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初探

2017-07-29 02:26罗天智
青年时代 2017年18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历史教学培养

罗天智

摘 要:道德情感对中学生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历史教学又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极好途径,且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培养道德情感的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从教者特别是历史教师要义不容辞的担当起这一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道德情感;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有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人道主义情感,正义感,自尊感等。这里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点自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体会,愿与同仁切磋。

一、培养道德情感的意义

道德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道德情感在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信念并产生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成了无用的东西。古今中外的一切道德榜样,都富有强烈的道德情感,成为其道德信念和行为的强大支柱。列宁说过,如果没有情感,就不会有对真理的追求。“道德准则,只有当他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道德情感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道德情感的内容及途径

(一)引用具体生动的史料,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史书多如汗牛充栋,而历史教科书编写的都比较简练,加上学生的阅历又浅,若只按教科书讲解,未免枯燥乏味,难以激发情感。这就要历史教师有必要将简单的史料加以扩充,绘声绘声的描述伟大光辉形象,借助现代多媒体课件,达到视听合一的效果,使学生产生共鸣且深化到自己的情感中去。

(二)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自发的独立形成的对历史人物的道德情感,往往因其道德认识、判断能力及教科书表达能力的局限,其情感体验也往往是片面的或肤浅的。因此,就要求历史教师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的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道德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运用对比的方法,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历史教学中从不同角度使学生鉴别历史的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从中得出正确结论,增强爱国意识,培养道德情感。例如在学习中共“一大”代表时就要突出李汉俊、邓恩铭等为革命事业而壮烈牺牲,相反周佛海等却叛变革命,成为汉奸,通过鲜明对比,谁是谁非,一清二楚。

(四)运用教科书写进的名言、名句、句联,培养道德情感。历史教课书以醒目的方式出示的名言、名句、句联,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既是道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也是培养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

(五)用与历史知识有关的电影、电视、小说等文艺作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可以強烈的震撼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良知,陶冶人的情操,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终生追求真理,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如在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焦裕禄》.《高玉宝的故事》.《南京大屠杀》等。

(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加强道德行为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试想如果有位同学在校园中遇见了欺凌事件,或在公共汽车上面对身边站立的老人,他没有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那他就不会做出自觉的选择,他就会视而不见,就会无动于衷地继续坐在那里。在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对道德情境的自觉意识,主要是分析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环境。如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史学家司马光惨受 腐刑而矢志史书撰写的场景,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都是良好的教育材料。另外历史教师要准确揭示历史人物产生道德行为的道德动机,有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道德情境时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仍以谭嗣同为例,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谢绝亲友的外出逃生,决心以死报国的动机集中体现在他的豪言壮语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 嗣同始!”说明道德动机的关键用。

(七)通过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历史课外活动非常广泛,包括历史讲座.参观访问.知识竞赛等,积极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动切实的思想教育。如在学习《宋代的社会生活》一课中,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待学生充分了解宋代人民衣、食、住、行、娱乐等生活背景后,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小组单位编演小品,要求小品事件的社会背景为宋代。这样营造“寓教于乐”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探讨和充满乐趣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情操。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利用组织学生“春游”、“秋游”等野外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参观名人故居等,譬如在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组织学生参观毛主席故居。毛主席的非凡经历,生动事迹让学生感慨颇多,既丰富了史实,又培养了学生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八)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关系的基础,也是情感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方法、为人处世,甚至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做出各种不同的反映。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有的学生会把这种反映带到课堂上。对老师有好感就学,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高,对历史老师也特别崇拜,这样师生关系也就平等融洽。对老师有恶感就不学,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特别是那些对自己有看法的学生,一定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谈一谈彼此对对方的看法,开诚布公。必要时,可以请班主任或家长做工作,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关爱自己便会产生健康的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道德情感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九)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宽教育渠道,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教学内容的真实感,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当年历史事件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另外,多媒体技术还能使历史教学由课堂延伸至课外,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更好的发挥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总之,通过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渠道多样,方法灵活,内容丰富,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善于分析,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抓好符合公德的小事,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6).

[2]易启祥.新编中学历史教材教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

[3]齐世荣.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历史教学培养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