映出当代大众传播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观念现状。文章以我国女子游泳队运动员傅园慧为例,通过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探讨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并揭示其个体符号背后的意义。文章认为新生代中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与新媒体的兴起息息相关。

关键词 媒介形象;社交媒体;女性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1-0008-04

2016年8月8日,我国女子游泳队运动员傅园慧以58秒95的成绩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位列第三,晋级决赛。在赛后接受央视的采访时,傅园慧展现了其极具个性的一面。采访播出后,网络上各大社交媒体掀起转发点赞的热潮。在疯狂“刷屏”的过程中,“傅园慧”这个符号的意义远远不止她那夸张的表情和大胆的言语那么简单。

本文以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方法,分析这一现象级传播案例,探讨“傅园慧”迅速走红的媒介形象及其背后的意义所在。

1 现象级传播

“现象级”一般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有过程的、社会公认的、足以形成某种改变性影响

的”[1]。根据百度指数提供的数据,“傅园慧”这一关键词在8月8日的搜索指数从前一天的2 397骤升至顶峰值1 700 697,足以证明该事件传播的“快”与“热”。在这个快速蔓延的过程中,新媒体尤其是社交网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百度指数,整体趋势中PC端指数为572 701,而移动端则高达1 127 996,即移动社交网络在这一现象级传播案例中,作用更加明显。

1.1 微博

由于版权的原因,傅园慧的采访作为奥运会的新闻消息,第一来源依旧是央视的报

道[2]。8月8日11点42分,CCTV5的官方微博账号发表了傅园慧的赛后采访视频,这条微博的转发量为36万,点赞数35万,评论数9万。截至2016年11月11日,该视频播放次数达到1亿。从这条微博开始,“洪荒之力”这一关键词被大量引用,而傅园慧在采访中对自己成绩不可置信的表情也被网友截成表情包和GIF动图广泛传播。

13点13分,傅园慧本人的微博账号更新,其“接地气”的回应内容使这条微博获得了135万的点赞数,而她的粉丝也从几万暴增至600万。据微博数据中心提供的数据,“傅园慧”这一热词的搜索趋势在8月7日仅为466,8月8日热度快速上升至1 706 997,而8月9日则达到了顶峰值2 228 861。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热词的移动端微博搜索趋势高达1 975 710,而PC端的数据仅为253 151,移动端传播优势明显。由此不难看出,新浪微博,尤其是新浪微博的移动客户端,是“傅园慧热”的第一发酵场所。

1.2 微信

“双微”时代,信息在网络平台间快速地流通。“傅园慧热”在新浪微博平台第一时间发酵后,大V账号纷纷转发点评、制作表情包,加速传播;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们也“不甘示弱”。

据清博指数,8月8日,以傅园慧为主题的公众号文章从8日之前的0篇上升至2 379篇,总阅读量超过1 006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有35篇,其文章来源包括央视新闻、人民网、南方都市报、凤凰网、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媒体的官方公众号。

此外,原创文章130篇,阅读量超过10万的8篇,包括公众号“vista看天下”的《傅园慧的洪荒之力,才是奥运精神最该有的表达》和“中国新闻周刊”的《多几个搞笑的傅园慧,少几个哭泣的孙杨》这2篇从简单的段子娱乐快速转入深度讨论的文章,皆在肯定傅园慧的同时探讨真正的奥运精神所在。

8月9日,以傅园慧为主题的公众号文章共5 498篇,总阅读量超过1 644万,阅读量超过10万的文章来源分别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钱江晚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21财闻汇、新浪娱乐、新华社、南方都市报等媒体官方公众号。

由此可见,新浪微博点燃的“傅园慧热”,在微信平台持续发酵,并且快速转入相比新浪微博的众人热议来说,更具深度的体育精神讨论。在自媒体时代,官方媒体的深度、影响力以及其意见领袖的地位依旧是不可忽视的。

1.3 其他社交平台

除了微博和微信,“傅园慧热”在其他社交平台上也有着程度不一的体现,以下选取“老牌”社交平台百度贴吧和“新秀”直播平台映客进行分析。

百度贴吧以兴趣社交为主要特点,作为各类粉丝聚集地,其用户活跃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某一议题的热度。但就“傅园慧热”来看,百度贴吧的反应相对平淡。截至2016年11月11日,“傅园慧吧”的粉丝数为18 598,共发布469个主题和32 456篇帖子。与“双微”平台采访视频的“一出即火”不同,贴吧在8月8日该视频播出之前就已经建立,粉丝忠诚度相对更高,贴吧内容多为粉丝互动以及一些赛程、图片和视频等资源的发布。

映客是一个新兴的直播平台,8月10日傅园慧在映客进行了她的首次直播。这场直播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 000万,粉丝所送出的虚拟礼物换算成人民币将近10万,创下映客单次直播的观看记录。这次直播类似于傅园慧“火”之后与粉丝的第一次私下见面会,拉近距离的同时也让粉丝感受到了傅园慧更加真实的生活状态。而她在直播期间所表现出的对商业利益的不认同则让粉丝们从另一个侧面更深入地了解到她的个性。“傅园慧”這个符号形象变得更加真实立体,不再只是简单的表情包和“洪荒之力”。

总的来说,在傅园慧这一现象级案例中,新媒体是传播信息的主力军。无论是网民的热议、官媒的引导还是傅园慧本人与粉丝的互动,基本都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实现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网络平台的特点也分别使该平台在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2 迅速走红后的媒介形象及其影响

2.1 对内形象:对“中国式”奥运精神的修正

奥林匹克精神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以“神人同形同性”①为基本宗教观的古希腊人具有极高的自我价值认同,他们的身体意识已经觉醒,表现之一就是他们对体育活动中人的生命力的颂扬。因此,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之一,是在享受体育的过程中肯定人的价值。

但不可否认,奥运精神从一开始就隐含着政治意义。作为公共体育竞技活动,奥运会承载着人们对城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集体的荣誉使古希腊人热血沸腾。而正是对这一意义的过度放大,导致了奥运精神在中国的异化。很长时间以来,国人给冠军选手戴上“民族英雄”的高帽,通过竞技体育的获胜来弥补自近代以来的民族自卑心。

只有胜利才能获得价值认同,这违背了奥运精神的初衷。而背负着全国人民的期待、聚焦以及金牌所被赋予的宏大意义,中国选手亦很难在奥运会中真正地享受体育。傅园慧符号的意义之一,正是对这种“中国式”奥运精神的修正。

中国体育总局局长、里约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刘鹏公开肯定傅园慧的个人价值,认为其“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是体育运动中“最能感染和打动人心的一种力量”。

傅园慧符号的价值承载着官方视角对新奥运精神的认可:“为国争光”固然可贵,但享受竞技体育本身更为难得。舆论趋势会对官方态度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官方的态度也推动着舆论走向一个新的高潮。上层官员的公开肯定在引发社会新一轮热议的同时,使国民自内心深处又多了一层对新奥运精神的肯定。

央视作为首发媒体,在新浪微博平台所发布视频的附文中写道:“傅园慧赛后采访的精彩程度永远不亚于她的比赛。”同时称赞其个性可爱。《人民日报》在8月9日的三个栏目(“今日谈”“快评席”“微看台”)中都分别提到了傅园慧,皆是肯定其真实个性与体育精神。其他权威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针对傅园慧事件的发声在上文已有所提及。

纵观对傅园慧的报道,权威媒体显得更注重贴近性。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线索很可能来自微博热搜或朋友圈的疯狂转发。对于媒体来说,当网民更关注运动员的个性、容貌或者情感生活时,这些细节也与其在比赛过程中的表现一样具有新闻价值。傅园慧作为一个热门的报道对象,其相关报道内容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媒体在专业视角对新奥运精神的一种价值认同,而媒体对新奥运精神的解读也影响着竞技体育赛事的报道框架。

公众的视角则因新媒体现今的主导作用及其用户低龄的特点而趋向年轻化和娱乐化。人们关注的不再只是单一的比赛表现,运动员的个性和容貌等这些原本看似边缘化的信息成为新的聚焦点。与众不同是形成偶像崇拜的原因之一,而对与众不同者傅园慧的追捧则从侧面反映出公众对新奥运精神的认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傅园慧不是高高在上的冠军选手,而是一个享受体育、乐观有趣的同龄朋友。作为掀起“傅园慧热”的主体,他们在傅园慧身上找到了共鸣,并通过高频使用傅园慧的表情包来表达他们对运动员言行的推崇。

表情包是网络交流中特有的一种信息载体。由于线上交流时,单靠文字传递的信息完整度极大受损,人们便辅之以表情包——增强表意效果,使交流中的个体在不断认识相应符号背后意义的同时,加深对对方所传递信息的理解[3]。为了满足自我表达的意愿,网民将傅园慧的形象符号化,借此来塑造自己的虚拟形象并完成交流的目的,而这一行为则建立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4]。身份认同即个体将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5]。只有當网民完成了“将自己的身份与傅园慧的身份融合”的过程,才会愿意用她的表情包去代表自己。换句话说,人们在傅园慧符号所蕴含的拼尽全力(“洪荒之力”)、知足常乐(“我很满意了”)以及笑对失败(“因为我手太短”)等意义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因此产生认同。而正是认同的态度驱使网民做出使用傅园慧表情包的行为,其传播的“疯狂度”则体现出认同的全民性。

综上所述,我国正在以一种崭新的、轻松的态度看待奥运赛事。无论是在官方、媒体还是公众的视角下,与以往相比,以傅园慧为代表的新生代运动员的媒介形象都显得更鲜活、更有个性。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二:国家实力的提升增强了每一位国民的自信心,人们不再需要一块一块地计算金牌的数量以期证明祖国的强大;新媒体的发展使公众倾向于将热门事件娱乐化解读,在年轻网民的带动下,人们对奥运会的关注不再只是紧盯金牌,而更在意赛事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一变化背后的意义是深刻的:官方的肯定、媒体的引导与宣传以及网民的疯狂传播使运动员媒介形象背后的新奥运精神渗透进每一个人的思想中,“热爱体育、享受赛事”的观念已经获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同。当“中国式”异化的奥运精神得以修正,国民作为观者的心态显得更加健康,而竞技体育的参与者则更可能真正地去热爱并享受每一场比赛。

2.2 对外形象

(1)改变对中国“唯金牌论”的看法。8月9日至8月11日,众多英文外媒②报道了傅园慧在采访中意外得知自己前三名而狂喜的消息,他们以讲故事的模式为受众再现了采访时的场景,且多辅之以在社交网络上所收集到的傅园慧表情包作为配图。而Quartz新闻网和《华盛顿邮报》在8月11日的报道里除了介绍傅园慧的生平和现场采访外,还报道了大量傅园慧进行首次直播时的内容,通过较多的细节描绘为国外民众立体地展示了一个未被“神化”的中国奥运选手。

不难发现,西方媒体运用文本、影像等符号为受众呈现了一个“有个性的运动员”形象,而不是以往的“为中国再夺一金的机器人”。换句话说,傅园慧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是一个独特的具化的个体,传者更重视其个人的意义而不只是将她看作直接挂勾国家荣誉的中国运动员。

除了提供新闻事实,外媒也针对傅园慧的言行发表评论。《华尔街日报》在8月10日的一篇文章中评价道,中国一直以来都处于一种“迷恋金牌”的状态,而傅园慧的出现如同一个转变标志,象征着中国社会对体育意义认知的改变。此外,同日英国广播公司的另一篇文章认为,傅园慧在赛后采访中发自内心的喜悦改变了中国运动员应对媒体采访的传统模式——感谢国家并发誓他们会在下一场比赛中做得更好。

在西方的新闻框架中,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一直是遭受诟病的。“中国是金牌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的观念主导着国外媒体的报道,而中国运动员非正面的信息已经被受众内化形成了主观的认识框架,甚至沉淀为刻板印象[6]。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的关于傅园慧的正面报道便具有了变革性的意义。媒介形象是主客体的结合物,除了媒介的主动创造之外,也包括了受众作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对媒介形象的认知。

8月8日(采访当天),用户名为“Donoteventhinkingaboutbengaphd”的网民在图片网站Imgur上传了傅园慧的采访动图以及自己的翻译,截至2016年11月11日,该帖子的观看人次达1 115 390,赞好数达16 437,底下超过550条评论皆为网民在表达自己对傅园慧的喜爱。《赫芬顿邮报》一篇题为《傅园慧,里约奥运会最可爱的运动员》的报道阅读量截至2016年11月11日达79 000,远超过该网站的其他新闻。而在该报道下方的评论栏中,国外网民给出了“她的真情流露让人感觉太棒了!这就是我看奥运会的原因!”“她很酷!没有事先排练过的回答,只是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她让我们看到竞技体育的真正意义在于享受”等评论。

从受众框架的角度分析,有关傅园慧的报道内容与西方受众头脑中既存的中国运动员形象是不完全吻合的,因此在接受新信息的过程中,受众原有的认知框架得到了更新,直接体现在他们信息反馈的行为中。媒介形象在新闻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共同作用下进行了完整的建构并进一步传递意义[6]。而傅园慧符号的意义之一便是改变了外界长久以往对中国“唯金牌论”的看法。由此他们发现,中国已经不再“沉迷”于金牌的追逐,“得到金牌就是英雄,否则什么都不是”的观念也慢慢改变;同时中国也不再急迫地想通过竞技体育来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而是真正全民在享受体育所带来的愉悦。

(2)女权的胜利,不再忌讳谈“生理期”。8月14日上午,傅园慧在4×100米女子混合泳接力赛后接受央视采访,称其因为生理期而发挥不佳。相比之前的“洪荒之力”,这次在国内似乎没有引起很大轰动的采访却再一次在西方引起热议。

8月15日至8月17日期间,西方多数主流媒体③报道了傅园慧打破“禁忌话题”这一事件,认为傅园慧这一公开言论是女权主义,尤其是中国女权主义的进步。

其中,《卫报》《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和都市地铁报《Metro》皆以此为由头关注了女性运动员遭受不平等对待的主题。

竞技体育从一开始便是排斥女性的。现代奥运会则在女性主义者的抗争下有了历史性进步,体现在参赛女性运动员人数从无到有以及女性独立项目和男女混合项目的设立与增多[7]。但是,目前“女性参与竞技体育的话语权”[8]依然处于不充分的状态,人们倾向于将“女性运动员的生理期”这类问题贴上敏感的标签,其背后其实暗含着对女性生理价值的否定。只有建构女性参与体育竞技的社会性别意识才能真正赋予女性在竞技体育中应有的权

利[8]。而在这个赋权的过程中,媒体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公开谈论“禁忌话题”的傅园慧被西方媒体塑造成女权英雄时,其形象符号的意义就已经超越了国界,远不止人们过去关注的个人金牌价值那么单一了。

当然多数外媒也延续了以往在中国女性地位议题上的报道框架,提到了中国社会对女性生理期问题的无知、歧视以及卫生棉条极度不普及的现状。但傅园慧的出现使外媒的报道不再如以往那样只是一边倒的否定,同时受众也接受了中国在这些社会问题上逐步改进的事实。在《Metro》该篇报道的评论下,有网友评论:“为女性发声的傅园慧证明了英雄有时并没有披着斗篷”。

(3)对外媒介形象改变,新媒体“功不可没”。“西方在傅园慧‘生理期言论这件事上太小题大做了,或许她只是在表达自我的情绪而不是做一个正式的声明呢?”《纽约客》在8月19日《傅园慧教会中国如何在奥运会上不那么紧绷》一文中引用了一位中国网民的观点,进一步为其读者展现了中国对待奥运会的所谓“大国风范”。文章对傅园慧的言行与中国体育竞技形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肯定了互联网络的作用。“对于傅园慧这一代,网络社交媒体毫无保留地拥抱了运动员的个人特质,使他们获得了甚至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

无独有偶,英国广播公司8月20日发表的《里约2016:中国运动员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我》一文中,同样以傅园慧为由头,宏观地评价了这届奥运会中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文章强调数字时代使中国的新生代奥运选手展现出不一样的特质:更开放、更愿意表达、更有媒介意识,认为以傅园慧为代表的这批中国运动员让世界看到了这个国家的另一番样貌。

纵观外媒对傅园慧以及其他新生代中国奥运选手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运动员对外的媒介形象已经和过去有了很大的差别,长期以来西方眼里“培养金牌机器人”“将金牌直接与政治意义挂钩”的国家形象也逐渐得以扭转。影响运动员对外媒介形象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最主要是因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外媒获取中国新闻的信息渠道,当新闻原材料不只是由官方机构提供,还来自新浪微博、映客等社交网络平台时,他们得以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相关新闻的内容也显得更加客观、鲜活。就运动员的媒介形象来说,传者可以通过新媒体观察到运动员本人的社交网络形象、与粉丝线上互动的状态以及网民针对特定运动员的谈论热点等等,这些信息皆有助于塑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发展使传者更倾向于通过活泼的影像类信息形式传播新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僵化的人物形象塑造。

3 结束语

传播离不开符号,符号的意义在传播中生成,而其生成和流变的规律则构成人类意义生产和文化建构的基本法则[9]。运动员的媒介形象反映着当代大众传播的新兴特点和社会文化观念的变革。本文通过对傅园慧这一现象级传播案例及其个人国内外形象的分析,揭示了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背后的多重意义,助于理解中國竞技体育和媒介传播的现状。

注释

①古希腊人独特的神观,认为神的形象、性格与人相似,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完美的生物。

②美国:《赫芬顿邮报》、美国在线新闻网、《Variety》杂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The Cut》杂志和美国之音广播电台;英国:《每日快报》《每日邮报》《太阳报》《卫报》和《镜报》;新加坡:今日在线新闻网和《海峡时报》;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等。

③美国:《The Cut》杂志、《赫芬顿邮报》加拿大版、今日美国新闻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纽约客》;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都市地铁报《Metro》;新西兰:《新西兰先驱报》等。

参考文献

[1]郑维东.期待“现象级”[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4(11):113.

[2]卢霜,顾伟华,唐珊.全媒体中的“现象级传播”探析——以傅园慧走红事件为例[J].新闻前哨,2016(9):46-48.

[3]谭文芳.网络表情符号的影响力分析[J].求索,2011(10):202-204.

[4]陈月.社交网络中恶搞表情包流行因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62,64.

[5]胡疆锋,陆道夫.抵抗·风格·收编——英国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南京社会科学,2006(4):87-92.

[6]张晓莺.论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之建构[D].广州:暨南大学,2008.

[7]赵玉,陈炎.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女性:告别沉默的“他者”[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4):60-67.

[8]张守忠,李源.性别差异视阈下女性参与竞技体育话语权缺失与建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6-120.

[9]李思屈,刘研.论传播符号学的学理逻辑与精神逻辑[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8):29-37,126.

猜你喜欢
媒介形象社交媒体
新时期境外媒体对中国运动员形象的建构研究
社交媒体视域下弱势群体舆情表达研究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线社交变迁及动因分析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基于社交媒体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双微时代”的危机传播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政治传播语境下政治人物公众形象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