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探索太空 共圆飞天梦想

2017-07-25 09:28胡杨
太空探索 2017年7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飞天空间站

□ 胡杨

携手探索太空 共圆飞天梦想

□ 胡杨

6月5日—9日,全球千余名专家学者汇聚北京,参加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这次会议,聚焦人类航天探索事业,研讨月球、小行星、火星探索,以及空间探测科学目的与基础设施、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国际合作等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我们的祖先不断展现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进入20世纪,人类终于挣脱地球的束缚,将航天的梦想变为现实,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太空探索的辉煌篇章。航天探索的成果,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航天探索的精神,为人类文明注入了无限活力。未来,航天事业要继续发展,依然要将这些精神薪火相传。

第一,弘扬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航天发展之魂。航天是人类探索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太空探索事业,总是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难免会有失败,有时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探索需要勇气,需要敢于挑战、不怕困难、不惧失败的气概。早期火星探测曾频繁失败,但人类探索火星的行动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挫愈勇,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载人航天更是探索精神的生动写照。进入载人航天时代以来,共有20多位航天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英勇无畏的探索精神,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第一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没有一小步的探索,便没有一大步的飞跃。人类航天历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便是勇于挑战的探索精神。

第二,弘扬永无止境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航天发展之本。人类迈向太空的每一步,都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成果。为了打开人类认识宇宙奥秘的大门,无数科学先贤上下求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到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齐奥尔科夫斯基创立宇宙航行理论到奥伯特确立火箭推进基本原理,正是因为有前人不断的理论突破,才有后来者的飞天实践。无论是第一颗人造卫星入轨运行,还是第一名航天员造访太空;无论是登上月球,还是探测火星,都离不开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三年多前,“旅行者一号”确认进入恒星际空间;一年多前,“新视野号”近距离飞越冥王星,并在不久前修正轨道,向新的目标进发。这些都是创新的生动体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同样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之上。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飞天,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绕月,无不凝聚着中国航天人创新的智慧。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航天技术进步,才能把人类的足迹留在更深更远的宇宙空间。

第三,弘扬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航天发展之翼。探索浩瀚宇宙,既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艰巨挑战,使命宏大而艰巨。其中的风险,需要共同承担;其中的难题,需要携手攻克。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创造最佳效益,为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60年来,人类的航天器从近地轨道进入了恒星际空间,脚步从地球迈向了月球,航天技术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航天国际合作功不可没。卫星数据的全球共享,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建设,月球、火星探测计划的跨国协作,都证明只要互信互利便能实现共赢,航天国际合作不存在无法逾越的障碍。

目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空间站研制阶段。中国已经多次强调:未来中国空间站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合作平台,面向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实验平台,提供航天员的选拔训练和飞行机会。这充分表明,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探索太空,共圆飞天梦想。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飞天空间站
飞天之梦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到中国空间站里上课!
空间站日记
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的推动者——孙家栋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飞天探月,永不止步
飞天之路
酒坛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