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

2017-07-19 12:35徐振瑞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法莫替丁食管炎流性

迎 春 徐振瑞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消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

迎 春 徐振瑞

(包钢第三职工医院消化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对中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都有一定的效果,奥美拉唑的优势更为明显,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对提升疗效和生活质量等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

反流性食管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十二指肠或者胃的内容物反流进入到食管内引起的炎症,针对其特殊性,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结合具体情况给予治疗。上消化道反流液体属于胃内容物,呈现出酸性的特点,会引起食管黏膜表层纤维化或者其他病变,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威胁到生命,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效果,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表1 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资料如下:甲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0例和23例,年龄在21~64岁,平均年龄(35.2±2.9)岁。乙组中男和女分别是22例和21例,年龄在22~63岁,平均年龄(36.6± 2.9)岁。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研究标准,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1.2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给予奥美拉唑(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988;规格:20 mg×14粒)进行治疗,每次20 mg,1日2次。同时给予吗丁啉进行治疗,10毫克/次,治疗1周后观察效果。

乙组给予法莫替丁(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3631;规格:20 mg×30片)进行治疗,20毫克/次,1日2次。同时给予吗丁啉进行治疗,10毫克/次,治疗1周后观察效果[1]。

1.3 临床效果评价:本次研究中以消化疾病诊断指南为诊断标准,显效:胃痛和胃胀等不良症状消失,不存在其他炎性反应。有效:经过治疗后,相关炎症消失,反酸和吞咽等症状缓解。无效: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变化,甚至存在炎症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次研究对中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43例患者中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90.6%,乙组中43例患者中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5.2%,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一种症状,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指的是胃或者十二指肠内容物误入到食管内出现的一种病变类型,针对其特殊性,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结合具体治疗指标和要求进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食管下端功能明显减弱,食管对胃反流物的过滤功能下降,甚至产生障碍,在临床研究中表现为食管黏膜充血、水肿以及糜烂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溃疡的现象,如果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生活质量下降[2]。根据内镜下食管黏膜的损伤程度可知,将反流性食管炎分为A、B、C、D四个等级,A级属于比较轻的症状,指的是食管黏膜受到损害,糜烂长度<5 mm。B级食管炎糜烂程度>5 mm,C级食管炎损伤比较严重,不超过食管周围的75%,D级指的是周围大面积黏膜损伤。该病对患者日常生活有严重的影响,必须掌握发病机制,反流性食管炎的机制比较特殊,指的是在生理基础上的运动障碍,包括运动功能受到影响,胃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如下:①疼痛:饮食后的1 h后出现运动障碍,半卧位或者躯体活动等都会出现病情恶化的现象。胃酸缺乏者会出现胆汁反酸的现象[3]。②胃食管反流:餐后,有酸性液体或者食物从胃、食管直到咽喉部。③吞咽困难:初期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的现象,后期形成食管瘢痕,进食后出现阻塞以及疼痛等症状。

奥美拉唑属于当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抑制剂,属于脂溶性弱碱性的药物,对胃酸分泌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实践证明该药物在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效果优于H2拮抗类药物,治疗后不容易出现复发的现象。奥美拉唑特异性突出,直接作用在胃壁细胞内管,生成亚磺酰胺和质子泵等复合物,直接对酶的活性进行控制。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能起到突出的阻断作用,考虑到胃液以及胃酸的变化,用药后基础分泌功能提升[4]。

法莫替丁的药物作用明显,用药后和H2受体结合后,综合作用强。能对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进行抑制,促进胃黏膜血液,进而提升止血效果。针对临床治疗的具体要求,需要合理用药。法莫替丁和西米替丁存在相同的用药机制,该药物的作用优势更为明显,持续在7 h左右,尤其是在夜间进行治疗,能最大程度抑制胃酸的分泌,保护胃黏膜不受到影响。根据临床用药的具体要求,在实践阶段要掌握不同药物类型,提前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情进行分析和掌握,为了避免出现病情复发或者其他不良症状,要合理用药。很多患者对反流性食管炎缺乏了解,在治疗阶段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教育,使其了解自身病情,同时对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的属性进行掌握,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接受预后治疗[5]。医护人员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最大程度提升认知度,进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炎症。

本次研究对中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甲组43例患者中有效人数39例,总有效率为90.6%,乙组中43例患者中有效人数28例,总有效率为65.2%,甲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乙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6]。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合理用药的优势突出,患者对该治疗方式满意率比较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因此该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1] 付伟英.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5,9(14):132-133.

[2] 何奇志.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2015,32(2):27-28.

[3] 谢兰.反流性食管炎应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估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8(7):160-161.

[4] 谢平伯.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4):17-18.

[5] 徐谷清.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0(17):69-70.

[6] 温都苏,唐艳艳.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8(2):45-46.

R571

B

1671-8194(2017)16-0094-02

猜你喜欢
法莫替丁食管炎流性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硫糖铝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急性胃炎治疗效果分析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基于Au@Ag纳米颗粒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血浆中的法莫替丁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法莫替丁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