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中的“~~”

2017-07-22 11:07葛利利
牡丹 2017年18期
关键词:书名号新文学标点

葛利利

“~~”作为一种特殊的标点符号,早期是书名号的代称,用于直行书文字左方(横行书文字下方)。在1921年12月《晨报·开心话》栏里的《阿Q正传》中,鲁迅先生给这个标点符号赋予了新的用法,把它用在文句的中间和末尾,表示声音的延展。此后,很多现代作家加以传承,逐渐形成了定式。本文将从“~~”的发展演变”和“鲁迅小说中的创新实验”两个角度来阐述,旨在研究这个标点符号对于新文学的意义。

一、“~~”的发展演变

标点符号产生于文字之后,它是根据书面语交际的需要,陆续创造出来的。中国的汉字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汉语古老的标点符号也源远流长。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国门被打开的同时,西方的标点符号也传输进来,它的输入加速了中国旧式标点符号的演变。如今,人们使用的标点符号是在旧式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引进西式标点加以改造而成的新式标点符号。它继承了部分旧式标点符号,但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标点用法来定义的,而且主要是为了适应白话文的书面语而制定的。在五四时期,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运动,使文字从贵族走向平民,降低了阅者的“门槛”,出现了大众化的平民文学。新式标点符号是白话文的辅助工具,它帮助大众分清句子结构,辨明句子语气,准确理解句、段及文章的意思,大大降低了新文学的门槛,促进了新文学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新式标点符号不但使句子变得明白易懂,而且可以省去作者不必要的叙述,传达微妙的情感、语气、神情,尤其是在人物对话或自白上,使书面文更能细腻描摹生活中的语言,更具有真实的现场感,从而达到言文一致的效果。这种能让读者产生听觉或视觉上的联想,使语言表达得更生动、形象的标点符号已经超越了它的工具性,成为“新文学”的一部分。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奠基者,十分重视标点符号的引进和运用。早在1903年7月《浙江潮》月刊第5期发表《斯巴达之魂》时,他就开始使用标点,经整理后,使用的标点有逗号、句号、破折号等十种之多。他还在1909年与周作人合译《域外小说集》“略例”第四则,专门介绍了书中新采用的标点符号:“‘!表大声,‘?表问难,近已习惯,不俟诠释。此他有虚线以表语不尽,或语中。有直线以表略停顿,或在句子上下,则为用于括弧。”除却对西方标点的引入,他还在五四时期连续发表白话小说,这些小说堪称五四新文学的实绩,不但追求内容和思想的超越,还实现了对形式的创新。沈雁冰在《读<呐喊>》中说:“《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样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这里所谓“新形式”是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鲁迅不仅规范性地使用标点符号,还活用标点符号并对其进行独特的创造。例如,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逗号原用于一句话、复句中分句的停顿,鲁迅在一个无须逗开的句子中,连续用了三个逗号,这种特意的停顿,使逗号背后藏有锋芒,予以句子深刻的含义和浓重的感情。

“~~”是新式标点的一种,最早以“书名标”的名称出现于语文学家陈望道的《新式标点的用法》中(《教育潮》1919年第5期),用于标明书名、篇名。从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新式标点训令(名称改为“书名号”)一直到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一直沿用此用法。到了五十年代,报刊和书籍逐步横行排写,形式简明的“《》”逐步代替了“~~”,1990年国家发布的修订版《标点符号用法》正式将“《》”作为法定书名号,只有古籍或文史著作中还会用到“~~”书名号。在1921《阿Q正传》“优胜记略”中,鲁迅用“~~”描绘庄家的声音,此后,它也一直被作家用于文学作品中,但以此用法一直未得到重视。直到1951年,周振甫著作的《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一书中,仍叫“书名号”的同时,还在“破折号”下面特别附了一个“~~”,并起了一个新名叫“曳引号”,虽然作者在此既没有说明,也没有举例,只留下一个名称,但由此也引起了符号学界的注意。后来的标点符号书中多把它称为“象声号”“波动号”“仿声号”等,以其在作品中表示声音延续的意义单独论述。“~~”至今尚未正式列入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对它的研究也仅限于中学语文教学及各种书报中,因此人们有必要对这种标点符号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二、鲁迅小说中“~~”的创新实验

“~~”在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共出现了13次,涉及六个篇目。众所周知,鲁迅先生近乎苛刻的写作态度,在使用标点符号上也是一样,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他曾在《藥》写完之后,专门写信给钱玄同,让其帮助订正标点符号,“送上小说一篇,请您鉴定改正了那些外国圈点之类,交于编辑人;因为我与外国圈点之类,没有心得,恐怕有错”。那他为何要在作品中屡次使用“~~”呢?

首先,“~~”可以把书面的白话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语言变得“鲜活”。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师生读书时,先生大声吟诵“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读到此时,就必须要把“呢”“嗬”拉长,这样的读法才能如实表现老先生朗读时声音抑扬的变化,体现他吟诵古文时摇头晃脑、如痴如醉的形态,才能把他那颤颤巍巍、忽抑忽扬的念书声,描摹得如在耳畔。如果不读出来,就显得平白,失去应有的韵味。从“~~”自身形态来看,形似一条波浪,看到它,人们就会不自觉产生一种连绵延续的感觉,这独特的形貌本身就增强语言的“鲜活”性,产生一种修辞的功效。除此之外,它还能以其在文中的形象性和动态感,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从而使人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活”的语言。例如,在《阿Q正传》中,阿Q去押牌宝时的场景,“‘咳~~开~~啦!……”在这里一连用了六个“~~”,它不光表示庄家在揭盖时声音的延续,还形象地将庄家那种拖腔拉调、起伏不跌的形态再现出来,使人既闻其声又能感其神,这样庄家那种油滑的形象就活现于纸上,使读者有一种鲜明生动的视觉感。

其次,“~~”能帮助表达小说人物的某种语气,在语气上趋近言文一致。人物语言转化为书面文字,语气情态全部消失,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也不能走进书面的字里行间里,但借助“~~”能帮助人物语气的呈现。例如,老先生吟诵古文时的歌吟和“咳~~开~~啦!”,庄家“汗流满面的唱”都有一种吟唱的语调。《弟兄》中,在公益局办公室谈家务纠纷时,益堂听了沛君的一番议论后,摇头说:“那~~里……”,这里他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最后却摇头未说下去,表现出他对沛君的看法有一种怀疑又不置可否之感。再如《范爱农》中,写徐锡麟和秋瑾惨遭清政府杀害,留日学生集体主张发电报抗议清政府的惨无人道,范爱农认为此事发了电报也是无用,表现得非常冷淡,当推举人来拟电稿时,范爱农说:“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句末的“~~”充分写出了范爱农性格怪癖,语带讽刺。

最后,“~~”能把白话变得“深沉”,把文意引向深入。例如,《阿Q正传》中另一处“~~”:“拍,吧~~!”这里是写赵家遭抢时的枪声。当时正是深夜,未庄在黑暗里很寂静,这一声枪响自然在夜空中引起震荡,所以这一符号,首先就在文中增强了象声的效果,如果去掉“~~”或改成别的标点符号,都不能表达出枪声在夜里传扬的情状,也不足以表现这枪声在阿Q心中激起的震颤。因为阿Q虽然对革命的认识浅薄,但他早希望有“一阵白盔甲的革命党”来招呼他同去的,现在枪已经响了,那就意味着阿Q想象的革命党已经进了未庄,可是他们事先竟然并不来打招呼,这自然在阿Q心中引起强烈的波动。再如《离婚》中,爱姑因丈夫姘上了寡妇,闹了三年,父兄拆了夫家的灶,连慰大人也和解不了,只得请七大人主持公道。开始的爱姑还愤愤而谈,甚至在七大人及众人面前和丈夫争吵、谩骂,可爱姑看到七大人“忽然两眼向上一翻,圆脸一仰,细长胡子围着的嘴里同时发出这一种声音:‘来~~兮”,这一声就让爱姑“觉得心脏一停,大势已去,仿佛失足掉进了水里”,又觉得是自己错,就这样戏剧性屈服了。“来~~阿”本来是官员在上堂时用来立威的,此时的七大人用它,除了体现自己“和知县大老爷换过帖”从而装腔作势,也对爱姑这种平民小民在心理产生了震慑,以此才有了戏剧性的转变。

“~~”具有其他标点符号不可替代的功能,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到现在仍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例如,人们现在在网络交际中也经常使用这个符号,显示活泼、愉快的情绪和氛围。鲁迅对于“~~”在小说中这一创造性实验,弥补了白话文表达上的不足,解决了口头说话与书面语言的创作矛盾,为后来作家的创作开辟了新径,对新文学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扬州大学)

猜你喜欢
书名号新文学标点
标点可有可无吗
鲁迅的“立人”与中国新文学“为人生”创作理路
《辽史》标点辨误四则
小小标点真厉害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引号和书名号
有趣的标点
《胡适·鲁迅·莫言:自由思想与新文学传统》序
小知识:书名号的用法
标有引号或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不要使用顿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