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脚革命:走向生态城市与美丽中国

2017-07-31 16:46俞孔坚
中州建设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大脚小脚雨水

俞孔坚

大脚革命:走向生态城市与美丽中国

俞孔坚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16年4月20日,俞孔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大脚革命:走向生态城市与美丽中国》,大脚与小脚就是今天的主题。河南省正在搞百城提质,倡导提质,因为中国的城市整体上太丑陋了:一方面我们的城市面临生态问题,洪水与内涝,干旱与地下水下降,水、土、气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破坏;另一方面,我们的城市和景观文化堕落,城市没有特色,病态发展,整体上说就是城市不宜居。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带动整体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时代的主旋律。

一、小脚城市主义

中国在将近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被这样一种美丽观主导,就是小脚美丽,或者叫小脚的城市主义。在唐末开始,也是在我们河南,宫廷欣赏起小脚,小脚是美丽,大脚不是美丽,脚越小越好,最后从宫廷扩散到贵族,然后从贵族扩散到整个中国,所有的人都向往小脚的美丽,人们这个脚越小越好,叫三寸金莲,步步生莲花。士大夫画家们用三寸金莲、平扁胸脯、柳叶蜂腰、苍白霜肤勾勒出中国古典美人的形象,与健康的农村姑娘彻底相反。换言之,很长时间以来,在中国文化中,美丽等同于不事生产、刻意雕琢、病态而丧失机能,而非自然原生、健康而有用。

这种关于高贵和美的定义并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在世界的文明史中,几乎在任何一个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它必有这样一个阶段。玛雅贵族是裹头、压头,做整头手术,为什么压扁呢?因为老百姓的头是圆的,只有压扁了才显得你是贵族。

千百年来,城市贵族们为了有别于“乡巴佬”,定义了所谓的“美”和“品位”,手段是将自然赋予的健康与寻常,变为病态的异常。城市和景观则是这种贵族文化和价值观的最宏大的展现。

健康的不是美的,畸形的是美的,这样的审美观、价值观,一直延续到怎么改造我们的大地。真实的桃花源,是大脚景观,丰产而美丽,它是在一个丰产的、生态的环境中。贵族的虚假的桃花源,是小脚景观。当年清王朝花了国库的三分之一来造圆明园,圆明园有四十景图,就是仿照桃花源造的,但是里头阡陌纵横没了,不种地、不生产了,鱼塘里面养的是金鱼,桃子是只开花不结果的病桃,种的牡丹芍药,所以贵族化、形式化、小脚化了,这样的城市价值观,在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建设中泛滥成灾。原来它是少数人贵族的价值观,今天整个中国55%的人住在城市,都在这样的价值观主导下去生活,去经营城市。

因此,我们包裹自然之脚以换取城市性,我们迫不及待地将“乡土”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榜样,我们急于将粗野和丰产变为高雅而无用,我们压扁其头颅换取畸形的美丽,我们努力使城市与建筑成为巨无霸,无尽地挥霍钢材却为了无用的展示,梦中的城市,原来是牙科大夫的工具箱:被裹足的巨物。所有小脚+巨物,使我们的城市走向死亡。这个死亡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洪涝、缺水、污染,75%的地表水污染,400多个城市缺水。我们整个河南中州大地地下都是缺水,都是漏斗,整个国家又涝,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我们小脚化了,河道小脚化了,土地小脚化了,植物小脚化了,不能自我生产,不能服务于别人,这就是小脚的城市主义。

二、我们要革命,大脚的革命

大脚革命,就是要解放我们的大脚,使我们的城市健康和美丽,丰产和美丽,实现这样的城市有两大策略。

(一)“反规划”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综合解决问题(海绵城市的基础设施)

反规划不是反对规划,而是反过来做这个规划,倒过来做这个规划。我们以前做规划首先预测城市的人口,500万的人口就要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然后再规划这500万平方公里哪儿是居住区,哪儿是教育区,哪儿是办公区,哪儿是工业区,城市的规划是以发展为导向,用人的想象预测人口。人口是很难预测的,这是个复杂的事情,把城市建立在人口的基础上,人口一旦不准确,城市就退化了。

反规划,反过来做规划,首先要规划的是不该规划的地方,保护那些地,不该做的地方做的规划,剩下的都是随着市场的需要、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需要去建设,千万不能先画个圈去建设。相反,不建设区域划定一个生态基础设施,河道、湿地、森林、文化遗产,留下来建立一个网络生态,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服务,这种服务包括旱道雨道的调节服务构成的一个系统,根据这个来解决城市的需要。

我七八年前在武汉做的一个例子,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一块土地,土地上有上千个大大小小的陂塘,平常下雨的时候雨就留下来了,干旱的时候就直接拿来灌溉,旱涝调节。早在汉代,我们的农民就有规定,四顷田一定要造一顷的塘,才可以旱涝保收。三通一平之后,就有旱涝不调了。所以在这里,就把这个塘留下来了。城市30%的绿地跟20%的塘结合,就构成了城市解决内涝的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绿色的生态基础设施。有了这个生态基础设施之后,你才看能不能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然后再是周围土地的使用开发,再布局交通路网。

规划的策略就是我们的城市需要一个绿色的基础设施,来解决无限面临的一系列的问题,雨涝、交通的问题,都可以靠这个绿色的基础设施来解决。中国的降雨特征是季风性,像河南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性降雨,就是7、8、9月这个降雨的雨季,一年80%的雨水都进入到这3个月,有时候这3个月的雨水一天就降下了,这样的降水量情况下,城市的管道瞬间把雨水排走不可能,管道做得再粗也解决不了,瞬间排水就要靠地表系统来解决,它富有弹性。所以要用生态的方法,绿色基础设施,是大脚不是小脚。

(二)新美学,大脚美学

大脚也可以是美丽的大脚,大脚可能很粗野、很乱,那么我们的策略是怎么样把这个很粗野的大脚也变成美丽的,第一可以省下好多的钱,第二老百姓也可以欣赏到生态的同时也是美丽的,大脚的美丽。

1.与洪水为友

与洪水为友,与水为友,水来水挡,这是古代适应的策略。城市没必要把防洪堤修得那么高,要适当地松开。

浙江金华燕尾洲公园的设计倡导“与洪水为友”,公园内有不少富有弹性的生态防洪堤,保护了河漫滩的湿地

浙江台州永宁江案例。当防洪堤做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这个市长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说群众上访了,为什么呢?群众的牛没法喝水。乡下的牛本来在那个河漫滩下来去河里喝水,结果这个防洪堤一做,牛下不去了,喝不到水了,不光牛下不去喝水,小孩子掉进去爬不出来,连青蛙都爬不出来,这就是小脚化,没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而且雨水留不下来。所以我们做个试验,把修的防洪堤给它砸掉。砸掉以后用什么办法解决防洪的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的洪水,淹掉的地方不多,你能不能在没有淹掉的地方建城市?水泥防洪堤去掉以后,变成生态的防洪堤,把这个湿地恢复,有深滩、浅滩、河漫滩,牛可以下去,人也可以在此休闲,所以这就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河漫滩,变成了公园,而且这公园是可以淹掉的,所以我们没必要把城市河道的水逼到河里去。河南我去过好多次,都是如此,本来一条很好的河,就非要修一个水泥堤,把水逼到河道里去,河水照样需要出路,它该发洪水还要发,而且那时候它会来得更猛烈,更有杀伤力,与其如此,不如让它释放出来,让它和谐安宁。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让书声融入稻香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是在一片废弃的、污染的、残破的造船厂旧址上修建的,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它呼唤人们关注以往被忽略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整体上是缺水的,我们只有世界8%的水资源,但我们要养活世界20%的人口,所以留下水,这是最关键的。整个中国应该变成一块海绵,把水留下来,而不是把水排掉。我们总觉得排水就是疏导,没错,疏导比堵对,但是今天,疏导也不是对的,我们不能再这样疏下去了,疏下去我们就没水了,地下水已经下到几十米以下去了,要把水留下来,蓄起来,所以就要去掉小脚化的水利工程。

2.回归自然

我在东北十三年前做的一个案例——沈阳建筑大学校园。沈阳建筑大学当时在城市北,要搬到黄河南岸来,建这个校园,结果房子盖起来了,校舍盖得很漂亮,校园没盖起来,没钱了,怎么办?马上要开学了,9月份要开学,3月份校园还没盖好呢,没有钱,又要有特色,同时要6个月就建起来。然后我就说,我们就收集雨水,雨水不要钱,然后用雨水灌溉种一些稻子,把校园变成稻田,再把读书台放到稻田里面去,多的雨水流出来变成溪地,这就形成了稻田校园。学生参与收割,割完稻子以后,到冬天怎么办呢?冬天可以把稻子留在地上,稻穗留在地里头,才会有成群的鸟进入你的城市。鸟语花香,绿水青山,这是生态的口号,可城市就是没有鸟,没有鸟的道理就是你的所有的植物都小脚化了,桃树只开花不结果,种的都是碧桃、海棠花,没有果实,没什么可吃的,所以一定要回到大脚。

3.珍惜足下文化与遗产,循环再生

二十年前我回国做的第一个案例——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场地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当时中山市副市长找我,说要拆这个工厂,拆完以后做个公园。怎么把一个废旧的工厂变成美丽的公园?我说先不要拆,先设计,哪些留下来,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这都是珍贵的遗产。凡是昨天发生的,都应该珍惜这足下的遗产,足下的文化,这并不是帝王的文化,不是贵族的文化,老百姓的文化留下来,就变成美丽的公园。这个工厂遗址原来脏乱差,一个水池、铁轨,稍加改造,就变成了美丽的、生态的地方。留下的厂房变成最优雅的地方,一年有2500对新人的婚纱照是在这拍摄的。这种美是新时代的美。厂房留下来,适当地改造,最后都变成无价之宝了。记得住乡愁,珍惜遗产,哪怕是生锈的,哪怕是毫不起眼的。河南原来有好多纺织厂、拖拉机厂、水泵厂、开关厂,这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都是工业遗产。

4.最少干预

我在2007年秦皇岛做了一个河道治理的案例——秦皇岛汤河红飘带。以前的河道都是河道做完了以后再做绿化,我这里只做了一个“飘带”,一条500米长的板凳,其他全是保留原来的河漫滩、野草野树。整个公园的飘带只花了300万建成,这个飘带就是一条板凳,可以坐着,躺着休息,还有灯光,里面有科普内容,和步道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条红飘带,树不要去动它,野草不要去动它,哪怕长的最野的草,爱长什么就长什么,最少的干预,花钱很少。后面有好几个地方抄袭,抄了就没意思,艺术一定要独特,要有创意。秦皇岛市汤河公园“红飘带”于2008年入选不堪入目,土壤盐碱。雨水是酸性的,可以中和一下,通过地形设计,挖了20个深浅不一的坑塘,有水有旱,收集的雨水中和土壤中的pH值不一样,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pH值,形成与不同水位和盐碱度条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没有整形,没有修剪,没有平平仄仄,诗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康德纳特斯旅行家》评出的“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

最少的人为干预,最低的碳排放,获得最大的城市化效果——秦皇岛汤河红飘带

5.让自然做功

2 0 0 8年在天津做的一个试验——天津桥园,是一个22公顷的公园,原来是一个废弃的打靶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临建破败,意来自自然。这就是改造土壤的一个方法,可以推而广之,用最低的成本来改造盐碱地的绿化美化。

天津桥园的核心理念是开启自然过程,让自然做功,修复生态系统

上海后滩公园的设计将土地回归生产,造梯田、湿地,向人们展示了新的水净化方法和新的生态化防洪设计

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保留现状植被,融入艺术装置和慢行系统,构建了一条贯穿城市的、低维护的生态绿道,为城市提供全面的生态系统服务

6.绿色海绵营造水弹性城市

怎么解决涝的问题?哈尔滨群力新村有一块地,33公顷,低洼,我就想做一个公园吸收雨水,用什么方法呢,用了农民的方法,挖出来的塘,填出来的基,在基上种桑树,在塘里养鱼,所以这里就变得很丰产,而且形成了循环,用这套系统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大的雨水进入湿地,然后湿地郁郁葱葱繁衍起来,过滤净化补充地下水,把雨水就地留下来,城市地下水充足,变成健康的、生机勃勃、葱茏的野地。建设海绵城市既解决雨涝的问题,又提高了土地的品质,又解决了人的休闲使用。这就是哈尔滨群力国家湿地公园项目。

7.景观作为生命系统

上海的后滩公园脏乱差,将土地回归生产,造梯田、湿地,将植物的净化过程展示出来,层层过滤,10公顷公园,1.7公里长,每天可生产2400吨水,可供5000人使用,水可以洗澡、游泳,但不能喝。大量的富养水把它利用起来作为肥料,把肥料施肥的过程当成生产的过程,生产生物。可以整合起来,用来整条河流的治理。

8.母亲河的再生:水生态基础设施技术集成应用

迁安三里河这条河穿过城市,生态的绿道,收集雨水,净化土壤,然后河道变成生态廊道净化雨水,变成休闲廊道。为世界样板工程,美国教科书封面。

9.海绵系统综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贵州市六盘水明湖湿地,城市山水系统综合治理。要把整个城市做成海绵系统综合解决雨涝问题,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海绵体,把河道硬化变成软化的,去掉水泥,去掉钢筋,恢复河道的支流,然后把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地块都变成绿色的海绵体,就地解决雨涝。一直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提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大街小巷藏污纳垢的地方能够变成海绵的,能够把雨水留下来的,能够解决内涝的,解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贵州的六盘水现在已经变成国家级的湿地公园。

10.海绵城市从后院开始

法国巴黎的“中国方圆”就是一个雨水花园,把雨收集起来过滤,现在已经变成法国一个时尚的地方。如果每家每户的雨水都收集起来,城市就不会内涝了。

11.生态城市从家做起:低碳之家

中国的城市里有400亿平方米的建筑,每年还在增长,只有1%是节能建筑,耗去了中国整个三分之一的能源,如何让我们的建筑变成节能的建筑?我做了一个例子,是我自己家,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寓,把顶层作为雨水收集器,把太阳能收集起来,用雨水来灌溉阳台,把阳台变成菜园,另一个小阳台变成花园,每年收集50万吨的雨水,循环利用,拿来浇灌蔬菜。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室内,墙变成生态墙——最小的海绵体,生态墙吸水。更重要的是夏天降温,不用开空调,节能,同时冬天不开加湿器,一年可以省下两千度电,基本上不维护。既收集了雨水,又净化了空气,又降低了能源,现在变成了参观点。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环境治理当中去,每个家都变成一个绿色的家、节能的家、环保的家,中国可以省下三分之一的能源。这是一个很小的改变,但可以解决大问题。

我们需要一场革命,大脚革命!革命就是习主席讲的,让我们的城市有一个根本的转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的城镇化,生态的革命。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是一场革命,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是一场革命,这革命要有思想根本的转变、方法根本的转变、技术的根本的转变。

贵州市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项目将河道生态改造、城市开放空间的系统整合与城市滨水用地价值的提升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河道景观做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法国巴黎的“中国方圆”就是一个雨水花园,把雨收集起来过滤,现在已经变成法国一个时尚的地方

(本文根据视频课件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猜你喜欢
大脚小脚雨水
农事 雨水
玩雪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大脚
大脚鸭
大脚女巫
雨水
中班综合活动:脚丫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