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2017-07-20 14:11刘宾胜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切入点名著人物形象

刘宾胜

1.精选切入点。名著教学的切入点非常多,那么究竟该如何组织教学过程,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呢?我认为首先要选好、找准切入点。精心选定切入点,然后结合主题阅读的方法来具体突破。

比如: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分析人物形象,那么,可以让学生读完整套名著之后,梳理其中一个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然后链接与其类似的人物进行分析,最终,归纳出分析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比如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我们先归纳出他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屯土山约三事、败走麦城等相关故事情节,在对他的事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及时组织学生根据相关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其性格特征,并尝试用固定的句式来表述,可用“在( )事件中,作者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塑造了其( )的性格特征”来表述。这样,学生不但会分析人物形象,还会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了进一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我们可以采取主题阅读的方式,引入《水浒传》中的鲁智深,先归纳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攻打方腊等故事情节。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人物形象,归纳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起到举一反三、反三归一的作用。

2.精备契合点。结合高效课堂的相关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用温和的态度、温情的语言营造温馨的课堂气氛。在整个课堂气氛中,师生关系要融洽,以给人以心灵的慰藉。这就要求教师要找准师生的契合点,要研读学生,研读教师自身。要全面准确的知道怎么样的一个教师通过怎么样的方法,利用怎么样的教材,给怎么样的一群学生,教會怎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怎么样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怎么样的价值观。教师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组织朴实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要把自身的权威降低,把“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课堂放给学生,把时间放给学生,把空间放给学生,把权力放给学生。让教学的组织形式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让教学内容由书本世界走向学生生活,向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开放。让课堂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如有必要,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达成教学目标。比如:在体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时,可让学生尝试拔一下一尺左右的花木,从而想象拔一棵参天大树需要多少力气,这样,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就能很好地领悟鲁智深的气壮如牛、力大如神。

3.精评生成点。由于课前师生已经就名著阅读的前期工作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前后用时超过一个月,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储备的知识点不胜枚举,那么在几节课内梳理好这些知识点应该是比较容易达成的,而要使课堂上教师讲解激情饱满、学生展示异彩纷呈,就要求教师千万不能放过每个生成点,要对这些生成点进行精评。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班组评价、师生评价等方式,可从知识掌握角度、口语表达角度、情感教育角度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参与方法、进步情况、展示效果等进行多维评价,特别要注意强化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精妙的语言、精准的表达、精巧的评价,一定会使学生眼前一亮,对每个知识点和生成点都能铭记于心。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对于名著就会主动阅读、合作探究,就能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名著教学效果有效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切入点名著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