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名著阅读实践任务型教学方法研究

2017-07-20 14:11陈亮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原著西游记名著

陈亮

实践任务型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是指小组合作带有任务性质的阅读教学方法。其中“实践”有三层含义:其一,学生阅读原著的实践活动,要落实到每人一本原著,版本越规范越好;其二,学生在文学常识的整理方面付出实践;在人物分析方法的训练上付出实践;其三,在个人阅读和小组合作行动上付出实践。“任务型”是指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践任务型名著阅读教学方法步骤清楚,任何一个环节的实行,都要尽量达到形式与内容的更好结合。具体操作如下:

1.成立阅读小组:可以四至六人,设置小组长、纪律监督员、记录员。小组建设需要教师在每个组进行指导,一般培训时间为两周左右,包括对小组长、纪律监督员、记录员的培训,帮助各成员学习操作方法和步骤。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予以反馈和引导。

2.明确目标任务、制订阅读计划:(1)阅读小组确定读书范围,范围可以是名著的任意一回、几回至几十回作为研究交流对象。(2)依据读书范围制订时间表。(3)在阅读过程中各小组成员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疑惑。

3.读书过程:(1)各阅读小组依照计划表,完成阅读。(2)教师可以安排一次集体读书任务。例如对课文中选取的片段进行阅读、赏析。

4.分析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分析小组阅读活动所面临的各项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其二,分析每个成员的读书感悟,汇集整理疑惑、矛盾。对于各阅读小组成员的阅读感悟,教师要有方向上的引导,对好的感悟及时赞扬。

5.学案编制:对于集体读书任务,教师汇集各小组学生阅读感悟中的问题,结合自己需引导的内容,编制成学案。

在以上步骤中,学案的编制是最为复杂也最为重要的,它是课堂任务进行的载体。名著教学,可分为两案:一是知识积累案,一是方法与兴趣案。在方法与兴趣案中應涉及到各阅读小组提出的问题、矛盾。现以《西游记》的学案为例,展示操作步骤中学案编制及使用的过程:

《西游记》方法与兴趣课案展示:西游记(前二十回赏析)

【学习目标】

(1)结合《西游记》前二十回的有关孙悟空的故事情节分析孙悟空形象。

(2)结合大家对前二十回的阅读感悟,培养自己对《西游记》原著的阅读兴趣。

【学法指导】

(1)提高阅读效率,既能精读,也会“浏览”,一目十行,披沙拣金。

(2)根据小说文体特点收集信息,筛选分析,做出归纳。读小说,要了解其基本情节,赏析环境描写,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主旨,谈谈感悟。

【自主学习】

(1)阅读《西游记》原著,至少前二十回。

(2)在周记中写出前二十回的阅读感悟。

(3)整理前二十回中有关孙悟空的典型情节、事件。

【探究学习】

结合片段,赏析悟空形象,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拓展思考】

(1)从小就看电视剧《西游记》,此次重新阅读名著有什么不同感受?

(2)反复阅读文本总能有新体会,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引人思考,请结合某一情节讲讲。

(3)结合小说中某处环境描写或你感兴趣的诗句,发表看法。

(4)阅读过程中若产生其他观点、想法,圾时记录下来,讨论、思考、再加工,得到收获。

6.问题的解决:各小组成员结合学案,先自己思考,形成观点,课堂内先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予以评价和指导。小组内整理阅读感悟,形成结论,保留成果。

7.阅读工作的循环:制定新的阅读任务。在学期结束之前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讨论、交流。endprint

猜你喜欢
原著西游记名著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西游记
国内外名刊名著
西游记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