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2017-07-20 18:42王雪峰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闰土习惯教材

王雪峰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阅读从文本中获取知识。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写作水平。

一、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

兴趣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无疑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门功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学生都会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进行自主的学习。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但是兴趣这东西又有着一些不确定性,兴趣会随着外界的与学生内心的干扰而发生改变,而如果能够将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至关重要。而如果要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是最为直接有效的一种方式,两者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是共生系统,两者完美结合后方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在学生还没有对阅读产生兴趣形成习惯时,教师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丰富的想象力去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例如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小说时,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古代科考制度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在阅读时难念体会范进年老中举的惊喜以至于变成了疯子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这篇小说前可以找来一些关于科举制度的资料,将其制作成课件,在讲课时供学生去理解科举制度给古代文人带来的影响有多大。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范进中举变疯的原因就能知晓,从而设身处地的去从小说主人公范进的角度来看待中举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如此教学那么今后学生在阅读一篇新的课文时,也会想到教师教的这种方法来学习,带着疑问去阅读可以增加阅读的兴趣,而阅读时的目的性也越清晰,这是支撑学生继续阅读的动力。这样时间一长,学生也自然就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

二、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前的关系。

在新课改实行多年的情况,教育的观念在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主宰者,教育越来越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如果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削弱了教师的主导性,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会失去了方向,学生大多都缺乏自控力。因此,学生的学习变成了随意性的学习、自由散漫的学习,这与新课程的教育目标是不相符的。所以,在学生整个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作为引导者、促進者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来,脱离了正确引导的自主学习将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若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会茫然,找不到学习的方向,抓不住学习的重点,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对学生自身的良好发展也是一种影响。而教师在完成了其引导的作用之后,应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来进行练习,通过多次的实践之后,学生将会对文章的感知力变强,此时教师课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合理安排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过去的语文教材是全国统一规定的教材大纲,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非常的被动。而现在新课程的实施对各地的教材的编写没有严格规定,所以教师可以自主选择、灵活施教,大胆的结合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生活选择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的内容拓展延伸学生的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了《智取生辰纲》这篇课文之后,教师让学生去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通过阅读《水浒传》来搞清楚智取生辰纲的来龙去脉。还有在阅读了《少年闰土》之后,教师可以提前将《故乡》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去比较鲁迅先生笔下《少年闰土》里的闰土与《故乡》中的闰土,一个是少年时期的闰土,一个是中年时期的闰土,从文中找出两个不同人生阶段的闰土对鲁迅先生的称呼,来看待他们之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身份地位等的不同所造成的差距。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一定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在今后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也会学习教师的思考方式,从而在阅读学习中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总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广大的语文教师应不断的对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优化阅读教学的内容,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闰土习惯教材
教材精读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故乡》的呐喊
乡土知识分子的“归乡”情节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