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2017-07-19 12:35余舒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阿片酒精中毒纳洛酮

邓 帆 余舒燕

(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河南 潢川 465150)

探析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

邓 帆 余舒燕

(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河南 潢川 465150)

目的分析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患者12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60例,研究组为6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纳洛酮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纳洛酮;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

在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当中,急性酒精中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当人体过量饮酒之后,会对自身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抑制的作用,进而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症状[1-2]。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酒精的耐受度也不同,为此,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酒精中毒症状也不同。一般来说,临床上主要把酒精中毒分为其轻度、中度、重度三种。对于酒精中毒患者来说,及时抢救,接触体内中毒物质,显得非常的关键和重要。现本文主要是以120例酒精中毒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采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到我院进行急性酒精中毒治疗患者10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50例,研究组为50例。其中男87例,女13例。男性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65岁,年龄最小的为29岁,平均年龄为(35.2±4.7)岁。女性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56岁,最小的为27岁,平均年龄为(32.3±4.6)岁。轻度中毒为53例,中度中毒的为28例,重度中毒的为19例。两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①轻度:患者的言语表达不清,意识较为模糊,行为缓慢笨拙,以及同时伴有恶性呕吐症状。但是经检查后,各项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②中度:患者伴有轻度昏迷的现象,呼吸缓慢,可对其呼唤,但是无法应答,腱反射已经消失,但是角膜反射依然正常。③重度: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的状态,呼吸缓慢,血压降低,各种反射均消失,但是瞳孔反射依然存在,同时还伴有休克、水肿以及少尿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方法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催吐或者是洗胃,同时给予适当的能量合剂以及静脉滴注。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添加采用0.8的纳洛酮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在注射后的呼吸以及血压等等症状的变化,每间隔零点五个小时就帮助患者重复注射1次,一直到患者清醒为止[3-4]。同时,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疗效等。

1.4 治疗效果判定: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意识身体已经清醒,各种临床表现症状已经消失。有效:患者开始清醒,临床表现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患者意识身体还处于模糊不清,临床表现症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总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治疗结果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对照组中,治疗显效为42例,有效为10例,无效为8例。研究组中治疗显效为50例,有效为9例、治疗无效为1例。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按

3 讨 论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日常饮酒的数量也不断在增多,为此导致急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酒精中毒也可以俗称醉酒,患者醉酒后意识身体会发生模糊,语言表达不清,严重的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昏迷等症状。一般来说,根据患者临床的表现症状,可以把酒精中毒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等。对于酒精中毒的患者来说,尤其是重度患者,及早治疗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5-6]。在正常饮酒的情况下,90%以上的酒精会首先在人体肝脏的内部发生代谢并转变成为乙醛,最终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当人体过量饮酒的时候,摄入到体内的酒精会远远超出肝脏的负荷,蓄积在体内的酒精会跟随着血液的流动进而流入到人体的大脑当中,促使大脑皮层发生兴奋,同时会给垂体前叶产生刺激,进而释放如P-内啡肤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此外,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产物乙醛还会与体内的多巴胺结合产生阿片样的物质。这些阿片样的物质会作用在脑内阿片受体,促使患者的神经进入到兴奋的状态中,接着会对皮层下的中枢和小脑等产生抑制的作用,导致患者的血管运动中枢以及呼吸中枢受累,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等现象。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酒精的耐受度也不同,为此,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酒精中毒症状也不同。

在临床上,经常会使用纳洛酮来帮助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该药属于人工合成的经二氢吗啡酮类的衍生物,具有较强的阿片受体拮抗能力,对阿片样物质产生的毒性产生抑制作用,帮助患者快速转化体内的酒精,尽量缩短脑缺氧的时间,解除对中枢神经产生的抑制作用[7-8]。此外,该药物还可以促使肾上腺素释放加压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的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提升脑注血量,快速的带走患者体内的阿片样物质,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同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在入院后,医护人员应该要给最真诚的接待。告知患者的家属及其陪伴者各种具体的注意事项。防止日后因沟通不善带来的各种矛盾与纠纷。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及时准确的判断患者的酒精中毒属于轻度、中度还是重度?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给予患者纠正体内电解质、静脉滴注等对症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添加纳洛酮治疗,并要正确使用纳洛酮治疗剂量。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瞳孔、意识神态等等,详细记录患者的清醒时间。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现患者身体出现异样,应该要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给予处理。患者出院后,要详细记录患者的资料,定时给患者做好跟踪回访,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提醒患者保证作息规律,保持心情的预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大量饮酒再次给身体带来伤害。

在以上的数据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对照组中,治疗显效为42例(70%),有效为10例(16.7%),无效为8例(13.3%)。研究组中治疗显效为50例(83.3%),有效为9例(15%)、治疗无效为1例(1.7%)。对照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6.7%,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8.3%。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治疗无效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来说,给予他们纳洛酮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

[1] 穆红涛,闫剑峰.酒精性低血糖昏迷误诊为急性酒精中毒1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15(22):88-91.

[2] 陈年发.应用纳络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5,17(6):110-113.

[3] 罗恩泉.综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2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32):662-665.

[4] 周琳,靳新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60例[J].四川中医, 2012,81(12):778-780.

[5] 钟在英.急性酒精中毒178例的治疗体会[J].广西医学,2011,49 (3):655-658.

[6] 彭亮.急性酒精中毒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3,32 (6):991-993.

[7] 刘小平.急性酒精中毒对全身器官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 1,71(3):191-193.

[8] 王奎晶,何英,左卓芳.盐酸纳珞酮抢救急性酒精中毒32例临床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1,15(1):338-340.

R595.6

B

1671-8194(2017)16-0068-02

猜你喜欢
阿片酒精中毒纳洛酮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PaO2、pH、PaCO2水平的影响
连翘提取物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对TIMP-1、HIF-1α水平的影响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艾灸治疗阿片相关性便秘的效果评价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毒品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纳洛酮:不仅仅是“解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