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

2017-07-29 14:19刘洋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挑战对策

刘洋

摘 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农村基层党建面临四大挑战:生产组织形式转变带来的挑战;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带来的挑战;党员队伍结构失衡带来的挑战;党员素质能力不足带来的挑战。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必须创新工作理念、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才能确保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农村基层党建;挑战;对策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中央根据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发展变化,从加强自身主体锻造出发而作出了的战略部署; 创新基层党建,是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战略任务。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则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路径和有效举措。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改革发展的第一线和最前沿,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確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笔者通过对重庆石柱县大歇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的深入调研,剖析了目前农村基层党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了几点尚不成熟的对策建议,希望起到一的实践指导作用。

一、石柱县大歇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大歇镇位于石柱县西北部,辖10个村、58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31平方公里,人口_25699人。全乡共有农村基层党组织10个、党员580人,其中男518人、女62人。从年龄结构看, 20—30岁的有_34人,占5.9%;30—40岁的43人,占7.4%;40—50岁的57人,占9.8%;50—60岁的59人,占10.1%;60岁以上的384 人,占_66.8 %。从文化结构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477 人,占82.2%;高中及以上文化103 人,占 17.8%。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镇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2.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大歇镇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通过党校教育培训、支部会议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科技文化素质。

3.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制度,确保组织建设工作有章可循。先后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

(三)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个别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素质能力较差,“带头富、带领富”的“双带”能力不强。有的班子内部不团结,支委会和村委会工作上出现“两张皮”,形不成合力,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是工作运行不够规范。执行制度趋于形式化,“三会一课”坚持不够,发展党员不按程序,民主集中制、村务公开制落实不到位。

三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服务意识淡薄,功利主义严重。有的党员干部工作能力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能有效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

四是日常工作中疲于应付事务性的工作较多,习惯于等待上级的指示,主动研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较少,主动谋划发展大计的不多,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目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生产组织形式转变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由于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分散的生产经营形式给党员管理、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村级组织的设置等提出了新课题和新要求;二是农民的生产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发生了变化,农民组成各种生产合作和生产专业组织来实现他们的生产,使得传统的基层组织形式不能完全适应。三是分散的生产经营形式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农民对村级组织的依赖程度大大减低,这样不仅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弱化,而且导致多数农民集体观念淡薄,人心涣散。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基层党组织自身活动以及组织农民开展集体性活动所需资金带来了新的困难。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一些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村外,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收入较少,村干部待遇低,直接影响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我们在大歇镇调研的6个村中, 大多数村都有外债。这样不仅不能保证村级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更谈不上发展公益事业、为农民群众谋取福利。

(三)党员队伍结构失衡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党员普遍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以大歇镇黄山村为例,全村共有党员38名,20—30岁的年轻人只有3人,仅占 8%;50以上的中老年人却有25人,占6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31人,占82%;高中以上文化的只有7人,占18%。这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与党员发挥“双带”作用的要求极不适应。从大歇镇的情况看,中青年党员、有职党员和已致富党员的作用发挥较好,老年党员、长期外出党员和无职党员的作用难于体现,在许多方面他们和普通老百姓没有什么差别,有的甚至认为“党员不党员,只差几毛钱”。这不仅给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带来不便,而且给党员发展造成许多困难。

(四)党员素质能力不足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是农村党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从调查情况看,农民党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低、致富能力低的“三低”现象。大多数农民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一知半解,难以适应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二是少数党员思想政治素质较差。有的党员党性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化,奉献意识淡薄,功利思想严重;有的党员脱离群众,办事不公,处事不当,利用手中权力牟取私利,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的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严,不加强学习,不加强世界观改造,出现腐化堕落、违纪违法现象。三是少数党员缺乏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工作上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抢抓发展机遇的思维缺乏,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不宽。

三、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和联结方式也发生着深刻变化,基层党建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要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必须做到“三个创新“:

(一)创新工作理念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思想保障

一是要加强对农村党员的理论武装。采取集体学习、党校培训、干部论坛、网络在线学习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同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对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着力转变不适应新形势新常态的思想观念。深入解读上级有关加强党的建设的文件精神,引导党员对基层党建创新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要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把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要务,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体现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三是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党员权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除认识误区、理顺思想情绪,有效激发工作热情和内在动力,为创新基层党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良好思想基础。

(二)创新工作机制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制度保障

一是健全完善组织机制。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改进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断拓展基层党建工作领域,形成与深化农村改革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新格局。要根据党员队伍特点和农村党建工作实际,建立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提高党员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让党员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切实发挥“双带”作用。

二是建立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活动开展好、制度建设好、作用发挥好)农村党支部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将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党的建设进行量化、细化和分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上级党委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统一。

三是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机制。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内容,健全服务网络。完善党员干部结对扶贫、为民服务等制度,着力创新党建主题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让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上来,使投身改革、服务发展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

(三)创新工作方式是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的措施保障

首先,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新型经济组织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和党员经济能人积极创办新经济组织,探索新形势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同时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条上,采取支部+协会+农户、党员+农户+合作社等形式,有效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双带”功能。通过传统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有效解决因资金短缺给农村党建工作带来的不便。

其次,以科技兴农为载体,强化党员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制度,重点抓获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着力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且思想素质好的党员干部和致富能人,为基层党建创新和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再次,以加强组织建设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是要组建好班子,选好带头人。俗话说:“门看门、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要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选拔公正廉洁、年富力强、敢想会干、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按照智能互补原则配备好班子成员,切实提升班子的战斗力。二是要加强对党员的作风建设和能力培养,重点引导党员干部发挥好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并把科技人才、致富能手发展培养成为党员干部,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六中全会报告.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3]《淺谈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惠堃著.

猜你喜欢
全面从严治党挑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三点攻”新模式
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