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2017-07-19 12:35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6期
关键词:骨板桡骨髓内

丁 勇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效果观察及评估

丁 勇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00)

目的探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效果并作观察评估。方法选取自2010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收治入院的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接骨板治疗;研究组给予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结果①手术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后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等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手术后,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而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髓内钉;接骨板;尺桡骨多段骨折;治疗效果

尺桡骨多段骨折是比较严重的创伤骨折[1],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多采用接骨板治疗为主。接骨板治疗效果虽然是比较好,但是由于损伤导致骨折端血供破坏,软组织损伤较重,因此术前术后非常容易导致局部的感染情况发生;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这些因素导致患者功能恢复欠佳,残留相应功能障碍。术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逐渐恢复,不仅使患者增加疼痛,更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为探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效果并作观察评估。现将本次研究的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的相关指标比较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的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手术中失血量(mL)手术后住院天数(d)骨折愈合时间(周)研究组2068.21±2.1590.25±5.296.50±2.506.50±1.00对照组2074.15±3.69176.28±5.2913.50±3.5011.50±3.00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收治入院的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从中选取病历资料完整而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共40例。依据治疗方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一般资料包括:男16例,女4例,共20例;18~68岁,中位年龄(28.56 ±4.78)岁;对照组一般资料包括:男15例,女5例,共20例;19~69岁,中位年龄(28.76±4.18)岁;所有参与对象均已经过X检查确诊尺桡骨多段骨折。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做比较,结果P>0.05,差异无临床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给予接骨板手术治疗,手术具体是:患者麻醉成功后,常规手术区域消毒,以骨折端为中心,作手术切口,暴露骨折端,手法复位骨折端,位置满意后予以接骨板固定,冲洗伤口,一期关闭手术切口。

1.2.2 研究组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手术具体是:给予患者臂丛或者全身麻醉,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仰卧于手术台,患肢外展,常规术野消毒、铺巾;根据患者损伤类型,一般尺骨予以接骨板固定,桡骨多段骨折予以髓内钉固定;反之亦可。原则即用接骨板建立前臂力线,髓内钉固定损伤较重的骨折。手法牵引使骨折端复位,C型臂X透视下确定患者骨折复位满意;接骨板固定过程同上述对照组;手术者通过C型臂X线透视仪器,确定置入髓内钉直径,在尺骨近端或桡骨远端作进钉点入口,行皮肤纵形切口2~3 cm,分离软组织,开口器开口后,将髓内钉预弯后插入,直至髓腔,骨折端;手术者进行复位,使髓内钉过骨折线;手术者入钉至距离预定的部位4~5 cm的时候,修剪钉尾,使钉尾露开口4~5 cm,露出皮质0.4~0.5 cm,将多余部分剪除。关闭手术伤口,术后患者患侧石膏固定4~6周。

1.2.3 术后处理:①两组均在术后第1天即进行适量手指屈伸及握拳适量功能锻炼;术后连续3 d给予抗生素静脉注射;手术之后给予患肢行X线检查了解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患者出院之后,门诊随访,视骨折稳定情况给予前臂石膏托固定4~6周,并嘱咐定期行X线复查了解骨折复位及固定情况。②所有相关数据均收集整理。③参与本次研究的40例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均持续随访观察1~3年。

1.3 观察指标: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手术之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患者X线检查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给予所有患者持续跟踪观察1~3年。本次研究结束后,比较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与单纯采用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本次研究所得的数据,定性资料检验通过χ2进行,定量资料通过t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临床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的相关指标比较:本次的研究结束之后,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手术相关指标做比较分析。比较结果,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失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都低于采用接骨板治疗的对照组,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在跟踪随访后,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得知,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的研究组患者5.00%(1/20)明显低于采用接骨板治疗的对照组20.00%(4/20),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 论

尺桡骨多段骨折患者,由于受伤机制多为机器绞伤,存在严重的骨折端血供破坏及软组织条件较差因素。伤后肢体肿胀严重,极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导致患肢伤残。术后骨折易并发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这些极为影响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2]。如果未及时对症治疗,该疾病患者会造成各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对于尺桡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为主。

本次研究中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髓内钉[3-4]对于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而且可以使骨力线得以维持支撑,减少了对骨折端进一步血供破坏。手术后患者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比较快。应用髓内钉治疗还可以避免了钢板植入以及取出钢板时造成的大创伤。除此之外,患者的桡骨弓可以利用髓内钉得到维持,有助于促进创伤的恢复。在应用髓内钉的基础上,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符合侧固定张力原理[5-6],而且骨折周围的软组织不需要剥离,使血液维持正常循环供应,更有助于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的康复速度。而且接骨板可以使前臂骨折端力线建立,通过软组织链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使髓内钉固定。

综上所述,应用髓内钉结合接骨板治疗尺桡骨多段骨折,在手术过程中创伤小,而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安全性,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适合尺桡骨多段骨折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 闫红娟.手术治疗尺桡骨双骨折合并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0):165-166.

[2] 阿卜杜吾普尔•喀迪尔.治疗25例尺桡骨骨折的临床报告[J].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2016,26(3):39-42.

[3] 程国芳,王晓伟,强焦焦.弹性髓钉在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3093-3094.

[4] 王强,李英昌,彭卫.动力加压钢板结合自体骨骨屑植骨治疗尺桡骨双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3):72-73.

[5] 金垚.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应用弹性髓内钉与钢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187-188.

[6] 张东平.微型锁定钢板与克氏针治疗小儿尺桡骨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93-95.

R683.41

B

1671-8194(2017)16-0104-02

猜你喜欢
骨板桡骨髓内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基于ABAQUS 的金属接骨板典型样品数值模拟
基于改进迭代最近点算法的接骨板贴合性快捷计算方法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MSCT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诊断分型的应用价值
基于平均化骨骼模型的接骨板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