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

2017-07-28 02:03孙洪祥
北极光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新课程实践

孙洪祥

摘要: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知识填鸭式灌输阶段,第二阶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阶段,这种方式仍属应试阅读。新课程实施以后提出,语文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开展,并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思考和实践。提出了教会学生质疑,提倡学生提问;以文本为中心,促使多种对话关系的生成;教师要把握好诠释的度,引导学生读出个人见解等方法,明确了以学生为主题,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学生为主体;文本为中心;阅读教学;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回顾语文阅读教学,它已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们成为系统传授学科知识的消极、被动的执行者。第二阶段中,“启发式”教学是这一阶段的焦点。教师们面对学生日益滋长的个性要求,认识到“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压制和与教学规律的悖离。启发式教学方式的产生,本来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可惜的是,教师受程序化教学的影响太深,从“教学问题”的设计来看,教师仍舍不得教学中“教师中心主义”的印记,“启发式教学”只是换汤不换药的美丽的外衣。现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根据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笔者在实践中同时发现这些问题:①学生提问重点无法突出;②课堂效率较低,一篇课文上了三个学时有时还不知所云;③两极分化提早出现;④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如何在课堂中体现出来;⑤热热闹闹之后,学生基本的语文素质也不见进步,如错别字病句等增多;⑥学生介绍所查资料,使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科学课等等。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

二、阅读教学的新理解和实践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它一方面要发展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鉴赏、评价能力,重点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这种阅读教学,不能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它要让学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的读者,主动参与阅读,学会主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总之,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是一种融合赫尔巴特、奥苏贝尔接受学习和杜威、布鲁纳发现学习模式特点,体现苏霍姆林斯基主体参与思想,结合语文教学的传统和现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自觉性,充分发挥学习者直接和间接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文化积淀的,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阅读个性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学方法。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文本为中心,让学生真实阅读,这个阅读活动主要由“学生、作者、作品”构成一个活动整体,学生主动参与了阅读,主动与作者对话。教师只是在学生想说出来又说不出来时,才适当给以了启发,对学生干扰较少。另外,在阅读中我想到的不是考试怎样考,而是我要和学生一起快乐享受这个作品,心态调整得好。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总之,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思考,关于如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笔者有几点设想。

1.教会学生质疑,提倡学生提问

古代的阅读教学,教师基本置身事外,那也并不科学,教师不应该是旁观者,而应该是指导者,要指导学生主动与作者文本对话,完成真正的阅读。

这一个过程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教会学生质疑。文本是死的,如何使文本“活”起来,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能找到与作者对话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从作者用词反常的地方找问题,从作者强调的地方找问题;从作者故意前后矛盾处找问题;从概念或修辞处找问题等等,总之,是要提倡学生提问。

2.以文本为中心,促使多种对话关系的生成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在我们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课堂上确实也较放手,比如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不过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做老师的又往往在引导学生朝着自己预想的答案在回答,教师有时在表面上看似轻松,实质上在心里有些不踏实,担心学生讲不到点子(即我们自己的和教参上的理解),所以这种对话形式有时也是蛮虚伪的。从这个角度讲阅读仍是不真实的。

最好的做法是以学生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一种“我一你”的对话关系,对话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应该:总之,“读”是学生读,读的对象是作品(作者);“问”是学生问(包括学生发现作者之问),问的对象主要是文本。

3.教师要把握好诠释的度,引导学生读出个人见解

现在我们有些教师以为只要是让学生讲就是以人为本。导致该讲时不敢讲,或者学生讲得不妥当时也不敢批評,以致使某些课文的阅读几乎成了漫无目的的“野餐”,师生们把文本的语言、人物等材料,按名人的视界,捎去自己的观点,各说各的,失去了评价的客观标准。这种阅读看似真实,实质是过度诠释,走向了另一种极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阅读中千千万万读者又会赋予文本以新的生命。这样今天重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又有一种新意,令我们教师都觉得耳目一新啊。但不管怎样,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我觉得还是不宜过分张扬,以避免夸夸其谈。

三、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的意义

1.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中对学习者个性的尊重,促使人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新课程教育是把每一个学生尊重为主体,充分尊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l生的教育,这种教育是有主体性、新颖性、多向性、多元性、开放性。主体性指向于人、自然、社会内在和谐统一的整体主义视界,它尊重人的个性差异,使每一个人个性健全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促使阅读教学创新化真实化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我们在阅读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给予了充分的实践机会,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阅读进入更深层次。

3.促使教师角色转换,真正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学生不必唯唯诺诺地期待着从教师的口中吐出“判决”的“圣言”,也不是一张等待教师画图的白纸或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在与教师的探讨中学习阅读的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阅读,说到底就是阅读者与被阅读者进行心灵交流不断追问生命意义的过程。而只有真正认识了生命的意义,自己的个体生命生存发展能力才会不断地成长。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将使学生明白:知识是手段,生存、发展能力的提高和生命的发展才是目的,掌握知识是要为自己的生命发展服务。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兴国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学生为主体新课程实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以学生为主体打造一体化教学课堂新模式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