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消化道隆起病变的应用价值

2017-07-19 12:35王海军胡永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性病变消化道息肉

陈 武 王海军 李 英 胡永青

(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消化道隆起病变的应用价值

陈 武 王海军 李 英 胡永青

(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9)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普通内镜检查发现的直径超过1.0 cm的黏膜隆起性病变65例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分析隆起病变的层次结构及性质。结果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直径>1.0 cm的病例65例,其中食管2例,胃19例,结肠44例。按照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其中平滑肌瘤2例,间质瘤5例,囊肿3例,息肉47例,癌8例。 息肉、恶性肿瘤患者均经黏膜切除(EMR或ESD)或外科手术病理证实,超声提示息肉病变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95.4%,超声提示恶性肿瘤病变与病理符合率100%。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起源层次,并对隆起性病变的性质判断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消化道隆起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

本研究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住院患者中,接受超声内镜检查的65例消化道隆起病变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汇总分析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对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计65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49.64±11.14)岁。 其中食管病变2例,占3.1%,胃病变19例,占29.2%,结肠44例,占67.7%。

1.2 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 EU-ME1型超声内镜主机,MAJ-935微探头驱动器,探头选用UM-2R(频率12 MHz)、UM-3R(频率20 MHz),根据病灶情况选用不同频率。检查前按照常规内镜检查进行相关胃肠道准备,常规内镜发现病灶后注水使病灶完全浸入水中,从内镜活检孔道插入超声小探头对可疑病灶进行扫描,对病变的起源、大小及浸润深度和性质进行超声判断。对于食管、胃窦、肠管不易储水的部位,通过改变体位或者使用内镜带入扩张球囊注水封堵进行操作,实现对这些部位的诊断。

1.3 判断标准[1-2]:①息肉:黏膜层高回声区。②平滑肌瘤:椭圆或梭形,均匀低回声,边界清,有低回声包膜。③间质瘤: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病变。④囊肿:均匀无回声区。⑤癌:黏膜至黏膜下层增厚,结构欠清。

2 结 果

常规内镜检查发现的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直径>1.0 cm的病例65例,其中食管2例(3.1%),胃19例(29.2%),结肠44例(67.7%)。按照病变类型进行分类其中平滑肌瘤2例(3.1%),间质瘤5例(7.7%),囊肿3例(4.6%),息肉47例(72.3%),食管癌1例(1.5%)胃癌3例(4.6%),肠癌4例(6.2%)。具体见表1。

表1 mEUS检查结果

本组病变,来源于消化道黏膜层息肉占比最大,占72.3%,其次为消化道肿瘤,占12.3%。其中息肉、癌均经病理证实。平滑肌瘤、间质瘤、囊肿根据mEUS影像特征诊断。超声提示息肉的4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癌变,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95.4%。超声提示癌的患者病理也均为癌(均为晚期),诊断准确率100%。

3 讨 论

普通内镜检查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是消化道最常见到的病变,但普通内镜只能观察病灶表面形态,对病变的起源、性质、大小、与管壁各层关系无法准确定位,尤其对于直径较大的隆起性病变。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将内镜与超声结合在一起的检查技术。内镜的超声探头目前分为微型超声探头及超声探头,微型超声小探头可以通过内镜的活检管道,能够清晰显示管壁的五层结构,黏膜层、黏膜下层、纤维膜或浆膜层表现为高回声带,黏膜肌层、固有肌层表现为低回声带[3-4],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处的良恶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同时超声内镜检查还具有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并可显示病变与腔壁的关系等优点,对后期的治疗方式选择具有指导作用[5-7]。

本组资料显示,超声提示息肉的47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病理提示癌变,其余患者超声结果与病理一致,小探头超声对息肉的诊断准确率达95.4%。本组中的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由于内镜检查发现时已属晚期,超声小探头均能明确病灶浸润深度,对消化道癌病灶的浸润深度准确性达100%。在消化道平滑肌瘤、间质瘤、囊肿等方面,由于未能做内镜下EMR或ESD,诊断主要依据小探头超声内镜影像学特征做出,缺乏病理资料支持,后续还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方面有很高的准确性及操作便利性,但由于其主要以回声判断病变性质,存在一定的误诊率,尤其间质瘤的超声表现和平滑肌瘤非常相似,容易误诊[8]。另外,有些部位如食管、胃窦、十二指肠,由于存水困难,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时也容易出现各种伪像而导致误诊。

综上所述,超声内镜检查能够清晰显示消化道壁的五层结构,准确定位病灶与管壁各层及邻近组织关系、病灶性质,可判断早期癌与进展期癌的浸润深度,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诊治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时,应该常规考虑采用超声内镜检查,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金震东,许国铭,邹晓平,等.微超声探头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42-43.

[2] 金震东,李兆申.消化超声内镜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6.

[3] 姚俊,许亚平,周春锁,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26(3):555-557.

[4] Karaca C,Turner BG,Cizginer S,et al.Accuracy of EUS in the e valuation of small gastric subepithelial lesions[J].Gastrointest Endosc,2010,71(4):722-727.

[5] 杜光红,蔡王婷,杨正兵.小探头内镜超声诊断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16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6):123-125.

[6] 张树贤,徐静,朱振红,等.微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8):585-587.

[7] 刘海霞,杨诚,马医安,等.小探头超声内镜对140例上消化道隆起性低回声病变的研究[J].医学综述,2015,21(1):126-128.

[8] Okai T,Minamoto T,Ohtsubo K,et al.Endo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c-kit-positiv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J].Abdom Imaging, 2003,28(3):301-307.

R445.1

B

1671-8194(2017)16-0056-02

猜你喜欢
性病变消化道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继发囊性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颈部囊性病变的多排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在胃肠道肿瘤性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