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思考

2017-07-20 21:18樊健美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星星子女

樊健美

小学生优秀数学成绩的获得与他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分不开的,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自觉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数学能力,也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多学校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些学生由于客观的因素,缺乏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环境,数学基础水平低下,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特点,要想改变他们的现状,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就必须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人手。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久以来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容易改变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好的,促进学习的,也可以是不好的。不利于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在现实中,不论是学习环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环境较好的学生都有很多缺乏自主预习的习惯。预习在数学学习中是重要的一环,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梳理,为接下来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都会缺乏预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考虑把这些“特殊”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中。然后给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再由小组长根据每个的成员的学生能力分配预习任务。最后每个小组就自己预习的成果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就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分享的机会,他们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和小组成员进行沟通,长期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表扬激励为主,培养专听课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数学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发现,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课时普遍存在开小差的现象。以往数学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都是严厉批评,或者是置之不理。其实不管是严厉批评还是置之不理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引导者的作用。小学生都是喜欢听赞扬的话,教师就应该以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笔者的班级中就有不少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总是不认真听课,学习成绩差,对此笔者以“星星积分”的方式来要求他们,只要他们上课不讲话就积一个星星,举手回答问题就积两个星星,回答对的就积三个星星。每个月在他们这些“特殊”学生之间选取进步之星,实行了一段时间后有了一定的效果。

三、加强监督指导,养成獨立作业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中,布置的作业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习水平弱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难度较大,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他们常常采取抄袭的办法。为了能够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一方面教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作业。根据外来务工子女基础差的特点,可以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作业,降低他们完成的难度;另外一方面是完善监督制度。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的组长,交代组长一定要负起这个监督的责任,对学生有抄袭的现象进行及时的记录。第三方面是完善指导制度,当这些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要交代组内学习好的学生帮助他们,教会他们做题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辅差工作,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不会的题目。当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懂得了解题的技巧,自然而然就会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注重科学培养,掌握培养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学习习惯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方面是要有耐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由来已久,要让他们短时间内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另一方面是要循序渐进。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本身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在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习惯时,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总之,要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学学习习惯,教师必须寻找一套符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特点的方法,然后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人手进行优化和改革,培养他们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培养这些习惯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促进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瑞祥小学

编辑 徐绒绒endprint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星星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阅读能力提升的路径
Tomb-sweeping Day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串星星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星星洗澡
河南省汝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刘新义
“进城务工人员不想上社保”背后的大问题
来自星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