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2017-07-25 11:06
销售与市场(营销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杂货用户群客流量

微博

@张有为:1.零售最终拼的是线下,尤其是便利店;2.开个有良心的小吃店,最好的推广是加徽信群;3.做互联网产品的公司要快,做非互联网产品的公司要慢,慢就是快;4.如果要给产品增加一个功能,最好它是唯一的存在;5.没有网红潜质,最好不要做直播,纯粹靠优质内容做直播,最好是收费。

@马莲根:【消费升级=用户心理升级】1、用户喜欢潮流的东西,正常熬夜不好,但好视频,值得熬夜看(视频平台)。2、用户喜欢冲动,恐惧+关爱+同情,冲动的表现。学琴的孩子不会太坏哦。3、和我有关。上帝欠你的,韩氏还给你(美容机构),与我的爱美有关。

@小顺子青海特产:人们就是喜欢跟风,前段时间有人一说微博精准搜索,一下子全都玩,结果嘞,变成精准骚扰,没毛用。现在又玩什么权重,玩内容,的确这点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也是一个趋势,关键咱们玩得有料啊!都出来卖的,全都是广告,怎么玩内容,没有能力的还是乖乖互动为好,交三两个朋友,成交一两比订单,没准还能找到点快乐。

@电商报:【沃尔玛推出新零售玩法:大型O2O自助提货亭Pickup(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如下:1.顾客网上订购的杂货商品,有超过 3万种杂货,包括新鲜的农副产品;2.沃尔玛的员工根据订单挑选打包,然后储存在 6.1米高、24.38米宽的 Pickup 取货亭内;3.Pickup 内有冰箱和冰库,可以保持杂货的新鲜;4.消费者到达 Pickup站点,输入代码,订单上的杂货会在一分钟内出现;5.收取杂货不需要费用,但消费者每单必须购满30美元才能使用此服务。

@EC品牌观察室:【快闪店缘何风靡全球,成为零售业新宠?】目前,快闪店在中国经过了多年的孕育后开始爆发,似乎已成为了一种零售新业态,它通常临时设在商业发达的地段或商场,运营周期较短,通常在几天到几个月之间,不以销售为目的,宣传品牌、设计和试水消费者和市场才是重点!

@管理咨询张天兵:与某大型零售和商业集团董事长会面,谈及如今传统零售业面临的颠覆性转型。首要关键因素就是客流量,传统零售的客流量是靠寻找“腿”多的地方,而新零售的客流量是寻找“眼睛和耳朵”多的地方。新零售与消费者最主要的接触点就是在移动设备的屏幕上。因此,有“眼睛和耳朵”关注的地方就有客流。

@但斌:【这些年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变化】第一阶段“价格战”:廉价优先,质量其次,价格成为整个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所以导致了1元包邮等爆发,代表为:淘宝。用户群:刚到大城市的人;第二阶段“大品牌”:贵字当头,质量其次,大牌成为发展的驱动力,所以导致了代言、广告的爆发,代表:天猫京东。用户群:大城市稳定并有一定收入;第三阶段“有品质”:性价比,设计感,用户体验,不走价格战,也不是靠广告和明星大牌,走的是品质路线,符合消费者心理需求,代表为:网易严选。用户群:大城市新生代!

@胡正阳:车评人这个职业,门槛到底高不高?似乎是个人都能干,网上免费的文章、资料也多,收集起来改改,拼个通顺点的稿子,背背就OK了。但要靠谱的话,其实门槛挺高,千种车型背后是千种生活,千种人生,要揣摩消费心理,要提出合理建议,挺难。这里还有个能力范围的问题,毕竟是大宗消费品,超出能力范围的东西,评出来的内容本质上都是“说明书”。你要问我S级A87系怎么选,虽然也能喷两句,但都是闲扯淡,没有那个级别的人生,真的没法做到设身处地。肉好不好吃得问老虎,问兔子有啥用啊。

@欧阳千里:如果不掌握消费者,仅仅是依赖渠道销售产品,那是很危险的,不具备提价能力,只能眼看着渠道挣钱,厂家挣不到太多的利润。创业者,如果自身没有零售资源,是很难活下去的,不信你可以试试看。不管你拥有多么庞大的分销体系,这些分销体系永远都是公众资源,并不是属于你独有,说离开可能就是一夜之间。

猜你喜欢
杂货用户群客流量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基于协同过滤和Embedding的冷启动推荐算法研究
从资源出发的面向用户群的高校图书馆资源推荐模型分析
地铁开,玩起来
时光杂货铺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天生爱杂货
喵星人,出勤中!
公共图书馆的用户群和服务人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