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微生物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7-07-19 11:55吉尚雷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绘制导图知识点

吉尚雷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 115009)

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微生物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吉尚雷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 115009)

《微生物应用技术》作为畜牧兽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具有知识点抽象、信息量大,学生不易理解等问题,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可视化教学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以免疫机制内容为例,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微生物应用技术》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微生物应用技术;思维导图;教学

《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介绍细菌、病毒的检验技术和免疫学基础及应用,是一门了解微生物、认知动物传染病如何发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能够使学生熟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微生物与动物和环境之间紧密的关系,具备应用免疫技术对临床病例进行诊断及抗体检测的能力。但传统的线性排列式的黑板板书教学,不符合学生的注意力曲线和发散思维方式;而PPT课件辅助教学虽能汇集大量信息和知识点,但学生对教师的讲授内容关注度下降,接收的知识点有限,学习效果欠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从事微生物教学的教师必须考虑并尝试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微生物教学中引入并运用思维导图,探索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

1 思维导图

1.1 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首次提出[1],根据人脑的发散性思维,将左脑的词汇、顺序、逻辑等因素与右脑的图像、色彩等因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知识和思维过程图形化的学习工具[2]。通常是指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由这个中心向外发散多个知识点分支,运用线条、颜色、符号、图画、关键词等区分和表达内容,对思维过程进行引导和记录。思维导图能够将知识点梳理、压缩形成一个直观可视化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3]。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当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1.2 思维导图的设计制作

思维导图的设计与制作相对比较简单,在中心区域确定一个视觉效果强烈的中心主题后,以此为中心主题为原点向四周发散扩张,使知识点有序紧密的联系在中心主体周围[4]。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手绘和计算机软件来完成,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依然是传统的手绘方式,效果比较明显。绘制过程只需要尺寸适中的纸张和颜色多样的笔,这种方法能够在课堂教学、板书设计、课后复习、记笔记中广泛应用,简单快捷好用,但比较耗费时间。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计算机软件绘制思维导图,MindManager、FreeMind、XMind、iMindMap以及百度脑图等软件,其特点是功能齐全、模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商业用途明显,与手绘相比,计算机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显得单调、不够生动形象,表现形式不够丰富。而且付费软件不太适合学生日常使用[5]。

2 思维导图在《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微生物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动物的免疫机制内容为例,比较应用两种不同形式思维导图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2.1 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

课前准备,提前介绍思维导图概念以及制作方法,学生利用课前自主预习动物免疫机制这部分内容,分组后利用2个学时进行思维导图制作,可选择手绘或计算机软件制作,最后利用2学时进行小组汇报展示。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授课时大多数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发散思维,这种带有竞争性色彩的学习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注重作图,丰富的想象力全部用在图片的设计与绘制上,并不注重内容相互关联与衔接,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内容就开始作图,最后对成型的思维导图一知半解。学生在绘制模型的过程中耗费大量时间,从任务实施到结束需要4学时才能完成,其中大部分学生在课后进行了思维导图的绘制。在讲解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时,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陈述作品上的文字,甚至需要借助教材和笔记才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没有真正将内容联系在一起,失去了思维导图的真正作用,没有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本课程中的外界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因素任务中,教学效果依旧表现一般。

2.2 教师手绘板书制作思维导图

在同专业平行班级,采用板书手绘思维导图的方式讲授动物的免疫机制内容。这种方式,在经典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基础上,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直接将思维导图呈现在黑板中,以黑板中心为原点,运用彩色粉笔绘制线条、简笔画、符号、关键词,并尝试引入简单有趣的故事情节穿针引线的将知识点连接起来。课程设计实施详见图1。

图1 动物的免疫机制

如图1所示,引入故事情节,以流感病毒侵害小猪为例,沿着这条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的故事主线,绘制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绘制流感病毒与小猪的简笔画,结合病毒具有的基本形态核衣壳、囊膜和纤突将病毒绘制成恶魔的简笔画,这也是对过往知识点的巩固增强记忆。动物的免疫机制由外到内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比作护城河,第二道防线比作城墙,第三道防线为现代化武器“坦克B细胞”发射的“导弹抗体”以及“杀手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流感病毒以作战小分队的方式入侵动物机体,三道防线对流感病毒的防御能力就是动物的免疫机制。第一道防线包括毛发、皮肤、黏膜分泌黏液、打喷嚏咳嗽等防御手段,流感病毒在侵入第一道防线护城河以后,接下来就是要进入到细胞内,病毒入侵细胞的过程与特洛伊战争十分相似,简答介绍这个历史故事并引导学生绘制简笔画“木马”来记忆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效果明显。动物机体的第二道防线是不同的炎症细胞作用,根据形态和功能,把能够从血液中渗出的单核细胞比作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具有吞噬功能的巨噬细胞比作清道夫、具有传递病毒信息的树突状细胞比作树妖以及现代化武器坦克T细胞和导弹B细胞。在思维导图中引入故事情节,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复述故事情节便可以掌握所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耗时2个学时,与传统教学相比时间不相上下,与学生自主制作思维导图相比少2个学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应用此方式做课堂笔记和进行课后复习效果显著,有利于知识点长时间不遗忘,提高学习效果。

3 学生评价

学生普遍认为采用思维导图能够提高课堂注意力,能够跟随教师的思维拓展知识点,学生能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在期末复习中,各个章节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能够使得复习思路更加清晰,对期末复习效率的提高作用明显。但也有学生提出在制作过程中耗费较多时间在绘图和整体布局上,关键词不准确,代表行性不强,知识点理解不透彻直接抄袭课本,线条复杂混乱等。总之,思维导图的制作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学生广泛的参与,才能够用最简单的图形和线条将知识点串联衔接这一宗旨呈现出来。

4 教学反思

思维导图在《微生物应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并学以致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学生的需求,比如在PPT教学中,复杂知识点需要很多页,逐页翻看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模糊不清,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恰恰弥补了这一问题,将知识点整理、压缩形成一个直观可视化的知识框架[6]。

在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时,经典的思维导图,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准备材料多,不利于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学实施后效果较差。而将思维导图直接呈现在黑板上,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带动学生参与整个设计过程的制作。教师能够更加灵活的把握授课内容,融入多变的新颖的简笔画、故事情节、形象的比拟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大大的被集中在教师的授课内容上,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这种方式需要任课教师在课后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发挥想象结合知识点设计思维导图,在专业课教学上,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发挥创造性思维设计优质的思维导图,不断的积累不同知识点设计的思维导图,能够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发展。

[1]王艳丽.思维导图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47-49.

[2]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4-28.

[3]李楠,范柳笛.思维导图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2):168-170.

[4]田秋元,郭宁.思维导图在遗传学理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2):374-376.

[5]杜金会,张娜等.将思维导图引入大学化学课程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4,(2):73-77.

[6]陈敏.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101):36-41.

Application of Mind Mapping in the Teaching of“Microbiology Application Technology”

JI Shanglei
(LiaoningAgricultural Technial College,Yingkou 115009,China)

As an important basic required-cours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professional,“Microbi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has a large amount of abstract information,which i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Mind mapping as a very effective tool for visualization teach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eaching.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taking the content of the immune mechanism as an example,the author explains how to use mind mapp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imulate the students'learninginterest.

microbial applied technology;mind mapping;teaching

G712

A

1671-0517(2017)04-0025-02

2017-04-02

吉尚雷(1986-),男,辽宁建昌县人,农学硕士,助教,从事畜牧兽医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绘制导图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超萌小鹿课程表
放学后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