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之我见

2017-07-22 21:35李美含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1期
关键词:自闭症宝贝发音

李美含

(哈尔滨市燎原学校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大家都把“自闭症”儿童称为“星星的孩子”,在这里我就将“自闭症”称为“星宝贝”。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新一年级入学时班级中唐氏综合症和脑瘫学生的比例越来越小,而“自闭症”儿童的人数比例却逐年增加。以我的自身经历为例,2002年我参加工作时,全校也不过1-2名星宝贝,占全校总人数的1%~1.5%;而现在,我刚接的新一年,11个入学新生,其中2名唐氏综合症儿童,2名脑瘫儿童,还有2名其他原因引起的智障外,其余5人均为自闭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儿童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25%~30%。

而作为这么一个庞大的受教育群体,使我们培智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都知道自闭症的两大障碍为“沟通表达障碍”和“社会适应障碍”。也就是说,自闭症将沟通的那扇门关闭了,我们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教学模式显然不奏效了。比如,我说“上课了”,当其他智力障碍儿童或者回到座位上或者用眼睛看着我,只用这些“星宝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让“星宝贝”上黑板和老师进行教学互动,“星宝贝”一头扎到教师办公椅里哈哈大笑,如果你给他再给他一次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仍然会拍桌子,似乎更开心了,一点不会买老师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账。采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只会让教师陷入到更大的尴尬之中。所以,观察他们每一个行为,分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带有人性化和个别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让他们的每一天教学活动都有收获。我打算更加细致地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为他们设定更为适合他们的目标。

一、细心观察,確定孩子的应答模式:

1.提供更多自主选择机:

会在我们生活中,与人沟通时,不是所有的信息交换都是用语言来表达,所以,我们要接受“星宝贝”的无语言和无应答的状态。在和“星宝贝”生活的每一天,我给与他们更多地选择机会,比如在给孩子东西时,我会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细致观察孩子的喜好:

这些“星宝贝”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能自主表达“我喜欢╳╳色”,面对大部分无应答的“星宝贝”们,接下来就要靠老师了细心的观察了。对于我们正常人而言,我们对喜欢的东西往往会给予更多的关注,所以,我们就细心地看“星宝贝”在哪一种颜色的东西上停留的时间长,我们就立刻把那个东西递给他,对他说“喜欢╳╳色,对吗?给你!”

3.沟通语言简单明了:

在让“星宝贝”做选择时,不是随便拿起什么都问,因为他们本来就惧怕和人沟通交流,频繁地发问会让他们感到很烦躁,反而会引发他们的行为问题。每一次发问要有意义,老师要做好观察的准备,以便迅速做出判断,给予回应。

二、提供被动表达需求的机会,增加沟通动机:

1.理性对待“孩子哭闹”:

人在表达需求时的方法很多,比如人在“饿”了的时候,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活技能,可能直接给自己做一顿饭;而幼儿不具备这些生活技能,可能会告诉照顾他的人“我要吃╳╳”,而婴儿时期,既不具备生活技能又不具备语言表达技能,只能用哭来表示自己需求。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将哭闹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主动表达”方式,而作为照顾他们的老师和家长就要及时接收信号,帮助他们完成“沟通表达”这一完整的信息交换过程。同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沟通表达”方式,而不是哭闹。

根据很多自闭症儿童家长的描述,孩子早期有语言,而且表达清晰,但是某个时期过后,孩子的语言越来越少,甚至失去语言能力,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或者夸大其词,在实际的生活中这样的案例确实存在,因为他们的需求有监护人过度满足,或者用哭闹就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他们的语言能力就又退化到了婴幼儿时期。

2.激发沟通动机:

有的时候家长会说,似乎看不出孩子对什么事物有较高的需求,该怎么办?那就制造沟通机会!通过和星宝贝的相处,我们对于他们在饮食上的喜好,应该有所了解。我们可以把他们喜欢的零食,放在他能看见,但是却够不到的地方,激发他们的主动沟通意识,让他了解到主动沟通,基本的要求就能满足,让他们明确语言是沟通的工具。

三、关注语言发展的关键点:

1.同组别对比,发现异常:

我们会发现婴幼儿时期的正常儿童会有一个常见动作,所有的东西都会往嘴里塞,其实,这是婴幼儿最早期探索世界的一个方式。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会炫耀“你看,我家孩子特别干净,什么东西都不往嘴里塞!”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并未出现,所以,自闭症儿童整体的口腔发育就不是很完善,口腔就像一台精密的发音设备,儿童会通过各种感官知觉来调试唇、舌、下颌的协调运动,当具备发音基础时,儿童就会开口说话。而自闭症儿童没有这个自然而然的语言早期的自我感知阶段,就会出现各种各样语言方面的问题,比如:不会恰当地使用声带发音,取而代之的是“嘶哑声”和“气息声”。

2.减少表达时的多余动作,专注于表达:

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自闭症儿童在表达的过程中常常会带有点头、耸肩膀等动作,也许过一段时间这个动作消失了,就会有新的动作参杂在表达的过程中。究其原因就是在自闭症在建立表达的初期,没有形成良好的呼吸方式。

家长看到孩子只要能够开口说话,就很满意了,自闭症儿童只有有声音发出的时候,就会得到家长的肯定,而家长没有进一步地考察学生口语表达的品质,比如,表达是否连贯,吐字发音是否清新等等。我们可以从声音的产生这个角度分析,一开始自闭症儿童就不会生理腹式呼吸,不理解声带随着气流呼出产生振动发声。就产生了“气息声和嘶哑声”,因为不是正确的发音方式,所以,气流呼出存在较大障碍,这些儿童就会借助一些辅助动作,比如:耸肩、点头来增强发音时的响度。有了这些辅助动作的参与,就无法形成连贯语音。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坐一个尝试,当你说一个字点一次头,就会将连贯的语言表达变得支离破碎。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改善发音方面的问题:(1)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呼吸方式(生理腹式呼吸),可以从学生最舒服的仰卧位开始;

(2)在建立了正确的呼吸方式后,引导学生尝试声带振动发声,可以从最容易发出的单韵母a、i、u开始练习,比如:引导学生先发出长长的a音,在此基础上再尝试发出短短的a音,不断提高学生呼吸与发声之间的协调性。在指导学生发音的过程中,注意让学生放松肩、颈部位,不要紧张。让多余的动作在发声表达的过程中逐渐消退。

基于以上我在工作中的四个发现,我认为自闭症语言训练要做到:细心观察、横向对比、需求先行的原则,就会让自闭症儿童早说话、说清楚、说完整。

猜你喜欢
自闭症宝贝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神奇”宝贝
Playing with h
快乐宝贝秀
快乐宝贝秀
《宝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