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调适享受职业幸福

2017-07-20 18:29戴秋飚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罚教书育人小手

戴秋飚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著名的“踢猫效应”: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反观我们的校园,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但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除了正当的批评,一些教师的情绪失控,不少是“踢猫效应”的反映,并不是真实内心的流露。众所周知,教师是一个极其烦琐过于辛苦的职业,不仅劳力费神,还背负着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当教师遭到领导的批评,与同事、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或生活上遇到难题时,如正赶上上课,学生往往成了出气筒,轻则阴云密布,重则电闪雷鸣,似乎每个学生都不顺眼,学生就成了最终的那个受害者。

“踢猫效应”有害无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好像张满的弓弦,稍有裂纹就会崩断。此时此刻,就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学校也应理解和疏导,甚至可以通过推行人性化的“情绪假”来有效调控教师的情绪。

教育事业对教师来说,不是消耗本身而是丰富自我。研读教材文本,我们畅享读书的乐趣;和学生朝夕相处,我们分享脉搏一起跳动的快乐;漫步书墨芳香校园,我们品味教书育人的崇高。用渊博学识为学生解疑释惑,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兴趣,是我们的幸福;学生像小鸟,羽毛渐渐丰满起来,飞向广阔蓝天,是我们的幸福……

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一个关爱的眼神而莫名感动,因为我一个抚摸而涨红了小脸,因为我一句亲切的问话而高兴雀跃,因为我一个小礼物而兴奋半天时,我陶醉了,陶醉在他们甜蜜的笑脸和欢快的笑声中。

当我嗓子嘶哑時,一双小手送来了含片、热茶;当我批改作业手酸背疼时,立即就有一双小手在我背上轻轻捶打;教师节来临,雪片般的贺卡堆满了桌儿。是的,我因为爱而幸福,也因为被爱而幸福着!

是的,当教书育人带给教师的不再是压力,而是一种幸福感时,学校生活就能够远离功利,师生关系才会变成爱的传递与互动,工作的压力也会变成动力。教师也就不再拖着疲倦的身躯乏味地穿梭在教室和学生之间,而是面对如朝阳般可爱的学生,智慧进发,活力十足,充满了职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罚教书育人小手
为小手点赞
魔力小手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胖乎乎的小手
小手变变变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