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条在中国画中的价值体现

2017-07-17 08:35李俊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线条审美情感

摘 要:线作为中国画的灵魂,审美要求不仅要独特,更是艺术家用来传递思想和抒发个人情感的主要媒介,中国画中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就得靠线条在画中的运用来体现。中国画一直讲究“以形写神,传神写照”,艺术家借助对线条的组织取舍去表达自然形象的精神,传递自己的主观意趣。线条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造型语言,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线条没有受到时间、文化及地域的影响,擅长线描的艺术家在中西方可以说层出不穷。他们都曾对线条的功用做过论述,通过研究线条本身特点的变化形态,突出线条在绘画内在的艺术特质,最大程度上对民族传统文化做宣扬推广,具备大量民族特点的优秀作品就得以产生。在中国绘画里面,线条作为形体的最基础表现方式,也就凸显了中国画的主要特征。

关键词:中国绘画;情感;审美;线条

中国画中的线蕴含着艺术家们最丰富的精神品质,作为画家表达个人情感的最基础支撑,给观者传递感情就成了其最主要的作用。中国画最讲究气韵生动,还有画面的节奏感,正因为这些变化,才使得线条从表现形式上得以区分,我们在作画的过程中,潜意识里会去处理线条的提按顿挫,还有轻重变化,最大限度地把物体的特征特点依附于线条的勾画当中。由此看来,线条不只是塑造形象的一个方法,更主要的是一座联系画面意境和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桥梁。随着这些年的中国画艺术市场的日渐繁盛,线条已经摆脱了它的原有属性,不只是局限于简单的技法表现,它以更特殊的情感抒发上升为表现艺术家想法和心愿的符号元素。所以在中国画中对线的要求已经突破了简单的表现形态,它的作用更为丰富多变。从感情、意念、思想等多方面视角去体现艺术家的创作情感,因此中国画中的用线和所描写的物象形态没有必然的附属联系,艺术家在创作的同时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单方面地去追寻线条的精神,从行笔的提按顿挫、快慢相间、圆方粗细、浓淡干湿等方面去尽力改变线条的气势、性格、节奏、意趣等。

在中国艺术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画中的线条和书法一直息息相关,书法中的各种书体在相当的程度上融入在了绘画里。很多画家也就从线条的速度、力度、情绪上强调形式美感。另外,中国画用线还有独特的装饰美感,在画面中,线条间就特别注重和谐组合排列,结合线条的符号程式法则把模糊、杂乱的物象形态条理、具体、规律化,所以线条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种明确、高度概括的程式化语言。随着中国书画市场这些年的日渐繁盛,线条已经慢慢蜕变出新的艺术属性,多方面地表达着艺术家们的个人追求和意趣。因此中国画中的线条和所要描绘的物象没有了必然的联系,画家们就有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一、线是画家对客观景物的感受

我们知道,线在生活中是不突出的,我们最终所看到的“线”原本就是艺术家对物象形态的一个高度概括,这里的线是人主观思维的结晶。中国传统思想主导之下,画家们在绘画中体现自然物象时,往往不会特意谋求线的真实性,却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加工处理来体现其具象、抽象、意象的特征。因此,线条就有了新的变化,不管它所展现的是哪种形态,都能说明画家们对物象形态之外的概括处理,而且从这些处理后的线条表现形式上可以看出画家自己的创作意愿。在现在的绘画市场中,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绘画作品,也会得到大众的追捧。长此以往,艺术家们按照自己的创作习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属于自己的情感性格。线条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轨迹和思考痕迹,表现出对不同自然物象的变化和心理感受。

在中国画中,线的形态是五花八门的,传递给人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例如东晋画家,诗人顾恺之的“行云流水”、“春蚕吐丝”描法就特别形象地描绘出了物象的质感,还通过组织线条的疏密及粗细对比来实现生动传神的效果。中国绘画以“骨法运笔”作为塑造的手段,通过这种笔法的应用来表现物态的结构和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唐代画家吴道子“莼菜条”描法,在错落有致、回转起伏的组合下,不但展现出人物造型服饰、飘带的遇风飘动的感觉,更增添了人物本身的立体性和质量感。俗话常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国画中的线就正好契合这一精髓,它开始于形态描绘,却又超脱于形态之上,慢慢使其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国画的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模式,明代十八描的出现,就为中国画的自由表现开拓了更宽广的空间,使得线条的表现方式更加五花八门。中国绘画是线条的艺术,在能体现自然中的气、动态和意趣的特性时,线条就首当其冲,它有着无可超越的优越性。在另一个方面,线条的另外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书法就有更多的体现。书画不分家,其实两者相容相通,山水、人物、花鸟画中都在准确描绘形象的同时又传递着画家的感情。

二、线是自我情感和审美意趣的表现

中国画一直对行笔的方式特别重视,“骨法用笔”是南齐谢赫提出对线条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功能的肯定,用笔方法和线条的结合始终是画家情感凝聚、审美意趣最直白的表达方式,用线表现物象的同时,行笔方法的变化就能产生不一样的审美感觉,从匀称、平滑的线条中就能感觉出安静、舒展的效果,而线条中充满了顿挫提按及丰富的转折关系,那么就会让人有种焦躁、厚重感。在画面中,线条的黄金分割式的应用与组合,充分利用符号线条对自然物象的抽取概括,画面整体就显得条理清晰、具体,所以中国画线条表现出它独有的装饰美感,是一种高度浓缩的程式语言。不管是怎样的形式语言,都在展示个人特点的审美价值,因此艺术家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里要进行总结、感悟,寻求一种线条的新魅力。

线条作为艺术创作中的情感传递者,它展现出各式各样的物象特征,把艺术家的情感详细记录并结合了线条的审美统一性,也就是一种艺术表现符号的极致发挥。在绘画中,造型和线条是分不开的,只有掌握了线条的表现形式特点,才能领悟线条的精髓。自古以来中国绘画离不开线条,主要是重视线条中的“气”,“气韵生动”正好契合了中国绘画中的线条美感,这就区别于西方绘画中的笔触,在古代文人画中就有极为丰富的体现。“气”在中国绘画中的作用就是借助于点线面的组合运用,把所描绘的自然物象的生命韵律依附于线条的痕迹当中去,让笔痕也有了生命力。南宋梁凯的减笔画中线条的高度概括性很成功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造型的精气神都表现出来,开创了中国绘画的新天地。线条是个人情感表达的窗口,在現在大环境艺术氛围影响之下,我们不断吸收发扬,最大程度上去发现线条的魅力,才能让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品格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线在当代中国绘画中的意趣表现

纵观历史发展,社会结构形态和大众的审美意识都在发生改变,中西方互融互通的东西就越来越多,例如绘画工具和材料的革新与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后,让中国绘画艺术也有了更大的变化,革新的同时还保留了民族特色,但也在借鉴吸收新的创作方式,以独有的抒情方式表达着自我情感和意趣。

现代艺术家何家英的工笔画作品是把线条艺术和当代工笔画完美结合起来的,他的用线追求一种东西方审美的融合统一,不仅能读出书法艺术的抑扬顿挫,还能够发掘工笔画的工整和力度。何家英可以说是在继承了传统的同时,又发展了传统,在绘画创作中用简单的线条和淳朴的色彩勾勒出人物造型的肤质弹性,着装的质感和人物内在的感情世界。他把线条当作生命的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在作品里暗指人物性格特征的同时,更把要表达的情感用线条发挥到极点。现代绘画已经变成一个多元吸收融合的大环境,画家们的思维特点和社会整体审美意识得到了共同体现,不管是靠直觉感触世界,还是以视角和整体的角度来观察世界,艺术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有形态,主要是为了艺术家主观精神、心理感受。

中国画艺术中,由点线面构成的白描、工笔、水墨等形式可以说是三点要素构成的最佳组合。这样的绘画搭配形式,就是作者在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抽取的一种符号表达,这种组合表达最能体现事物的普遍意义,并且因其超越民族、区域文化而被世人所接受。由此来看,传统绘画里的造型,就是表现客观存在的形态,是比较注重凸显物象自然结构在自然世界中的形象感觉。然而现代绘畫造型观念把除了点线面之外的色彩、质感和空间整个都协调起来,追寻其即有自然结构本质和视觉重组的刺激感双重的用线主观意念感觉。

中国画中线条的魅力不仅仅是由自然物象的本来特点决定的,还有画家主观的艺术处理手段和独到的审美意识,把自然赋予新的生命,艺术的魅力就是高于生活中的自然美,一件成熟的作品构成因素应该有动感很力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就很难表现出生命力量的精神,只要作画之人能努力发掘动静相极的内在的意识联系,再加上对形式表现的巧妙结合,这样的艺术作品才能生机盎然,紧扣时代主题。

四、结语

中国绘画中的线条包涵了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灵魂,是在人类文明历史中沉淀得来的,它以独有的展现形式深深影响着艺术本体,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历程,线条始终以一种高度容纳的态度迎接着古今、新旧和中西等多方面的绘画观点变革。线条是艺术家创作的精神轨迹,是主观的情感写照,画家只要合理调度组合个人情感和线条的关系,做到用线传情,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情感通过线条表现出来。时代发展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意趣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线条和情感必然存在更深的关系,艺术家也开始对线条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进行更深入地发掘,驱使我们在新的艺术环境下对线条加深取舍和提炼,这样才能使中国画中的线条艺术真正融合到创作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美]何慕文.如何读中国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赵萌.试论宋代李公麟线描画风[D].青岛科技大学,2014.

[3]马鹏浩.线·印象:中国画造型方法及构成要素[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4.

[4]施錡.形似与非形似:西方人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绘画[D].上海戏剧学院,2012.

[5]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李玲.传统中国画线条演化与表现形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李俊霞,硕士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助教。研究方向:绘画,美术教育等。

猜你喜欢
线条审美情感
情感
台上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