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症状的观察

2017-07-24 17:20代文盛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哮喘情绪心理

余 静, 代文盛, 梁 兴

·经验交流·

药物结合心理干预改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症状的观察

余 静, 代文盛, 梁 兴

目的 探讨药物结合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266例哮喘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情绪问卷调查,择取有中度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周的综合心理治疗,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检测。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 治疗组的抑郁分值指数和焦虑分值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及因子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心理治疗显著缓解和消除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精神焦虑、抑郁症状, 明显改善了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和康复的总体疗效。

综合心理治疗;支气管哮喘;焦虑抑郁状态;生活质量

哮喘发作是生物、精神心理和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全球至少有3亿哮喘患者,中国哮喘患者约3 500多万[1]。我国哮喘患病率也逐年上升,2010年在我国8个省市进行的“全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调查”(CARE研究),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入户问卷调查,共调查了近19万14岁以上人群,结果显示哮喘患病率为1.24%[2]。哮喘除药物治疗外,情绪管理、社会支持、良好的医患关系等是控制或减少急性发作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进行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3],感染和过敏是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其中人格倾向、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体心理行为在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和发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哮喘患者药物结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非常有价值及临床意义,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呼吸科和宁夏武警总队医院呼吸科患者,门诊和住院哮喘患者共计266例。诊断标准应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制定的标准[4],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5]评估,选择其中有中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哮喘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98例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3例;年龄20~62岁,中位年龄41岁;病程16个月~20年。入选患者均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和肾脏功能不全等,排除其他原因可引起喘息、胸闷、咳嗽的患者。治疗组50例,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为20~62岁;对照组48例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为20~6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理评估量表 :①使用焦虑自评测量表,测评哮喘患者的焦虑状态;②使用抑郁测量表,用于评定哮喘患者抑郁状态;③使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GQOLI-74),调查哮喘患者物质生活质量维度、精神状态、经济状况以及心理紧张程度等等[6]。

1.2.2 测评方法:测评入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焦虑测量表和抑郁测量表分值,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对比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1.2.3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的治疗期间,采用单独的综合心理干预,每周2~3次,每次1 h,持续6周。首诊访谈2~3次,收集治疗组患者的工作经历、家庭状况、生活质量、情绪、心境以及人格等心理特征,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指导患者认识心理因素在发病中的作用,包括人际关系、人格因素以及生活事件对哮喘发作的影响。采用导入合理情绪疗法、森田心身健康疗法以情胜情等综合精神心理干预。实施综合心理治疗(3周),说明森田式心理健康法及森田门诊治疗过程,导入中医以情治情法的自然辩证关系,目的是解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性格、情绪、生活方式等所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患者理解不良情绪、生活习惯、应对方式等在哮喘发作中的控制作用。巩固综合心理治疗(3周),目标是嘱咐患者再认识并且实践森田理论和情制情法的切入点,贯通中医以情胜情的心身养护法则,加强患者心理健康行为。辩证应用情志疗法,如反复地告诫、疏导患者,用社会化、人性化、群体化、健康、满意、愉快、幸福感等言语娱之,用放弃、离别、逃避现实、个体化、等语词激之,让其大脑始终处于刺激状态,最终达到意识水平。告知患者坚持心身同治的原则,放弃错误认知,调节精神应激状况。不把生与死,喜与忧常挂在嘴边,把精力、时间、感情投入到积极的建设性活动中,不要人为地精神对抗,顺应自然,只有积极的行动才会转变性格。不要经常诉说哮喘症状,与哮喘症状“和平共处”,以积极的心理行为、和谐的生活态度、认识了解哮喘疾病。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周后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在治疗前2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焦虑、抑郁分值均减低,精神状态都有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的比较(分,

经6周治疗后焦虑和抑郁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精神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综合治疗组患者在睡眠、精力、躯体不适感、活动与感觉、心理紧张、负性情感、认知功能、等项因子上显著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各项指数评分的比较(分,

3 讨论

临床患者哮喘发作机理有诸多方面,其发病原因主要与机体免疫、精神、社会、生物因素等有关[7]。哮喘是一种较为痛苦的身心疾病,在防治过程中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引起了医学各界的关注。患者个体心理行为、体质差异、感染、过敏、工作、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中,心理社会因素及合并症是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本资料对98例哮喘患者的治疗显示,哮喘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8],对患者心理行为调查证实,哮喘患者对事物反应多疑、敏感、暗示性比较强、被动性顺从、消极、依赖、对自己自信心不足、内心犹豫、精神萎靡不振、焦虑不安、抑郁等是诱发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生物因素、从事的职业、居住环境、气候变化、药物因素、运动状态、社会因素等在哮喘发作中相互转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当患者的情绪、人格因素、社会支持等发生障碍时,会致使患者精神受到严重内伤而导致机体代谢失调和气机紊乱,忧虑过度会伤及肝阳,导致脏腑协调功能失和,从而伤及肺阴,致使肺功能减弱,故而气机不得速降,加重了患者胸闷、气喘咳嗽等症状。研究充分证明精神内伤可严重损伤患者的肺气,导致患者纵隔肌主动运动损害继而加重患者肺活量下降,哮喘持续发作。

虽然哮喘疾病在目前尚不能有效根治,但合理有效地对患者进行管理,可以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可以通过对哮喘患者情绪管理,重新构建哮喘患者的情绪、情感状况,以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对哮喘患者要用理解、劝导、安慰、解释、激励的语言暗示,强化精神创伤所破坏了的健康防御机制得以恢复。当情绪因素影响或作用于丘脑时,丘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出现异常,比如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分泌的乙酰胆碱可增强气管平滑肌的张力,传统的中医以情胜情法和现代心理疗法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调节患者由性格、情绪、社会因素诱发的神经递质分泌失调,同时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协同下促使失常的气管张力得以恢复。

在药物结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当中,社会、工作单位、家庭、朋友的积极支持、真情关注是哮喘治疗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应当避免不良的医源性暗示,周围人群语言及表情的表现,建立医患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向患者及其家人列举综合治疗效果的真实案例,耐心解释哮喘防治的科普知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治疗气氛,让患者获得社会各界、亲人之间的友爱和关注。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以志为喜,凡是精神方面的内伤都会通过精神因素、神经系统殃及有关脏腑继而引发各种疾病[9]。由此可见,采用中医以喜克忧法来调节患者心情和精神,积极改善恶劣心境、活化气血,达到肺气疏通、血脉调和的作用。肝以志为怒,肝阳上亢,可导致肺气运行及疏降失常,喜法、怒法斟酌的使用可以使患者疏肝解郁、理气散结、化滞通肺,使紧张、压抑、痛苦的精神状态得以宣泄。通过对比治疗研究发现,治疗组不仅在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正性情感等项目上得到明显改善的同时,在饮食、消化、睡眠、活动与感觉、心理行为、社会功能、生活方式以及对哮喘疾病的认知和理解等多项功能上也得到明显改善,充分证明采取药物结合传统的中医情志法和现代心理干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消除哮喘患者的焦虑症状和抑郁情绪,从而使患者的心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得到改善,同时又体现了药物治疗的效果。

[1] Batemn ED,Hurd SS,Barnes PJ,et al.Global strategy fo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ntion:GINA executive summary[J].Eur Respir J,2008,31(1):143-178.

[2] 苏南,林江涛,刘国梁,等.我国8省市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2014,5(8):601-606.

[3] 梁兴,刘英华,李佶儒.心理医生对你说46个不可不知的典型案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88-19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9):675-692.

[5] 张明园.精神科量表评定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38,137-141.

[6] 王希林,张苏范,李喜梅.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390-391.

[7] 虞雪云,杨伟,宇文亚.焦虑症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医杂志,2016,57:1371-1378.

[8] 郭念锋,虞积生.心理咨询师二级[M].第3版.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9.

[9] 欧阳利民,赵莺.以情制情治疗心身疾病[J].四川中医,2003,21(5):13-14.

10.13621/j.1001-5949.2017.06.0535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R562

B

2016-12-14 [责任编辑]王凯荣

猜你喜欢
哮喘情绪心理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