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新闻在“脚下”
——略谈一组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报道

2017-07-24 14:11□李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7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稿件

□李 勇

(自贡日报社,四川 自贡 643000)

鲜活的新闻在“脚下”
——略谈一组关于驻村“第一书记”的报道

□李 勇

(自贡日报社,四川 自贡 643000)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新闻工作来说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别人能够写出好的、引起广泛关注的,甚至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闻作品,我们却无法做到?是因为我们的新闻来源太少,还是我们缺乏一双捕捉好新闻的敏锐的眼睛?虽说不能完全否认客观条件的限制,然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自身的主观因素才是导致未能写出好作品的重要原因。就说新闻来源的“多”与“少”吧,你不去关注、不去了解,又怎么能够获知呢?在传统媒体迎来严峻考验的今天,如何去发现、挖掘好的新闻素材,选取恰当的表现形式,始终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与总结的话题。

这使笔者想到了四川《自贡日报》发表的一组稿件,这组稿件再次说明了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就能够捕捉到鲜活的新闻。

2015年,自贡市向113个贫困村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做到了“第一书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第一书记”们在村里表现如何,能否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真的与当地村民尤其是贫困户打成一片,得到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他们的工作会给村里带来什么变化?带着这些党委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自贡日报社组织记者深入乡村,探访“第一书记”所从事的扶贫工作。从2016年8月底开始,在《自贡日报》一版显著位置,开设了“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点击”专栏,三周时间内接连发表了一组共计10篇通讯,追踪报道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一段时间以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这组稿件见报后反响很好,其中,有的稿件在报社“每月好稿”评比中获奖,记者部也在部门内对这组稿件进行了评奖。在这里,笔者想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谈谈对这组稿件的理解,以及编发、阅读这组报道带来的感受。

有人说,从事新闻工作要做到“四勤”,即脑勤、嘴勤、腿勤、手勤。脑勤是指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嘴勤是指要多打听、多提问;腿勤是指要深入现场、舍得跑路;手勤是指要多写文章、多改稿子。“四勤”道出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奥秘,其中,腿勤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天上不会掉馅饼,也不会有新闻自己送上门来。都说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而“矿石”是需要辛勤挖掘的。深入基层、抵达现场是挖掘新闻富矿起码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这10篇通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稿件的背后能够看到记者深入这些贫困村采访的身影,能够真实地感觉到记者作为客观的记录者,见证新闻事实发生的瞬间。

“随河口镇曹家嘴村‘第一书记’吴晓斌走访贫困户”,是这组报道的第一篇《脚踏实地当好脱贫带路人》的副题。从副题上就能够了解到,记者采访时与“第一书记”同行,就在新闻发生的现场。所以,这篇通讯中出现的场景、数据、对贫困户情况的介绍虽然较多,却并不显得突兀和多余,相反它们带给读者的是一种真实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一书记”工作的艰辛。

在整组报道中,虽然各篇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却都具有现场感强烈的特色,读起来鲜活生动,留下的印象深刻。怎样才能使文章的现场感显得亲切自然不做作呢?当然是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人和事。这组报道之所以令人感到亲切,正是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8月25日一大早,大安区何市镇黄桷村的鱼塘波光粼粼,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在其中一口鱼塘里,五六个人在拉网捕鱼。随着渔网慢慢收拢,一片肥鱼跳跃的喜人景象映入眼帘”(《村里来了位“80后”姑娘——何市镇黄桷村“第一书记”韩余的扶贫故事》),这样的描写朴实自然,这是记者眼中所见,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当然,这些“跑”出来的新闻并不是浮在表面做一些现场描写,然后掺进有关的“材料”就宣告完事了。那些“辅助手段”的运用,只能是为了更好地烘托主题,真正鲜活的新闻还是源于深入扎实的采访。令人欣喜的是,这组反映“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的稿件,将更多的笔墨用于关注人和事,大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有的还触及到了扶贫工作中的关键问题。比如,《村里来了位“80后”姑娘》一文,就提出了广大农村贫困户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第一书记”走了之后,由他们带头搞起来的项目怎么办,会不会出现变故?应该说,这一村民贫困户的困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问题往往又埋在广大贫困户的心中,并不被外人所知。解决不好这样的问题,则有可能动摇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如果记者不是通过实地采访,在“跑”新闻的过程中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根据材料“写”新闻,恐怕就很难触及这样的问题。

“跑”出来的新闻让被采访的对象形象丰满,绝对不是一副干瘪瘪的样子。《把青春奉献给这方热土》所反映的荣县双石镇黄家村“第一书记”王雪娇,虽然是一位“从山里走出来的孩子”,怀抱着愿意为村民做些实事的想法,主动请缨担任“第一书记”,但是起初她对扶贫工作也有点摸不着头脑。她从当村干部们的“小跟班”开始,天天往村民家里跑,与村民交心拉家常,三个多月下来,全村23个村民小组、933户农家,每一户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就这样,了解了村民最迫切需求的王雪娇,从解决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困难入手,制定帮扶方案,踏踏实实聚民心、做实事。《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文,则为读者呈现出荣县鼎新镇红胜村“第一书记”吴富宏这个风风火火的“第一书记”形象。这个在红胜村创造了“吴富宏速度”的人,一开始被村民们认为是来“镀金”的,很快吴富宏以高效务实的工作,让大伙儿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村民对吴富宏的看法只有一个大写的‘服’字”。“吴富宏速度”有多快?“从讨论新建村委办公房到确定新址,只用了13天”,记者看似随意的一笔,让这个人物鲜活了起来。

说鲜活的新闻在“脚下”,说好新闻是“跑”出来的,是指要将我们的笔和镜头对准基层,多到群众中去,多深入实际,脚踏实地用心采访。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刘子富曾经说过,“一个优秀记者,文章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脚‘写’的。”他甚至说:“如果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你就无法写到真实、鲜活的新闻。”作为一名编辑,笔者认为,《自贡日报》推出的这组有关“第一书记”的报道,可谓较好地诠释了刘子富所说话的内涵。

今天,新闻传播的渠道在拓宽,新闻传播的媒介在增多,新闻媒体面临的挑战在加剧,但是媒体人优良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丢掉。《自贡日报》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最关键时期推出的这组报道,再次说明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是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促使其写出好作品的重要途径。换句话说,“走转改”对新闻工作者而言,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都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编辑:高秉喜)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驻村博士
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