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潜意识归因探析

2017-07-22 11:20刘小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控制者潜意识好人

刘小燕

(平凉市实验小学 甘肃平凉 744000)

引言

近几年来,校园欺凌愈演愈烈;中小学生跳楼事件屡见不鲜;学生网络成瘾、自残自虐等行为时有发生;嫉妒、自卑、孤独、焦虑等情绪更是蔓延在很多孩子身上。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成因众多,本文试图从潜意识层面探寻一些原因。

一、追求卓越的“强迫症”

人们对于才华的崇拜,对于卓越的追求,本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若把这一观念无休止地赌注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对孩子考试成绩的追求达到一个不可遏制的程度的时候,无形中会使孩子们背负起沉重的学习压力,形成一定的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心理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很多家长在潜意识里都患上了这种追求卓越的“强迫症”,都想要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卓越,否则会没面子、低自尊。

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们总喜欢夸别人家的孩子,很少夸自己家的孩子,这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你必须全能,否则别人的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而这样的父母,很可能是把自己“必须全能或完美”的渴望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即使现在有很多父母以新意识自居,希望孩子快乐就好,但当看到自己孩子的分数在班内倒数时,仍然会产生羞耻感,然后转化为对孩子的气,甚至动粗动怒。其实,家长们恐惧、动怒的不是分数本身,而是低分数带来的面子问题。家长越是追求卓越,孩子越是焦虑,问题越多。小学生年龄小,会把这种焦虑外化在行为上,出现多动、攻击、自残、强迫、孤独、自闭、自卑等;青春期的中学生,处于“三观”形成期,人格还不完善,内心冲突矛盾,若长期处在焦虑下,情绪容易失控,出现叛逆、逃学、暴力等不良行为。

近几年,中小学生自杀率不断升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进步”、“卓越”,没有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比如一个因违纪被老师批评而跳楼的学生,在跳楼前,他可能会想到三句话:一是“哎呀,我真倒霉”(自我攻击);二是“都怪老师多管闲事”(攻击他人);三是“爸妈知道怎么办,同学都在嘲笑我,我怎么活下去”(產生羞耻感)。这三句话都让他特别焦虑,特别没有安全感,于是“啪”地跳了。假如此刻,他能思考到第四句话:“批评就批评呗,没啥大不了的”,那么他就会安静下来,悲剧也就不会发生。

所以,很多时候,需要我们放下一些执念,不应将孩子本来可以无比丰盛的生命,压缩到一件事情上,并不断的追求卓越。要深知:生活处处是课堂,人生无处不精彩!

二、谋求共生的“控制欲”

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天经地义,但若把孩子当成自身的一部分,没有边界感,控制又纠缠不休,就是病态的。这也说明这样的家长从潜意识里是和孩子共生在一起的,不允许孩子长大,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生活中,很多父母认为离开了孩子就找不到存在感。因此,对孩子抓住不放,并把这种控制和纠缠美化为对孩子的爱和关心,嘴上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是:“都是为了你好!”而孩子从意识上却渴望独立、自由,但又觉得违背父母的意愿是不孝的,容易形成愧疚感,于是往往封闭自己而变得自卑、抑郁,甚至自杀。

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和与孩子的共生随处可见:孩子上中学了,有些家长还陪睡在孩子身边;每天替孩子把书包背到校门口;被子没叠好、袜子没洗净、字儿没写好等等生活琐事,都要一一监督、纠正;周末各种补习班、假期各类培训班都为孩子安排满满;孩子上大学了,甚至结婚了,还非要和他们挤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也许我们都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过分地控制和共生,会让孩子难以独立,难以适应社会,难以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甚至会让他们成为“啃老族”,无法自立无法生存。

一个人如果太考虑别人或受别人控制,就会失去自己的节奏,但身体总要做一些努力来找回自己失去的节奏。我们常见的孩子的“拖延症”就藏着这一渴求。虽然孩子的头脑属于“控制者”,但身体是自己的,只有通过身体的拖延,才能完成对头脑控制者意志的对抗。很多孩子的自伤、自毁、沉默、敷衍等行为,都是对控制者意志的对抗。而失去自己节奏的孩子,大都身边有一个控制者,他们会一再打乱孩子的节奏。事实证明,过分控制中长大的孩子,一旦遇点挫折就会有无比的失控感、恐惧感、无助感。所以,亲密,很重要;界限,同等重要。

三、捍卫好人的“自控欲”

控制欲是万恶之源,自我控制更可怕,其中听话教育典型地造就了无数自我控制者。长期以来,听话教育是家庭传承的教育方式,因为它既节省了教育时间和成本,又维系了父母权威的高姿态。教育者惯用的一些听话教育的方式有:一是夸赞——“你真听话!”二是暴力——“听不听话?不听我打死你!”三是内疚——“你不听话,就是个不孝的孩子!”四是比较——“你看那谁谁家的孩子人家多懂事!”

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就是为了让他成为一个“好人”。“好人”,几乎是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渴望得到的一个称谓。得到这个“名誉”,意味着得到了他人对自己最好的认可和接纳。正因如此,我们不仅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好人”,还要努力把孩子也塑造成为一个“好人”。这似乎也是一种安全感的累积。

“好人”的特点是多付出,少索取;多给予,少接受;好的如绵羊,好的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大多会成为“好人”,并逐渐发展成为他们的人格面具。他们为了在别人面前不断维系这个面具,会一边满足他人的愿望和需求,一边压抑自己内在的不满和愤怒,成为典型的自控者,而且这种自控欲会随着磨炼的增多而增强。实际上,貌似包容有爱的“好人”,往往内心很封闭,缺乏爱自己的能力,能量常常向内塌陷,不敢表达愤怒,认为表达愤怒是一种“坏”。因此,“好人”会把自己的身体搞得很累,易病,心理也不够阳光。懂事的孩子心苦,就是这个原因。

听话、懂事、做个“好人”,是教育者为了便于管理孩子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但当孩子被教育成为这样的“模具”之后,他们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欣赏、被肯定、被爱。假如他们的这些需求被我们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冷漠了,中伤了,那么,他们就很容易出现以下两种情况:要么在沉默中爆发。比如焦虑、歇斯底里、蔫牛踢死人;要么在沉默中“死亡”。比如心理问题的躯体化疾病,抑郁、强迫等。

“只要你听话、懂事,好好学习,考个重点学校,爸爸妈妈会带你吃好吃的、玩好玩的……”这些非常熟悉的父母培养“好人”的话语,决定了孩子是谁,孩子从小就没有自我,找不到自己,长大后优柔寡断,没有自信,特别在意别人的话、别人的评价,活在了别人的眼光里,很累。我们都清楚孩子们心中都喜欢哪吒、孙悟空这样的英雄,但最初的他们却自我膨胀、无法无天,活力得到了很好的伸展,比如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个活力伸展的过程,势必要背叛父母、老师,这还不够,还要完成心理上的脱离,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甚至是英雄。所以,父母过早地限制和给孩子培养自控欲,严格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并非好事。相反,允许他们发出高兴和不满,允许他们犯错,允许他们说“不”,允许他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允许他们适当地捣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或许更有弹力、更具潜质。

四、渴望回应的“绝境感”

精神分析说,无回应之地,既是绝境。例如:当你给日夜思念的亲人发出10条、20条信息而无回复时,你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而无人接听时,你的心情会怎样?是埋怨、焦急、愤怒?还是猜疑、担心、恐慌?可能都有。再比如,当你忙于工作,忙于各种应酬和关系,而把孩子长年累月寄养在别人家或隔代抚养时,孩子的心情会怎样?是委屈、难过、孤单?还是郁闷、无聊、生气?可能都有。有一句话说,最大的伤害不是恨,而是无回应。孩子对回应的渴望比大人还要强烈,只是他们往往不懂得如何表达这份渴望,可能会把内心的不舒服通过哭、闹发泄出来,也可能表现得不大说话,被父母的几句轻描淡写和礼物带过。其实,越是小的孩子,越需要稳定而有质量的爱;越是小的孩子,无回应越是绝境。

孩子对父母的爱无时不在充满期盼和等待,那怕是一个电话、一句短信、一份礼物、一次抚摸、一场团聚。爱,是个无形无质的东西,但现实中,多数父母们更在乎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因为在很多父母的潜意识里,孩子吃饱、穿暖、有钱花就够了,物质的满足高于心灵的交流。殊不知,在当今时代,这已是一个很落后的想法。当我们忙于挣取更多的钱物时,心门就容易关闭。每个关闭着的心是难以懂得回应的。要清醒的认识到:一个长期与冷脸冷语的妈妈为伴的孩子,她的内心是孤独而冷漠的,长大后会既不向别人发出声音,也不求别人回应自己;每个同理心强的孩子,都是在有足够好的回应的家庭里长大的。

“妈妈,请看见我!”“妈妈,请肯定我!”这应该是很多在无回应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的最真切的呼唤。看见或肯定,就是回应,就是爱。而爱,就是这么有力量。对一个人而言,和无回应相比,更为可怕的是被周围人的否定,很多精神分裂就是因此发生的。所以,请“看见”或“体会”孩子的痛苦感受,并确认或肯定他们的痛苦感受是多么真实,不要粗暴地进行评判,不要反向谬说,不要把虐待和控制当成爱,及时回应孩子,让真爱在教育者与孩子间不断流动,或许才是预防和破解孩子心理问题的妙法。

总之,无论是对“卓越”、“共生”、“好人”的追求,还是对“回应”的忽视,教育者们的这种集体潜意识,无形中在孩子们成长的路上筑起了一道道屏障,造成了他们许多心理问題,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只有教育者与时俱进、准确定位和摆正自己的角色,把握孩子成长和教育规律,正确认识孩子,接纳孩子,在教育这件事情上与自己和解,与孩子和解,秉持望子成人的理念,才能够真正化解孩子们的心理困惑,成就其光彩人生。

猜你喜欢
控制者潜意识好人
好人就在身边
从“控制者”变身“隐形人”
论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能力与追究
浅谈中小学财务人员角色转换的紧迫性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数据控制者的权利与限制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