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7-07-19 20:12刘胜强周肖黄颖
商业会计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峡库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刘胜强++周肖 黄颖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构建与评价”(项目编号:2016WT38)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08-0032-03

摘要:三峡库区由于地处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和湖北部分地区,其环境保护直接影响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生活,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及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直都受到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系统分析了三峡库区环境会计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对保护库区环境和完善环境会计准则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三峡库区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计量依据,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和收益的新兴会计学科。环境会计的真正意义是如何以信息披露为抓手,来约束企业因利益最大化而破坏环境的行为。三峡库区是指处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因三峡工程而受到影响的重庆市所辖的巫山县、巫溪县、奉节县、云阳县、开州区、万州区、忠县、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石柱县、长寿区、渝北区、巴南区、江津区及重庆核心城区(包括渝中区、北碚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和湖北省所辖的宜昌县、秭归县、兴山县、恩施州所辖的巴东县。三峡库区环境不仅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也严重影响长江中下游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和生活,还直接影响中部崛起和建设长江经济带经济的国家总体战略,三峡库区的企业更需要借助环境会计信息来约束破坏环境和鼓励环境保护的行为。因此,系统分析和研究三峡库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然后分析三峡库区环境会计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期望能对保护库区环境和完善环境会计准则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一、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特点

三峡库区多半位于重庆境内,由于其生态环境脆弱,并且直接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和生态等,三峡库区的环境保护一直以来受到党中央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由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很长一段时间并不是企业强制性必须披露的信息,三峡库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愿和行为都是比较差的。尽管如此,与重庆直辖前相比,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尤其最近几年,由于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企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此外,由于我国政府还未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做具体要求,企业的披露形式多种多样。

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如下特点:一是披露的载体或地方存在多样性。如有的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里披露,有的在年度董事会报告里披露,还有的在临时公告里披露;二是披露的内容存在多样性。有的只披露环境会计的非货币性信息,有的披露货币性信息,如:排污费、治理费、环保投入费等,有的披露环境治理,有的披露环境惩罚等;三是主动投入治理环境的信息披露意愿比较强,被动投入或者是环境罚款等的披露意愿比较差,这些信息更多时候被偷梁换柱成了另外一个概念;四是环境信息披露没有强有力的审核监管。当然也有一些例外,如一些重污染企业,由于受到政府及民众的严密监管,相对来说更加规范。

二、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与重庆直辖前相比,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进步有目共睹,但从上述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有待成熟

我国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关于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环境法规因缺乏明确的环境会计报告指导参数而流于形式,披露制度太过模糊且不可操作,三峡库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更是良莠不齐。因无完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库区企业往往随意披露,它们根据行业特征和信息传递速度有弹性地报告最有利的信息,披露载体在整个三峡库区也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有的库区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里披露,有的在年度董事会报告里披露,还有的在临时公告里披露。对三峡库区影响颇大的重污染企业而言,由于没有具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技术指标和判断,无论是否对库区生态环境有所创伤,社会公众在其披露的松散环境信息中根本无法衡量信息的质量。因此,如何制定信息披露制度给予公众决策有用的信息?库区企业财务人员如何对运作的生态环境合理计量、记录、报告?这对于完善三峡库区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而言是一道巨大的障碍。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有待完善

三峡库区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单调随意且不可比,很少有企业的环境信息涉及到定量数据,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等实质性数据信息很难在年报中查询,具体的环境成本数据分析几乎没有,而这些信息通常不会对库区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有所影响。此外,三峡库区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都是对过去的环境交易或事项予以反映,以历史成本对会计科目中存在的环境信息计量并做出简单的说明,但定量的数据并不明晰,对库区企业有所预测的未来环境成本费用并无披露,对企业未来良性发展有所影响的不确定事项也未做任何分析。此外,不完善的环境会计信息使得环境信息使用者无法获知库区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走向,由于企业本身没有披露实质可靠的环保数据和预测数据,使用者更难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三)企业环境会計信息披露的自觉性弱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敏感经济生态区,近年来经济发展可观,随着三峡库区经济日新月异,库区企业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许多企业环保意识仍然很薄弱且保存着“重视经济,轻视污染”“先行污染,后面治理”的恶劣思想,它们不断降低成本来提高核心竞争水平,而环保方面的支出无疑会对竞争力有所削弱。2012年三峡库区的35家上市公司中被环保部界定为重污染行业的企业仅有12家,这基数偏小的12家重污染企业中还有不少并未披露环境会计信息,而少量余下重污染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华而不实,收获的经济收益与环境支出费用极不匹配。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三峡库区企业并不主动呈现出与企业相关的环境信息或数据资料,比较而言,主动投入治理环境的库区企业信息披露意愿比较强,被动投入环境治理或存在环境罚款的库区企业信息披露意愿比较差,几乎所有的三峡库区企业以保护自身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其环保意识和主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识都有待提升。

(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审核监督

与我国相比,发达国家对环境会计极为重视,环境会计发展水平略高一筹,它们在环境会计方面制定健全的法律并严格执法,对上市公司和污染严重的企业所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审计监管更为严格。我国环保部虽然颁布了《环境保护法》,但其在三峡库区企业中的推行成效并不显著,库区企业环境违法被处罚的力度不大,三峡库区政府没有坚定的环境法实施态度,并未对库区企业形成紧致的约束力。最为关键的是,我国还没有相对健全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审计、监督体制,三峡库区企业的年报在审计过程中暂无专门审核有关环境会计信息内容这一环节,所以对环境会计信息的监督更无从谈起,会计师事务所仅对附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少量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糟糕的是这些披露的信息并无被审核、监督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没有任何机构或国家指定的部门可以对三峡库区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标准化审计,更没有审计监督的有效标准。但是,如果并无专门机构或权威部门鉴定三峡库区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社会大众无法精准判断其真实性,那么信息的可靠性也会遭遇质疑。

三、对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加强环境会计理论及信息披露准则研究

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存在以下方面的滞后性:(1)独立的环境会计理论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法的缺失;(2)在环境会计准则上没有可操作性;(3)环境会计行为制度和强制性披露原则不完整;(4)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所依托的法律法规较为模糊,这些都会导致三峡库区甚至全国企业对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以及环境信息披露可行性降低。因此,加强环境会计理论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准则的研究,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对于强化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建议中央政府成立各学科的专家小组对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展开深入探讨,在借鉴发达国家理论经验的同时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环境会计制度。当然,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容小觑,环保部应该再次强化《环保法》并充实完善关于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内容,致使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在“据、法”两方面都有迹可寻。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三峡库区企业应采纳与自己行业相关的环境会计处理方法,结合经济业务性质和生产经营活动来规范自身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二)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首先,披露库区企业各自所处的行业、从事的具体经营活动、是否对三峡库区的自然生态造成影响,若确定产生不良影响,还应该披露环境受影响的程度,如污水排放量与超标量,污染排放指标等,应当使用定量的标准。然后,三峡库区企业应该说明其遵守的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特别是在库区企业面对环保压力时采取的措施以及缓解环境破坏的投入资金。其次,财务信息内容涵盖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费用,其中环境资产包括库区企业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用于何种环境污染的防护,环境负债计量三峡库区企业对环境产生破坏时使其恢复的义务,环境费用包括排污费、环境影响检测费等重要支出,可以酌情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予以披露,三峡库区企业也可考虑对财务指标分区域披露且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最后,三峡库区企业应该按照库首、库中、库尾三类分别披露环境污染情况并同时披露对其进行库区环境整治和维护的贡献,包括污水排放的减少量、净化污水购买的技术等。

(三)培养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

环境会计的指导思想就是保证环境资源的科學可协调发展,这种导向势必对环境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企业管理层的环境保护态度和社会责任素养对其自觉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多数三峡库区企业管理层因环保意识薄弱或社会责任感偏差导致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有用性难以保障。一方面,库区企业可以开展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讲座,将企业管理层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上来,灌输绿色会计理念,使管理层深刻意识到企业的永久性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与环境效益的均衡,并且储备环境会计专业人员确保拥有与三峡库区发展特征高度相关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保持库区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硬性规定与评估环境相关的计量指标必须主动披露,约束库区企业将是否披露环境相关参数纳入三峡库区企业绩效的评价当中,对自愿披露真实环境会计信息的企业褒扬鼓励,提高企业管理层重视环境信息质量的意识,使三峡库区企业逐渐形成强制约束与主动报告并驾齐驱的信息披露习惯,进而加速完成对于库区企业环境会计的建设。

(四)建立全方位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督管机制

环境会计信息的全面监督将是三峡库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构建三峡库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督管机制应作如下努力:第一,国家财政部、环保部、证监会应该通力合作,在没有明确环境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发挥环境审计督管作用,致力于三峡库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在发现企业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时,施行严厉的惩罚,同时对情节严重企业判以刑事责任,约束库区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不负责任的披露行为。第二,有效地组织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对三峡库区企业报送的环境会计信息进行审计时,通过其专业资质辨别环境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并对环境会计信息深入审计并核实,充分发挥第三方独立环境会计审计的督管作用,增强三峡库区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三,通过引导公众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重视,激发外界对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发挥外界公众的监督管理作用,使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健全发展。通过新闻媒介对披露虚假环境会计信息或不履行企业环境责任的库区企业进行揭露,使得社会公众谴责此类企业;通过媒介宣传环境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企业,对库区其他企业也有标杆效果。Z

参考文献:

[1]汪丽,唐亚军.西藏矿业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齐宏斌.高管特征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研究综述[J].商业会计,2017,(4).

[3]冯银波.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模式选择[J].商业会计,2011,(23).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试析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会计实施
三峡库区的动植物资源概况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