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中国好书”

2017-07-19 08:40
中国图书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许渊冲

《中國的和平发展道路》,张宇燕、冯维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2月

【看点】中国崛起,世界将会怎样?美美与共,人类何以可能?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对此做出权威回答。讲好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西文版、韩文版、日文版和阿文版等全球同步出版发行。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从阅读本书开始!

【推荐理由】本书系“理解中国”丛书之一,是一本面向海内外读者介绍中国的权威学术著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入手,以“龙”在东西方的不同隐喻切入论题,深入分析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传统、国情依据和时代条件,详细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实践,用事实批驳了“中国威胁论”。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为各国读者观察和感知中国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文本。

《北京话》,刘一达著,李滨声绘图,中华书局,2017年3月

【看点】亲切随意的儿化音,俏皮诙谐的侃大山,回味悠长的叫卖声,这些京腔京韵“京片子”,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话语,代表了一个人、一个地域的品位、风度和气韵。被俞平伯老先生赞誉为全中国最优美语言的“北京话”有哪些独特魅力?且看作者和我们一起聊聊“北京话”。

【推荐理由】本书是京味作家刘一达继《北京老规矩》之后的又一力作。全书分为三辑,以随笔形式,配以颇具老北京气息的插画,解读了北京话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学说北京话的方法,以及北京话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秉承老舍先生提出的“北京话是活的”这一理念,作者对京味儿“网络语言”和“热词”也给予了关注。这是一本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大俗大雅的书,值得关注古都文化和社会语言的读者品味,更值得在快节奏生活里奔忙的年轻人静心阅读。

《金钉:寻找中国人的美国记忆》,沈卫红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1月

【看点】19世纪下半叶建成的北美第一条跨州铁路———美国太平洋铁路,被誉为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它使得美国成为连接两洋的世界大国。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谁?谁会想到其中数万名劳工是来自遥远中国的广东农民。他们以1000多个鲜活生命的代价,参与完成了这一在当时看来近乎无法完成的工程。中国人参与建造美国跨州铁路,是应该写入教科书的重大事件,然而在一个多世纪里这些沉默的“金色道钉”被无视和遗忘了。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田野调查式传记,将隐没在美国历史深处的铁路华工呈现为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作者从旧金山写起,沿铁路线上的几个关键城市和重大事件发生地,回溯了华工建造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历史,勾勒出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的“金山”之路,描绘了早期华人移民的艰辛创业史,刻画了缺点和优点一样鲜明的华工形象。本书文字流畅,图文并茂,同一地点不同时代照片的差异,营造出极强的现场感和历史感。这是一部拯救记忆、打捞历史、唤醒情感的佳作。

《梦与真:许渊冲自述》,许渊冲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

【看点】许渊冲是谁?恐怕少有人知。傅雷是谁?恐怕少有人不知。如果说,许渊冲是胜过傅雷的翻译家,你会相信吗?近日央视《朗读者》节目,将96岁的许渊冲老先生带入了全民视野,《梦与真:许渊冲自述》又让读者进一步走近这位“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获得者、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将中国诗词译为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阅读此书,可以了解这位译界大师一个世纪的记忆,聆听先生“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的坦荡心声。

【推荐理由】本书是“思想者自述文丛”系列之一。著名翻译家许渊冲以自述形式,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履迹,展示了一个有宏伟抱负且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近一个世纪的追梦历程。内容涉及家学渊源、师承关系、治学翻译、爱情婚姻等多方面,也如实记录了自己深陷译界大论争的经历。诚恳坦荡,不遮不掩。书中随处可见的译文,文思曼妙、用词传神、其味隽永、文采飞扬,洵为不可多得的精品。

《一生充和》,王道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4月

【看点】“民国最后一位才女”张充和说,“我什么事都经过,我不大在乎,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这句看似轻淡的话语与她的名句“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相呼应。是怎样的人生经历与际遇,历练出她这份淡定与豁达?精书法,工诗词,善昆曲,精通四国语言,中西方文化如何在她这里融会贯通,积淀成一个清越高雅的时代传奇?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蕴含着百年沧桑和人间深情的张充和传记。书中描述了传主在合肥、苏州的童年往事和少年趣事,在北平求学代课成婚,在上海办学教书,在青岛养病学戏,抗战爆发后流寓云南编书授课,辗转重庆整理礼乐,婚后赴美讲演昆曲,随丈夫赴日本做学术交流,为我们展现出主人公简洁而多彩、艰辛而悠逸的一生。文笔如行云流水,写尽“最后闺秀”的人性魅力和清雅韵致。

【看点】抗战文学汗牛充栋,且不乏优秀之作,但对日军所制造的极严重灾难事件,如南京大屠杀、毒气战与细菌战、重庆大轰炸……一直缺乏具有历史深度和情感厚度的力作。《重庆之眼》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这是一部以“重庆大轰炸”为主题的重量级长篇,是“重庆大轰炸”不死的证言,是一部向民族致敬、向生命致敬、向爱情致敬、向重庆致敬的作品。

【推荐理由】本书以“重庆大轰炸”为历史背景,以采访的第一手资料为角色来源,透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生活与爱情,表现了坚强不屈、愈战愈勇的民族精神。本书还延展勾勒了当前中国民间对日战争损害索赔活动,反映了抗战结束半个多世纪后中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坚守,对正义的追求。历史与现实交错的叙事结构,呈现在恢宏的全景和动人的细节中,既磅礴大气,又精雕细琢,使这本书具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

《我的湖》,赵霞著,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3月

【看点】印象中的江南,有着看不尽的锦波、渔火和雾霭,本书以优美的笔触,带领我们走进这记忆中的水乡。作者以家乡白马湖为记忆原点,透过湖畔历史名校春晖中学的历史,展开了一幅灿若星河的文学地图,描绘出叶圣陶、俞平伯、朱自清、李叔同、丰子恺等名士聚集的江南水乡的灵气与秀美,向读者讲述了一座文化名城的别样面貌。

【推荐理由】本书是儿童文化研究学者赵霞写给孩子的叙事散文集。回忆的触角自白马湖畔延伸开去,从《我的湖》到《河里若没了船》,再从《吃水的事》到《荆柳条》,一词一句之间,那些发生在此岸彼岸的故事、流传于乡间故里的传说、生成在田间地头的风物,在作者绘声绘色的描绘中呼之欲出。真挚的情感与优美的文字铺陈出让人回味无穷的画卷,呈现出人们对待生活的赤诚与纯净。

《小青春》,秦文君著,中國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3月

【看点】“文革”波澜下的少年成长故事,是少年儿童文学题材的重大突破。当一代人无处躲避的青春遇上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于是便有了《小青春》的故事:一本可能给家人带来重大罪名的“秘密日记”,早熟而青涩的爱情萌动,那个时代特有的紧张气氛,让读者随着回忆的节奏,去感受神秘的过往青春。

【推荐理由】本书是“秦文君小青春系列”的第一部。讲述了“文革”期间少年李伟义帮助同学“老巴”追寻意外丢失的“秘密日记”的故事。作者从历史记忆中去回望那一代人特有的“小青春”,展现了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盲目与混乱,又把正义的力量寄托在小说里的少年身上,让他们从不知所措的迷惘中走向属于自己的大时代。鲜活的语言,具有镜头感的叙事,完整地呈现出作者悲悯的文学情怀、积极的历史态度。

《食林广记》,马红丽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3月

【看点】《食林广记》曾连载于《河南商报》,引发轰动效应。结集成书后,二月河、陈晓卿、大董联袂鼎力推荐。作者讲美食之美味,谈烹饪之奥秘,聊食界之奇闻,尤重中原和北方食品食事的讲说,以此唤起大众对自己家乡美食的热恋和敬意。

【推荐理由】《食林广记》是一本美食文化集。记叙了烧烤、馒头、包子、桶子鸡、七夕巧果、土菜、腊味、牛肉面、胡辣汤、洛阳水席、花糕、鲜花饼等多种河南美食的历史由来、掌故逸事、食材搭配、制作方法和流程,力求为我们展示河南美食的多个侧面。全书充满人文关怀,考证严谨,文笔流畅,图文并茂,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是一部反映河南乃至中国美食文化流变的好书,极具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医本正经》,懒兔子著绘,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年4月

【看点】医书可以成为快乐读物吗?《医本正经》就是这样一本让人在开怀大笑中获得医疗知识的书。生动的漫画,幽默的语言,翔实的案例,既有助于读者熟悉实用的中医保健知识,又能给读者传递一种积极乐观的生命观。轻松阅读,笑对疾病!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以漫画形式来表现中医健康常识的大众读物。书中介绍了40多种家庭常见病的病理分析,推荐了100多个中医药方,详解了若干简单易学的推拿按摩手法,提供了一些药食同源的食疗保健方案。该书语言幽默,图文并茂,化繁为简,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性和趣味性兼具的书。

猜你喜欢
许渊冲
许渊冲和杨振宁的老友记
许渊冲:在诗词海洋里畅游
许渊冲 百岁人生的“美”与“乐”
许渊冲:100岁的美与快活
Tao Qian,Saussure and Taoism:The Paradox of Poetic Language
翻译泰斗许渊冲离世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
摔得挺美
一个叫许渊冲的普通大学生
许渊冲:翻译是一生的事业,更是生命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