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中的创新思维

2017-07-29 16:26傅欣欣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思维思维能力

傅欣欣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个体参与竞争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开展创造性活动、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水平的绝佳教材。创新思维是思维主体应当具备的重要的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观念的思维和思维的观念决定着人类及个体的解放和自由。它既表现为人类特有的能力,更表现为现代社会个体的基本素质。在哲学层面上懂得创新,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把创新思维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是我们实践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工程的源头活水,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思维;思维主体;思维能力;思维素质

一、什么叫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创立前所未有的理论、知识、文化、制度、技术、方法、模型等等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一种思维意识活动。它不模仿既有的方法,也不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在原有的结论和方法上做出了新开拓,解决了新问题。创新思维能够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增值,从而使得知识有所积累,或者在方法上有所突破,进而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新的分解组合,实现了知识的新功能。

二、如何进行创新思维

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是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并且有种种相关的精神因素(包括多种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参与思维过程而获得全新见解的一种思维活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创造性思维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最大限度发掘人的智能、释放人的能动性。

(一)实践观的实质是推崇创新精神,辩证否定观的思想灵魂是创新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征,内在的包含着对创新精神的肯定。创造性地实践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自己,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生产力到现代生产力、由游牧经济向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不是简单的描述,而是以一种审视和批判的态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评价。它力求客观地把握世界,并渴望创造性地改变世界。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善于在科学研究中,用批判性的怀疑性的眼光审视周围世界,从不盲从和崇拜任何东西,才创造性地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辩证发展观与创新观之间需要和谐统一

一方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与创新是内在统一的。恩格斯说过:“甚至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的发展和自我更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生命之所在。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內在统一,决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辩证思维的发展观点有利于创新思维的不断深化。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矛盾是事物的客观本性。因此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坚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的统一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每一方面。唯物辩证的发展观从运动中认识事物并从发展中不断修正或提出新的观点,这是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创新思维需要培育自身硬件

创新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这从现代科学综合交叉发展的前沿成果中可以获得更深刻、更有力的证明。无论是以信息、知识还是智慧的思维方式,在接通创新思维的神经网络系统时,都必须具备自身的优化匹配,才能获得创新思维的结果。

1.必须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存储,即必须有大量的信息、知识、智慧的沉淀。

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及时确定研究课题,然后进入探索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要把各种信息、知识、智慧都调动起来,以便触发灵感,获得创新思维的结果。

3.引发创新思维还要具有条件出现,激活信息,并使得其参与创新思维活动。这里所说的条件,既包括思维客体的复杂条件,也包括思维主体的多种条件,同时,还包括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新条件以及思维中介系统的某些条件。

4.将上述各种主客观条件匹配起来,实时地、优化地进行创新思维,那么结果一般便会迅速出现。当然也不排除思维主体的突发奇想,获得与原本想要研究的问题基本无关或者关系很小的创新思维。这也是进行创新思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表现。

创新思维的结果产生之后,是正确还是错误,实际效果如何等等,还必须从真、善、美相统一的角度进行高度判断,以确保这种思维是否能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当然,这种实践检验也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网络系统的辩证发展过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来证实这种思维的圆满性。

三、运用创新思维的重要意义

养成和运用创新思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提升思维者的思维能力

几乎每个人都有思维,但不同的人思维能力也不同。创新思维是一种高素质的思维,它要求思维者在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交叉相互作用中,抓住创新性这个中心,在一定时间段内,把思维重点集中于一个目标或者一项研究命题上。在这个过程中,思维者会自觉地把握创新思维的的方式,力求取得创新性的成功,从而弥补注意力散漫不够集中等的不足。久而久之,思维能力明显提高,进而思维素质也得到很好的提升。

(二)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社会实践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同样反作用于创新性的社会实践,它有助于人们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与前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现状和中国革命的现实相结合,创新性的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成功地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因此,要灵活地运用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实践,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创新性发展。

(三)促进思维主体的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通过多次反复的创新性思维的锻炼,思维主体能够自觉并且熟练地运用创新思维方式来进行思维的创新。这就要求思维主体内在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就当代中国来说,应当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把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作为根本大计,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年.领导者应关注创新人才的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和引导[J].理论探讨,2002(1).

[2]冯国瑞.哲学视域中的创新思维[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10).

[3]江泽民.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思维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