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分层异步教学的运用

2017-07-20 20:45魏芳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考核内容分层目标

魏芳

一、分层异步教学的含义

分层异步教学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自身潜力以及学习现状等方面进行不同层次分组区分的教学方法。它使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到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区别的进行讲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个体学习水平的不断提高,整体学习水平差距的不断缩小。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法

1.教育对象的合理分层。

分层教学方法,顾名思义,重在“分层”,在分层划分前,教师需要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水平、学习现状、性格差异以及潜力倾向等方面做深入的了解与分析,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订具体教学任务,使所有学生共同进步。如可以将学生分为A层与B层,A层为基础扎实,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B层是基础知识较弱,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课上,教师对A层学生可以多讲授一些书本之外的巧妙解题方法,延伸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难题的能力;对B层学生可以多讲授课本中的内容,讲解解题思路,并练习课后经典习题。

2.教学目标的合理分层。

传统的整体统一教学模式会让成绩好的学生心存优越感,成绩差的学生内心自卑,无形之中的落差感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分层之后实行教学目标的合理分层,它可以使学生明确具体的、符合自身的学习任务与目标,从而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如可以给A层的学生提高教学难度,制订高于教育大纲的教学目标,以此达到思维能力多样化的拓展;而B层的学生要以“打牢基础”为教学目标,按照教育大纲的内容学习,在公式的推导和简单的应用中稳扎稳打,逐步提升。

3.课下练习的合理分层。

课下练习是对课上知识的巩固,也是检验学生自身对知识理解与运用掌握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难易不同的练习题。在分层制定过程中,教师要对练习题目数量的多少,包含知识内容的深浅,应用思维能力的多少等方面做到精心设计,这样既不会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习题简单而产生骄傲感,也不会让基础弱的学生因习.题太难而产生厌学情绪。如可以对同一道练习题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学生至少要用两种方法解答,B层学生至少要写出一种基础解答方式。基于此,若A、B层次学生多解对一种方法,便可以表扬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考核内容的合理分层。

目前,教学中的成绩考核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实,这无非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现状的一种方法。考核内容的分层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分层任务紧密相连,它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出具考题,这样可以有效的呈现出每个层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从而更全面、更深入的去了解与掌握。如教师可以仔细记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提出的难点与混淆点,对学生在以往考核中常出现的丢分题和易错题进行汇总,通过这些再研究分层考核内容并出具考题。对考核成绩有提高的B層学生,可以适当的调整到A层,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对考核成绩一直滑落的A层学生,可以调整到B层,从而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检验,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三、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会出现的问题

小学的学生还处于懵懂时期,他们的心灵往往比较脆弱与敏感,鲜明的教学等级划分,无形中会让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自卑,从而引起负面效果。这需要教师及早的做好防范措施,积极地去开导与引导、鼓励与协调,要时刻以“为人师表”的平等目光对待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在实施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教师与学校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做到未雨绸缪。。

新课改的实施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创新。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在创新中提出的新理念,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革新。它客观的认识到了个体差异性,摒弃了原本整体统一的教学模式,立足教学对象、重视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法、挖掘学生潜能,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集体化向个性化的转变,使小学数学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完成了理想化的因材施教模式,还实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值得在小学教学中长期应用与推广。

编辑 张晓楠endprint

猜你喜欢
考核内容分层目标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事业单位竞聘上岗制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变革初探
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