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审题学会推敲

2017-07-22 13:01戴玉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读题题意审题

(浙江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 浙江嘉善 314100)

摘 要: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解决问题是小学高段数学常见题型,也是一大难点。现如今,小学生解题的错误率极高,除了计算错误外,更多的是对题目曲解或是不理解而引起的错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1]”,首当其冲的便是审题的习惯。如何引导高年级学生认真审题,对问题进行仔细推敲?本文从“重视读题”、“理解推敲”、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审题 理解 观察 推敲

审题是进行正确做题不可缺少的环节,认真严格的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和先导,是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的关键。[2]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我们总会遗憾的发现,高段学生在审题时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忽略关键

当看到一道熟悉的题目,学生就会自信满满,匆匆读题、急于下笔,这样往往出现不该有的错误。比如: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好多学生填了(28/8)。深入解析,原来是学生在审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到“最简”两个字。

2.曲解题意

有些看题都是看个大概,自动跳过或者根据经验添词,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题。举个例子,原题目是:5个连续偶数和是80,其中最小的偶数是( )。而有些学生会把题目中的“偶”漏掉,自然而然曲解了题意,犯了本质性的错误。

3.断章取义

有些学生在读题时只注意到整体,不注意细小的地方,往往会断章取义。

如:2.5×4.4可以怎么样简便?选出下面错误的答案。

A.2.5×4+2.5×0.4 B.2.5×4×0.4 C.2.5×4×1.1

这道题有一半的学生都选择A或C,关键是他们在读题的过程中忽略了关键词“错误”。这样的错误常常令教师们唏嘘不已。

4.思维定势

高段数学的问题解决中比较难,往往是题目中有很多信息,却有很多是误导的,学生具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解决一定题目之后,学生往往会找到或多或少共同点,从而形成了思维定势。比如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型:有一间长8米,宽6米的教室地面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正方形。最少需要几块这样的瓷砖?这是一道用最大公因数求解的题目,学生通过分解质因数,找到8和6的最大公因数是2,从而自认解决了问题。这样的学生往往思维定势了,没有看清问题,从而与答案失之交臂。

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审题的能力较弱。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形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非常重要。

一、读懂题目是基础

读懂题目是指能够完整并正确地理解题目意思,不忽略题目中的任何信息,不误解题意。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到读懂题意是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出错往往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二是粗心大意。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读题方法的指导。

1.加强基础知识学习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尽量让抽象的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实际。例如:在教学“平均分”概念的时候,每个学生都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小棒,教学时,提出这样的要求:把小棒任意分成2份,动手摆一摆,教师负责收集并板书。引导学生观察辩说哪一种方法分的一样多?从而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动口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掌握,使学生学的轻松透彻。而且在很多练习中,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可以通过学具摆一摆、动笔画一画,把抽象的题目画成自己熟悉的图示,从而轻松的解决练习内容。

又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由于小数乘法法则跟整数乘法法则大致相同,只是多了小数点的处理。因此教学时,我先启发学生复习整数乘法法则和小数点移动导致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等知识,最后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学生学得活,记得牢,而且在练习审题的时候,也学会了活学活用。

2.养成有效读题的习惯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读题的形式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高段的学生具有一定读题能力,但偶尔会漏字、添字。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读题要慢读、逐字读,读准题意,读懂意思,达到有效读题,理解题意。

如:一个生产小组,要加工一批汽车配件,原计划每天加工400个,18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450个,这样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对于这种信息较多的题目,学生解决起来困难比较大,错误率也比较高。这时学生就要慢慢读题,多读、细读、有效读题,找到需要的信息,一步步求解。要求提前几天完成任务,首先要找到原来需要几天?现在需要几天?学生发现题目中没有现在需要的天数,然后会想办法求,那就需要知道总量和每天加工的个数。而总量可以通过原计划每天加工400个和18天完成计算。通过一步步分析,有效读懂题意,才能正确解题。

二、深入理解是关键

我们光把题目读完整,读懂,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一些关键的字词句,要作进一步的理解。否则,就会妨碍下一步数量关系的分析。

1.找到关键字和词

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找到题目中的关键字,習惯运用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对学生理解题意和正确解答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圈出关键字,对深入理解题目及正确解答事半功倍。

如:1.8.4与1.6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2.用10减去6.9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在学生读完题目之后可以这样处理: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师:你能用你的方法来理解它们的意思吗?

第一题,个别学生做题时列出算式:8.4+1.6÷4,而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最后求的是“商”,并把这个字圈了起来,如果按这样的算式最后算的是加法,找到了矛盾,因此列式:(8.4+1.6)÷4。

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圈出求“商”,但个别学生又忽略了“去除”两字,自行理解为“除以”,一字之差,算式和答案差之千里。

总结出:每道题目都有一些关键字,可能有多个,要逐字读题,把需要的关键字都圈起来,才能更深入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答。高年级的学生读题有一定基础,但也很容易混淆不清。通过这样的对比和分析,学生便能清楚的理解。

2.复述题意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3]”, 在审题中,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题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精神。通过说,学生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以争论探讨,去伪存真,在思辨中加深理解,提高审题技巧,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达、判断等能力,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审题情况。

如图: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说出条件和问题吗?

师:“求阴影部分的面积”是什么意思?

这道题目对于部分学生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在审题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说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表达题意。学生通过回答教师问题,发现:求阴影部分面积就是求4个三角形的总面积,同时高都是10厘米,4个三角形的总底长就是长方形的长,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就是半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复述题意,学生能更好审题,从而正确解题。

另外,题型不同“说”的形式也可以不同。

三、仔细推敲是重点

审题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着对数学信息的输入、处理与再输出的过程,而数学语言的精炼、抽象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审题的难度。[4]所以不能只靠看和想来解决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有时我们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中仔细推敲,从而正确解题。

1.随机应变,操作推敲

审题要求学生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感知。在审题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当常规思维受阻时,可以变换思维的角度,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培养和发展。解题教学中“一题多解”的训练也可以使学生更灵活,从而学会推敲,正确解题。

如图:当下面这个图案被折起来组成一个正方体,数字( )会与数字2所在的平面相对。

如果直接看图,很多学生可能不能找到方法,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剪出这样的图形,然后折一折、拼一拼。通过具体的实物,学生能直观的看到数字2对着数字5,数字4对着数字6,数字3对着数字1。完成这一题之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改变数字的位置,改变图形的形状,给学生思维的训练。

2.注意陷阱,画图推敲

为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一些数学题中常常故意设置“陷阱”,学生在审题时如果考虑不周,稍不留意就会误入陷阱。其实很多题目可以通过画图,反复推敲,避免误入陷阱。

如图:

很多学生读判断题,都是想当然,读过就判断,反正不是对就是错,很少通过思考推敲,从而出现一些错误。其实动手画一画、写一写,深思推敲,就会跳过陷阱,正确解题。

总之,审题能力的获得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主去审题,让他们去思考,对问题进行反复推敲。久而久之,学生在独立解题时,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观察、分析,自觉养成仔细审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郜舒竹.实践取向小学教师教育教程数学教学案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3]吴正宪.数学教学教例与教法[M].人民日報出版社.1998-6。

[4]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5]林格.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戴玉春,男,汉族,1972-03,浙江嘉善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读题题意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心爱的读题猫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