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017-07-25 19:26纪亚光
理论与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纪亚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程度,在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放眼人類历史,其实践创新力度,也是最为宏大而独特的。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此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如何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成为当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命题。直面这一重要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由此凸显。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其有效发挥自身作用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在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在时代变迁中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开辟着通向真理的道路。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真懂马克思主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真理性,以其为指导,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能够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真信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其为指导回望历史,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关键在于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其为指导面向未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能够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于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中辨明是非、看清本质、抵御谬论,将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和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机结合,以坚定的立场、积极的心态、开放的视野投身于创新理论、繁荣学术、丰富思想,在推动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中体现自身价值。

其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深刻影响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投入程度与创新能力,决定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品质和价值。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不仅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其凝结的科学成果眼界广阔、知识丰富、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涉及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代以来,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取得不断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成就,归根结底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当前,中华民族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一历史任务,更加需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形成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为这一伟大实践提供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体现。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在聚焦人民实践创造中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此焕发充沛热情,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再次,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坚持问题导向是其鲜明特点。作为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走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浪尖,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提供了近距离聆听时代声音、及时回应时代呼唤的难得机遇。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在这一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如下五个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是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为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发挥作用;四是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更好地发挥作用;五是为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更好地发挥作用。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不仅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需要,也为深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提供了强大动力,在不辜负时代中拓展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酷巴熊的生活哲学
英文目录及摘要
社会科学总论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紧紧抓住机遇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