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浅冷联合运行可行性分析

2017-07-25 09:18晏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黑龙江大庆163000
化工管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深冷轻烃耗电量

晏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深-浅冷联合运行可行性分析

晏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九大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当浅冷装置制冷温度升高时,在深冷运行参数一定情况下,随着深冷装置入口气量增加以及原料气组分变富,五套装置总体收率略有增加;浅冷装置制冷单元和乙二醇单元停运,可以降低装置的总体能耗和物耗。本文为探索浅冷装置运行状态对轻烃总产量和能耗的影响规律,提出停运浅冷装置制冷单元的可行性分析。

联合运行;收率;能耗

1 试验前期准备

深冷装置处理气量控制在35000~36000m3/h,塔顶制冷温度控制在-85~-88℃;浅冷装置处理气量16000~17000m3/h,制冷温度控制在-24~-26℃,试验时间3天。

1.1 考察深冷分子筛脱水单元的适应性

逐步降低氨压缩机的负荷,提高氨蒸发器出口天然气温度,初步按10℃为一个阶梯,每个阶梯运行时间不低于24小时,直到氨压缩机完全停运为止。在浅冷装置外输气温度逐步升高的同时,深冷装置关注分子筛系统再生参数,重点观察分子筛出口露点温度、冷冻单元冷箱压差变化情况,确认在原有的操作周期内分子筛是否能够完成再生,如不能,暂停试验或维持氨制冷系统低负荷运行继续试验。

1.2 分析浅冷停运制冷系统对深冷装置影响

在浅冷停运制冷系统,塔顶温度为试验最低值温度下,保持深冷运行一周,记录相关数据,并与第一阶段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调整试验方案。

1.3 探索降低深冷制冷温度的可行性

在膨胀机转速规定高限以下,且膨胀机其他机械参数均在报警范围内,逐步调节增加膨胀机入口气量,降低塔顶温度。每次1℃为一个阶梯,每个参数下运行时间不低于24小时。

2 考核情况

(1)分别采集轻烃产量、轻烃收率、浅冷商品气、深冷塔顶制冷温度、浅冷制冷温度、露点及含水、能耗、原料气组分等基础数据,做为试验对比数据。

试验期间深冷装置日均轻烃产量减少14吨;浅冷装置轻烃产量减少6吨。深冷装置轻烃收率减少0.13t/104m3。浅冷装置轻烃收率减少0.41t/104m3。浅冷商品率增加0.31%。日均商品气量33.7万立方米。

深冷装置塔顶制冷温度均控制在-87~-88℃左右,运行平稳。

图1.1 塔顶制冷温度曲线图

浅冷装置除27日因上级电网波动造成全厂停机外,其余时间制冷温度均控制在-23~-24℃左右,运行平稳。

试验期间深冷分子筛露点平均值-46.78℃,含水平均值48.58pmv,露点及含水无明显变化。深冷主机日均耗电量82848千瓦时,辅机日均耗电量4696千瓦时;浅冷主机日均耗电量65700千瓦时,辅机日均耗电量5400千瓦时。浅冷清水日均消耗3356吨。深冷机组单耗日均972.15kWh/104m3;浅冷机组单耗日均1526.78kWh/104m3。深冷综合能耗日均15.3千克标煤/吨产品;浅冷综合能耗日均33.6千克标煤/吨产品。

图1.2 浅冷制冷温度曲线图

(2)考察深冷分子筛脱水单元适应性。试验期间,浅冷停运制冷机,深冷分子筛露点无明显变化,含水增加了60.73pmv。经确认,冷箱压差、塔顶压力、脱甲烷塔各层压差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冻堵现象发生。由此说明,随浅冷逐步降低制冷温度及停运制冷单元,深冷分子筛脱水单元脱水能力呈下降趋势,对于脱水系统的持久性持怀疑态度,需长期进行考核,试验期间深冷制冷单元含水承受能力在正常范围内,可保证装置平稳运行。

(3)分析红压浅冷停运制冷系统对红压深冷装置影响。分别记录原料气分组、轻烃产量、轻烃收率、浅冷商品气、能耗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①原料气组分:深冷入口C1含量与试验前相比,C1含量增加1.53%。②轻烃产量:深冷装置日均轻烃产量与试验前相比,增加46吨,浅冷装置日均轻烃产量与试验前相比减少41吨。大队总产量较试验前增加5吨;③轻烃收率:深冷轻烃收率与试验前相比增加0.64t/104m3。④浅冷商品气:商品率与试验前相比增加6.5%,商品气量较试验前增加7.21万立方米。⑤能耗:1)试验前后深冷主机耗电量、辅机耗电量及塔底泵耗电量均无明显变化;浅冷主机耗电量、制冷油泵耗电量无明显变化,浅冷制冷机耗电量减少4000千瓦时左右,共节省耗电量48960千瓦时。2)浅冷停运制冷单元日均耗水量为0,共节约用水48320吨。

2.4 探索降低深冷制冷温度的可行性。原定第四阶段的试验,因运行工况发生改变,试验无法继续进行,待上游杏三浅冷启机后,深冷结束增压外输任务继续进行。

3 存在问题

试验发现,处理气量受环境温度及电机线圈温度影响较大。深冷电机线圈温度TE-1325属于F级绝缘线圈,对应温升100℃(室温20℃),所以设定深冷电机线圈温度TE-1325不高于125℃。随环境温度升高,电机线圈温度随之升高,站队采取地面洒水降温措施,如温度持续升高,为保证装置平稳运行,只能控制处理气量,日均影响处理气量约9.6万立方米。

结论:截止至深浅冷联合试验结束,通过对各项参数及数据的统计,得出:(1)产烃量增加5吨。(2)轻烃收率增加0.51t/ 104m3。(3)日均节省耗电量3960千瓦时。(4)日均节省耗水量3020吨。(5)商品率增加6.5%,商品气量增加7.21万立方米。(6)浅冷综合能耗日均减少了1.49千克标煤/吨产品。

[1]王民.天然气处理装置工艺优化方案研究及实施.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262-262

猜你喜欢
深冷轻烃耗电量
深冷处理时间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电冰箱耗电量线性插值法的研究
空气源热泵供暖期耗电量计算
轻烃辅助的生物质能源供应可行性分析
变参数对深冷烟气脱硫效果的影响
民用混空轻烃燃气燃烧研究
抽油机井能耗定额的合理制定
被忽略的“耗电大户”
天然气深冷装置双级膨胀与单级膨胀制冷工艺对比分析
提高轻烃产量的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