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柯西莫的形象解读

2017-07-25 02:04寇子龙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名作欣赏 2017年36期
关键词:男爵柯西卡尔维诺

⊙寇子龙 高 超[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柯西莫的形象解读

⊙寇子龙 高 超[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中的主人公柯希莫奋力跳出荒诞生活的束缚,选择跃向自由的生活,以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方式追求自我的完整。柯西莫追求自我完整的道路蕴含着深刻的萨特存在主义元素——其经历“逃离荒诞”“选择自由”和“承担责任”人生三个阶段的历练最终完成了人生的自我修炼。

《树上的男爵》 柯希莫 选择 自我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1957)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意大利仍处于“二战”后的阴影下,百废待兴,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备受熬煎。尽管小说的故事背景被设置于18世纪,读者还是很容易看出:文本中拿破仑的独裁统治与“二战”时意大利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卡尔维诺自称“这一次也是写作年代影响精神状态”,很显然,作者试图以虚构的18世纪柯希莫的故事来反观当前的社会,为人们探索出一条可以经过自我选择而建构完整的、正确的人生道路。柯希莫一开始便处在荒诞的家庭生活之中,在荒诞中柯希莫勇敢地选择,选择自由的生活,选择为构建心中的理想社会而承担责任。柯希莫实现自我修炼的人生之路即是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图解。此前对《树上的男爵》的相关研究,大都是对作品主题意蕴的探讨。本文主要从萨特存在主义的视角,对《树上的男爵》中柯希莫展开具体分析,对其完成自我人生的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一、逃离荒诞的家庭生活

《树上的男爵》中柯希莫是家中的长子,父亲是阿米尼奥·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男爵。1767年6月15日中午的餐桌上,柯西莫拒吃蜗牛做的主菜而遭到他的父亲辱骂,随后他直奔花园,爬上了一颗圣栎树。那年柯西莫12岁。柯西莫从他12岁时上树之后一直拒绝下地,他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一直生活在树上。翁布罗萨的人们认定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疯子。那么这个身为男爵父亲长子的未来继承人的柯西莫究竟为什么上树之后就不肯再下到地面呢?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柯希莫生活的家庭环境:父亲专制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家庭生活,他对待孩子的方式永远只有不问缘由的严厉惩罚;而母亲则以女将军的身份在饭桌上用“生硬的军人方式”“练兵场上的口令”来发号施令;姐姐巴蒂斯塔在父母的纵容下用老鼠肝做面包馅,拿蚱蜢的腿在蛋糕上拼花,把蜗牛的脑袋剁下来放在甜食上,最后把这些食物给两个弟弟吃;弟弟也不敢跟随柯希莫明确地反抗家庭生活,只能默默地服从父母的命令,被迫地忍受着姐姐烹饪的食物。在一个如此荒诞的家庭生活中,父母亲甚至还幻想着儿子们能够平步青云,这进一步加深了其存在的荒诞意味。这样的荒诞生活一步步将柯希莫逼入了绝境。

后来,柯希莫仅仅因为偷偷放跑蜗牛而遭受到父亲的严厉惩罚,这使柯希莫进一步地认识到了家庭生活的荒诞,从而更加坚定了他选择反叛和逃离的决心。在6月15日的中午,柯希莫终于爆发了,在餐桌上,父亲命令柯希莫吃盘中的蜗牛,“‘不吃,还是不吃!’柯希莫回答,并推开盘子”。柯希莫此前多次的反抗行为已经表明了他想要逃离这样的荒诞生活,而父亲让柯希莫吃蜗牛的命令在本质上是让他无条件地服从,永远地这样生活下去。因此,柯希莫拒绝的不只是父亲的命令和作为食物的蜗牛,而是对自己的荒诞生活的反叛,并以一种决绝的方式离开原有的家庭生活,攀爬到树上——过着一种被别人认为不正常的、另类的、“疯子”一样的生活。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写道:“它存在,因为它被抛入一个世界之中,弃置于一种‘处境’之中;它存在是因为它纯粹的偶然性。”也就是说,人完全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这本身不受人控制,他不知道自己被抛入怎样的一个环境,“而这环境对他来说完全是偶然的”,正是这种偶然性导致了荒诞的产生。同样,柯希莫也是因为偶然性的缘故,从一开始便被抛入如此痛苦的家庭生活的牢笼,在这样的生活中,他的人生充满了荒诞,充满了无意义。面对这种偶然性产生的荒诞,柯希莫选择离开原有的家庭生活,选择攀爬到树上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柯希莫选择选择攀爬到树上生活,其行为本身貌似更加无比的荒诞。但从现实的角度考量柯西莫的行为,我们对柯西莫的行为不乏同情与理解。这并不是柯希莫一时冲动、任性之举,而是他长期对家庭日常的痛苦生活充满着怨恨、反叛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断积累,最终忍无可忍,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柯西莫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对自身所处荒诞环境的认知和对新的生活方式选择的理性。人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也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位置。但是,“对于这种位置究竟怎样认识、怎样对待、采取什么态度和行动,却还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柯希莫正是在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荒诞境地之后,通过自由选择离开被抛入的、原初的世界,将自己从荒诞的家庭生活束缚中解放出来,攀爬到树上。这对于他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是格外重要的一步,可以说逃离荒诞的家庭生活正是柯希莫迈向自我完整的第一阶段。自此柯希莫进入了自由的新生活。

二、选择“在树上”的自由生活

萨特的存在主义最初提及的自由选择指的是人在面临困境、面对荒诞的处境时做出的选择。他在小说集《墙》中把五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置于五种荒谬的、极限的境遇,“让他们在困境中自由选择、自由行动”。正如前文所言,萨特认为人对于自己所处的境遇有怎样的认识、态度和行动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同样,柯希莫在面临荒诞家庭生活的困境时也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或选择继续生活在荒诞之中,或选择迈向新生活。在人进行自由选择的方向性问题上,萨特虽然认为人可以有消极的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在世界上成为被动的,拒绝干涉事物和别人”,但事实上“他反对消极地清静无为地坐以待毙,而主张奋斗、自我选择”。所以,萨特真正主张的是一种积极的自由选择,在世界上以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态度参与事物和与他人交流。《树上的男爵》中,柯希莫做出了积极的自由选择,选择离开荒诞的家庭生活,选择在树上生活——在与社会保持距离的同时又参与其中。

选择过后重在行动,在面对如何反抗荒谬的问题上,萨特等人“主张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的行动、自主选择去介入和干预世界,去改变世界,使之成为人们可以‘自由’生活的世界”。柯希莫选择离开荒诞的家庭生活,并做出了实际行动——攀爬到树上,自此开始了自己的自由生活。在树上生活的柯希莫视角变了,他观察到的世界也变了一个样,他的第一个感觉是世界如此美丽,充满了生机,仿佛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与之前家庭生活的荒诞、专制、腐朽截然不同,这一切都给柯希莫带来了极大的快感。自由生活的选择为柯希莫带来了欢乐与活力,他在探索新生活的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地上能做到的事情在树上同样可以做到。柯希莫在树上盖了房子,学会了缝制衣服、打猎、做饭,并饲养了一条小猎犬,还通过搭建管道引流水来解决个人的卫生问题。甚至,柯希莫在树上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与薇莪拉相恋后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专注于自己所选择的事情。除此之外,柯希莫还与人们合作,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一些利于大众的事情。如果柯希莫“作为18世纪的男爵,他将无法与下层阶级发展关系,更不用说参与农业、植物或其他形式的体力劳动”。而柯希莫选择在树上生活使他摆脱了社会阶级的限制,给予了他与下层人们接触和亲身劳动的机会,这种自由生活的体验有助于丰富他的精神世界,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柯希莫健全、完善的人格,这对于推动他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之路起着重要的作用。

萨特反对面对荒诞世界时的无动于衷,主张要进行积极的自由选择,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柯希莫选择离开荒诞的家庭生活到树上的行为,无疑是萨特这一主张的积极实践,事实上树上的自由生活客观上促进了柯希莫进一步完善了自我,走向新生。因此,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将柯希莫对自由生活的选择视为实现其自我完整人生之路的第二阶段。

三、履行男爵的社会责任

柯希莫和《局外人》中的莫尔索一样,都属于离群索居之人,但二者又是不同的,莫尔索以冷漠、事不关己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一切事物;而柯希莫选择回归自然的同时又不远离社会,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众人谋利,在他身上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责任意识。

萨特认为自由选择意味着责任,在选择的同时就已经开始肩负责任,而且不单单是为自己负责,他说:“当我们说人对自己负责时,我们并不是指他仅仅对自己的个性负责,而是对所有的人负责。”作家卡尔维诺对柯希莫的定位无疑与萨特的责任观是相通的,他想要柯希莫“变成一个不断为众人谋利益的男子汉,投身于那个时代的运动,愿意全面地参与积极生活”。也就是说,卡尔维诺希望柯希莫能够在不断地自由选择中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具体体现在柯希莫从对自我负责到对家庭负责,最后对社会负责的一系列行为实施的过程中。

柯希莫最初选择在树上生活完全是为了摆脱荒诞家庭生活的束缚,是对自己的自由负责。后来,柯希莫遇到强盗贾恩·布鲁基,在两人的交往中,柯希莫逐渐对阅读产生浓烈的兴趣,与此同时,柯希莫也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柯希莫渐渐地理解了责任的意义,从而选择承担家庭责任:在面对父亲的托付时,柯希莫选择继承父亲的爵位,并宣誓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在母亲病逝前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在窗户外的梧桐树上静静地参加家庭庆典,等等。柯希莫在经历这些事情后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继而选择为众人谋利,选择承担社会责任,他“愿意使自己成为有用之人,喜欢为别人进行一种必不可少的服务”。柯希莫思想上的转变为他之后参与地方管理、时代运动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柯希莫不但爱着自己,爱着众人和自然,而且“在他的心中有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的理想”。为了建设心中的理想社会,柯希莫亲自草拟《树上理想国宪法草案》,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他领导人们抗击海盗,并将海盗藏在山洞里的东西分给食不果腹的烧炭朋友;为救火护林,主动组织森林火灾巡逻队保护森林;为打狼自卫,撑着重病的身体与狼群战斗,保护人们的财产;为反抗压迫,担任共济会支部的首领,领导人们抵抗税赋,等等。这些无不是柯希莫一心为建设心中自由、公正、平等的理想社会而做出的伟大实践。小说的结尾,病情恶化、生命即将终结的柯希莫在一阵狂风的助力下,攀上一只热气球,升入天空,消失了。从选择生活在树上到消失在天空,柯希莫从未回到地面。

无论是选择在树上生活,还是选择承担社会责任,柯希莫在自由的选择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最终拥有了健全、自由的人格。柯希莫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之路包含着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他只有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由为自己负责上升到为社会负责,才能实现重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完整。所以,柯希莫为构建理想的社会生活而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是其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之路第三阶段。

结语

卡尔维诺塑造的柯希莫,在实现自我完整的过程中有着浓郁的萨特存在主义色彩。柯希莫在实现自我完整的道路中不断地做出选择:选择逃离荒诞的家庭生活,选择在树上自由地行动、自由地生活,选择承担一定的家庭与社会责任,这种不断的选择赋予了他个体存在的意义。可以说,柯希莫正是通过选择,选择逃离荒诞的家庭生活,选择在树上自由地生活和选择履行社会责任这三个阶段,最终完成了自我的重塑与完整。归根结底,柯希莫所追寻的自我完整之路,更多的是在肉身完整的基础上追寻人格的健全和精神的完善。柯希莫在追寻自我完整的过程中没有屈从于人类这一抽象的集合体,没有变成浑噩大众中的一员,而是凭借独立的自我意志不断地进行选择。选择意味着行动,选择意味着责任。柯西莫自由地选择,积极地行动,勇敢地担负应尽的职责。

同时,柯西莫自由选择的积极意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更是人类积极生活、不断进行自由选择的象征。因为柯西莫的自由选择也是那些身处荒诞世界中的人们意欲做出的选择,但他们却止步于荒诞,只会“临渊羡鱼”,不能像柯西莫一样选择“退而结网”。

①②③⑬⑭⑮ 〔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吴正仪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488页,第96页,第103页,第489页,第213页,第321页。

④⑧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15页,第674页。

⑤⑥⑦ 沈志明、艾珉:《萨特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0页,第24页,第9页。

⑨⑩许崇温等:《存在主义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第26页。

⑪ Katja Rado-Perkovi.Calvino Desai, On Freedom and Alienation.Rules and Boundaries of Life on a Tree[J].Studia Romanica et Anglica Zagrabiensia,2013:57.

⑫ 〔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1] 伊塔洛·卡尔维诺.我们的祖先[M].吴正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2]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 许崇温等.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 沈志明,艾珉等.萨特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 Katja Rado-Perkovi.Calvino Desai,On Freedom and Alienation.Rules and Boundaries of Life on a Tree[J].Studia Romanica et Anglica Zagrabiensia,2013,57

[7]吴正仪.寓言中的哲理,幻想里的现实——评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J].世界文学,1987(3).

[8]杨晓莲,刘先琴.为心灵寻找一个栖息地——《树上的男爵》主题探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3).

作 者:寇子龙,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高超,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西方汉学。

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男爵柯西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的月球计划
卡尔维诺(素描)
毛毛虫也是伪装大师
看不见的城市
柯西不等式在解题中的应用
卡尔维诺名言五则
我愿做无忧无虑的小孩
柯西不等式的应用
柯西不等式考点解读
“地狱男爵”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