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2017-07-29 01:13马炎利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低段教学口算计算能力

马炎利

[摘 要]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单计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低段学生口算能力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从现状出发,使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口算能力薄弱的原因,认识口算的重要性,并探究提高口算能力的策略,不断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计算能力;低段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0-0069-02

口算也叫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口算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促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口算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数学基本能力之一,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对后续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明确要求,认识口算的重要性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历来重视对学生口算基本功的训练。起初,口算被视为笔算的基础,随着对口算的思维功能和实际应用价值认识的深入,口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逐渐呈现相对的独立性。然而,如今的数学课堂多为情境型,计算课常与解决问题的课型放在一起讲授,口算的踪迹很难寻觅,口算教学慢慢离开了数学课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

口算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口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口算能力是运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作用不容忽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并写入总目标的“数学思考”中。可见,运算能力不仅是一种数学的操作能力,更是一种数学的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反思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结果而言,口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現状出发,分析薄弱原因

通过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沟通发现,学生普遍认为口算不难,拿到作业以后喜欢先做口算,但口算题不如其他题型有意思:做对了成就感不明显,做错了也不以为意。有的学生做口算题时缺乏韧性,题目一多就磨磨蹭蹭,不但完成时间长,而且正确率也不高;有的学生做口算题时马马虎虎,经常看错或是抄错数字,急于求成的心理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课堂教学因素

口算看似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却很难把握。口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练习的速度上,忽视算理教学和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口算的目的仅仅是会算就行。

例如,教学口算“40×2”时,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算出答案是80,教师问:“你是怎么算的?”学生往往回答:“先不看‘40的个位上的‘0,口算4×2=8,所以40×2=80。”教师追问:“为什么可以先不看‘40的个位上的‘0?”学生就答不上来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对计算的正确率及后续知识的学习都会产生影响。

2.学生自身因素

口算错误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归结为学生“粗心”。一方面,低段学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和粗糙,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大会注意事物的特征及联系,缺少整体思维。因而口算时,学生往往只感知数据和符号,忽视算式的意义,导致把“-”看作“+”或把“67”看作“76”而出错。另一方面,学生注意力不稳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如,口算“8+33”时,如果单独计算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出准确的结果,但如果将该题放在题群中,学生的出错率就比较高,这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三、方法得当,提升口算能力

鉴于口算的重要性和目前口算教学的现状,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挖掘算理因素,帮助记忆

“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始终贯穿口算教学全过程。因此,口算方法只是解决口算的操作程序,口算算理才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而数感则是理解口算原理的必要支撑。

口算的最终要求是能不假思索地说出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记忆方法中的算理因素,帮助学生用思维记忆。以乘法口诀的记忆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口诀的由来找规律促进“记”,也可以利用相关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忆”。如,计算“9×6=( )”时,除了想9的乘法口诀,还可以用简便算法“10×6-6=54”计算。又如,学生比较容易记住两个相同的数相乘的口诀,以此来推算前一句或后一句口诀也是有效的记忆方法。

2.组织多种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除了让学生掌握算法外,教师还需要组织进行多种有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1)讲究练习形式。

练习要以课内为主。教师要注重选择有趣、有效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如运用“开火车”“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游戏形式,或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份口算卡片,以同伴之间互相比赛的形式。例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口算卡片(如图1),教师设计排序列、找规律等游戏方式,学生可以两人一组通过口算比赛决胜负,也可以几人一组比赛谁算得快等,学生玩得兴趣盎然,在玩中培养了口算能力,提高了口算速度。

(2)讲究练习实效。

练习不是越多越好,教师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较难掌握且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教师可以进行重点练习。而对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可以适当减少练习的次数。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减少盲目性练习。有些练习题不能停留在计算的表面,教师要指导学生挖掘数据之间的隐含关系,巧妙计算。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教师设计了连线练习(如图2),先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大部分学生都是通过计算去寻找答案的,在交流答案后,教师提问:“这道题不计算能完成吗?”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才能不计算就找到答案?学生思考后发现,得数都是整十或整百的数,可以先看算式的个位能不能凑十,排除不能连线的,再看十位加上进上来的一是多少,用这样的方法可快速找到得数。这样的练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多进行口头练习。

每天安排一定量的口头练习,不但可以增大练习量,减轻学生书写负担,同时口头练习形式比较多样,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张20题左右的口读练习纸,每天让学生大声朗读,练习口算速度;也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制作的口读卡片,在游戏中进行口算练习;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一人出题一人答,或者一人出题多人抢答。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口算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4)容易混淆题对比训练。

在20以内加减法的训练过程中,有的题目容易让学生算错,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比练习。如“13-2”和“12-3”是两道比较容易出错的题,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比找到易错点,这样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口算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3.养成良好习惯,确保口算正确性

口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养成“看清题目、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努力消灭计算错误,提高口算正确率。

总之,低段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口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应急于求成,而要将“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始终贯穿教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训练养成技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发展奠定基础。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低段教学口算计算能力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