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及浅评

2017-07-28 08:30季敏敏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周作人风格评议

季敏敏

摘 要:关于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的变化,舒芜、钱理群、止庵等文人学者有过深入研究,将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大致分为前后两期,以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前期散文多是“浮躁凌厉”的时事文章,用词激烈尖锐,文风辛辣,批判之气充溢全文。后期散文多慕平和冲淡的日常书写,用词朴拙幽默,常以闲谈式的话语开拓散文的美学意境。以下是对周作人散文小品创作风格的浅议。

关键词: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评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02

一、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嬗变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大家,周作人在译介西学、文学理论研究、时事评论、散文创作等多个文学领域都有突出表现,尤其是其散文创作在我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周作人不仅是现代散文的开创者,美文的提倡者[1],更是以笔耕不辍的躬行精神坚守在散文领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

周作人散文创作风格大致分为前后两期,以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为分界线。前期是从《新青年》时代(1918)一直到《谈虎集》(1927)的编成,期间主要作品有:《人的文学》、《论黑幕》、《平民文学》等论文;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等。后期则是从《永日集》(1927)的写作开始,其主要作品集有《永日集》、《看云集》、《苦茶随笔》、《夜读抄》等。周作人前期散文创作,无论是论说社会人事,或是抒情感慨,处处表现出一种战斗的意味,批判色彩强烈尖锐,“浮躁凌厉”的散文创作被称为讨伐封建主义的战斗檄文。“说着流氓似的土匪似的话”[2]是他对自己前期散文的评价。随着五四的潮落,周作人的革命斗志似乎有些消沉,经过“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尤其是国民党的“清党”运动,周作人从与旧社会肉搏的战阵中退缩出来,走向“闭户读书”,走向专谈“草木虫鱼”的闲适、隐逸之路。此时的散文写作,善用清淡朴讷的文字连缀成文,看似清浅的生活情趣,“实则包藏深刻的意味”[3]。生活中零零碎碎的语丝组成“平和冲淡”的闲适散文,这是后期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高妙之处。如何看待周作人散文前后风格的变化上,正如钱杏邨在《〈现代十六家小品〉序》所说:“周作人的小品文,在给予读者影响方面,前期的是远不如后期的广大。”[4]透过钱杏邨的话,我们能够感受到周作人的闲适散文在给中国散文的发展方面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周作人散文小品浅析

周作人的散文小品成熟于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雨天的书〉自序二》中,周作人明确表达了自己向往的文学审美:“我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5]他向往安稳闲适的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有平淡自然的心境。1928年,周作人的散文写作有了新的审美追求。他闭户读书,闲谈草木虫鱼,偶记读书心得的文章似乎是不合时宜的,因此被许多战斗在文学一线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所诟病,甚至以社会批评的视角掩盖其散文小品的文学魅力。作为“京派”文学的理论旗帜,“京派”文学中最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之一,朱光潜以一种非主流、非功利的文艺批评观发掘了周作人散文小品的独立韵味。面对文艺界众声一致的创作观、批评观,朱光潜认为周作人散文小品中有关“雨斋饮茶,民俗娱乐,草木虫鱼,回忆故友”一类的文章写作,朱光潜认为不应该以“一般人所嚷的‘客观标准、‘普遍价值”去欣赏它,而是以一种内心感悟式的态度欣赏其恬淡平和的语体和心境,以美感欣赏的态度发现周作人散文小品中有关生活的乐趣。朱光潜在谈及周作人小品散文的魅力时说:

“如今天下文人学者都在那儿著书或整理演讲集,谁有心思去理会苍蝇搓手搓脚!然而在读过装模作样的新诗或形容词堆砌成的小说以后,让我们同周作人坐在一块,一口一口地啜着清茗,看看院子里花条虾蟆戏水,听他谈‘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二十年前的江南水师学堂,和清波门的杨三姑一类的故事,却是一大解脱。”[6]

周作人也曾在《雨天的书》的自序中写道:“在江中小屋里,靠着玻璃,烘着白炭火钵,喝清茶,同友人谈闲话,那是颇愉快的事。”[7]周作人这种饮酒喝茶、悠闲自得的日子透露着日常生活“平和冲淡”的生活意趣。苦雨书斋,金鱼虱子,品茶饮酒,植物野菜……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事物都成了周作人散文写作的取材对象。在周作人的笔下,这些原本生活的琐屑之事变得旨趣高昂,丰富有义。周作人独到的情思赋予这些生活事物以深刻有味的思索,文字之外透露出他博学智慧的一面。比如《苍蝇》,现代人大多数不喜欢甚至厌恶苍蝇,因为“接受了科学的洗礼,知道苍蝇能够传染病菌”[8]。周作人对苍蝇的感受并非云云之反感,反而以童年夏日戏弄苍蝇的回忆,精细传神地写出了苍蝇的可爱。同时,旁征博引搜罗了大量有关苍蝇的史料传说,使得全文充满浓郁的知识趣味与人情味。“和好友任心闲谈,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到纸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9]周作人将这种心之向往的写作兴致引入到散文創作中。《谈酒》正是“同友人谈闲话”的产物,娓娓道来的闲谈之外,似乎有一股淡淡的苦涩。周作人闲话散文的真正意义,是在文字之下的弦外之音。

周作人“平和冲淡”的散文,语言舒缓平淡,感情平和节制,没有出奇制胜的构思,没有华美秀丽的语词,朴实自然的谈话风,娓娓道来,读来让人倍感亲切。周作人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尽收笔端,字里行间洋溢着生活的乐趣。《故乡的野菜》回忆散漫无定,由野菜展开,从平凡生活中发现了真正的美。透过野菜,一股含而不露的思乡情,隐藏在作者清淡的美文中。《北京的茶食》由日常饮食生发对理想生活情趣的思考:“我们于日常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和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10]全文语言平淡,却充满哲思与智慧。野菜茶食,鸟声苍蝇,喝茶饮酒,苦雨寒斋,生活中极其平凡常见的事物,在周作人的笔下都成了美的创造者,行云流水般清淡的文字,意境却是深远而美妙的。对于《初恋》的描写,周作人以闲谈画风向读者娓娓道来,写出初恋时朦胧的喜乐感;在得知初恋死亡的消息时,没有死别的哀怨和忧伤,只是用寥寥几笔写道初恋的死讯和一股淡淡忧伤的心境。《若子的病》一文饱含周作人一股喜惧参半、啼笑不敢的父爱之情。女儿生病期间,作为父亲的周作人每日生活在“彷徨与惊恐”中;面对女儿的病痛,他无力与闲适静穆作伴,整日陷在尽力挽救女儿性命的苦痛里,春光春色不入眼。当面对死亡的不可控性,周作人似乎又有所释怀,不再拘泥于死生别离的惆怅之中,透过即将消逝的春天,自己也仿佛见到了外面明朗的晚春之美。

30年代的周作人追求闭户读书的生活意趣和平和冲淡的美学境界,散文写作也将先前辛辣讽刺式的幽默转化为一种闲谈式的幽默。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写道:“这几年来,散文方面最可注意的发展乃是周作人等人提倡的‘小品散文。这一类的小品,用平淡的谈话,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有时很像笨拙,其实却是滑稽。”[11]文中胡适提到的“小品散文”,就是周作人后期所倾情创作的“谈话风”系列散文。关于周作人散文的幽默味,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中形容为“湛然和蔼,出诸反语”[12]。《金鱼》一文,周作人看到“金鱼一团肥红的身体和突出的两眼”就会联想到穿着红布袄裤,拐着一对小脚走路的小脚新娘。全文仿佛是在闲谈金鱼,却在闲谈的话语中讽刺了中国女性被裹小脚的封建陋习。在《上下身》中,周作人以极具穿透力的目光解读到国人常常拿仁义道德伪装自己,否定自身的欲望,反而以罪恶欲望之名指责他人。这种道貌岸然的约束其实是人性共通的虚伪。《狗抓地毯》更是让我们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周作人这种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的话是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的。

周作人对日常生活细致入微的体悟,对内在世界的小心建构与维护,纵然是极端个人的生活方式,其实于读者来说也是相通的。比如闲暇品一口苦茶,或是侍弄一番花草,陶醉于生活本身,执着于当下日常,是周作人对生活的诗意解读。在时代洪流之外坚守一份清静与自持,回避时代的喧嚣噪音,转而追求自我生命的完善与提升,周作人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塔,以此隔绝喧闹的“十字街头”。《闭户读书论》中,虽然标榜“苟全性命于乱世是第一要紧”[13],但全文读下来,依旧能感受到他内心仍有尚未熄灭的烟火气,如此消极的出世态度,不乏有因失望与无奈而故作反语的可能性。《雨天的书》中有一些充满文化气息,学术涵养的雅致小文,如:《日记与尺牍》、《蔼理斯的话》、《与友人论性道德书》、《文法之趣味》、《神话的辩护》、《神话的典故》等。这些文字或介绍学术名人与先进的理论,或者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虽然学术性较强或者涉及文化、理论、思想,但周作人并没有扮演大众说教者的角色,反是在其中寻找文人求知与思考的乐趣。他的作品文字表面呈现的是那般清闲雅致,似乎与时代大潮、社会离析、与他人似乎没有太多关系,难道周作人真把自己封锁在“塔”中,独自逍遥自在?答案似乎又没有那么简单。在《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中,周作人说道:“国民文学的呼声可以说是这种堕落民族的一针兴奋剂,虽然效果如何不能预知,总之是适当的办法。”“但是我要附加一句,提倡国民文学同时必须提倡个人主义。”[14]在《与友人论怀乡书》也同样提到:“要是我们真心地爱这国或乡,须得先把它弄成可爱的东西才行。”[15]由此可见,周作人并非不爱国,并非对国家漠然,他的爱国是有前提的——必须使这国可爱,在爱国的同时又不能迷失对自我的追求。当国民普遍缺乏自我精神时,爱国、革命运动似乎是盲目的,甚至启蒙也无从谈起与落实。在那个喧嚣与盲目的时代,周作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个体之独立与解放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他用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行动来追求国民在人格上的独立,自我意识的觉醒。

这些因“一点无用的游戲及享乐”,“偶然的片刻悠游”所作的文字,奠定了周作人真正属于他的散文美学追求。尽管文学风云变幻多端,周作人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艺术个性,追求冲淡超然的美学境界,将生活日常之美倾注笔端,书写自然本色的生活原貌。总之,周作人的散文是纯粹的,自由的,无功利之外又饱含深意。

注释:

[1]朱德发.中国现代文学史实用教程[M].济南:齐鲁书社,2009:432。

[2]周作人.雨天的书自序二[M].雨天的书.北京:北新书局,1931:17。

[3]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17。

[4]阿英(钱杏邨).现代十六家小品序[M].现代十六家小品.上海:上海光明书局,1935 :03。

[5]同2。

[6]朱光潜.评雨天的书[J].一般.1926年第1卷第3期。

[7]同2。

[8]周作人.苍蝇[M].周作人闲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50。

[9]周作人.周作人闲话[M].周作人闲话.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05。

[10]周作人.北京的茶食[M].雨天的书.北京:北新书局,1931:51。

[11]同3。

[12]同上。

[13]周作人.闭户读书论[M].永日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79。

[14]周作人.与友人论国民文学书.[M].雨天的书.北京:北新书局,1931:178。

[15]周作人.与友人论怀乡书.[M].雨天的书.北京:北新书局,1931:176。

猜你喜欢
周作人风格评议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周作人之死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