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分析

2017-07-31 20:07周宇峰抚顺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抚顺11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石术胆总管胆道

周宇峰 抚顺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辽宁 抚顺 113000)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分析

周宇峰 抚顺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辽宁 抚顺 113000)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得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对患者的创伤和降低并发症,从而缩短恢复时间。

腹腔镜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为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发病率约为5%~29%,平均18%[1]。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典术式[2],随着微创治疗的不断进展,腹腔镜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也日益广泛。本研究通过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以探讨腹腔镜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46~68岁,平均(56.29±13.57)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2.38±1.15)个月;单发结石39例,多发结石21例;胆总管直径8~16mm,平均(11.89±1.26)mm;黄疸36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5~69岁,平均(56.81±14.05)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29±1.23)个月;单发结石40例,多发结石20例;胆总管直径8~15mm,平均(11.74±1.19)mm;黄疸33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响检查确诊,排除胆道系统手术史、合并急性胰腺炎、合并化脓性胆管炎、胆道括约肌病变、胆总管内炎症、心肝肾功能障碍、胆管癌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器械。全套腹腔镜器械(Storz)、全套胆道镜系统(Olympus)、开腹手术器械。

1.2.2 手术方法。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在脐上5mm的位置作一长约1cm的切口,穿刺针穿刺,制造C02气腹,维持压力在13~15mmHg,后置入10mm Trocar,后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2cm的位置置入5mm Trocar。解剖胆囊三角,分离胆囊动脉,通过钛夹对其进行结扎,胆管上钛夹,对于需切除胆囊的患者,应暂时保留胆囊床,以方便牵引。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及周围粘连的部分进行分离,胆总管前壁暴露1~2cm后,经剑突下Trocar置入长穿刺针,抽出胆汁,在十二指肠上缘1cm处用电凝钩在预先确定的地方轻凝胆总管前壁,若胆总管直径>1.2cm则可直接使用电凝钩切开,若胆总管较细,则剪开。胆总管切开的长度应根据结石大小及数目而定,切开处的胆总管结石则通过抓钳将其取出,移除剑突下Trocar,将直径为5mm的胆道镜经剑突下穿刺孔置入胆总管,先依次对胆总管、左右肝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到的情况决定是一期缝合还是放置T管,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对照组行开腹胆总管切开术:患者体位为仰卧位,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麻。作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先将胆囊切除,并解剖切开胆总管,胆道镜常规探查后取尽结石,胆管内置入T管缝合固定,常规留置引流管,腹壁戳口引出T管及引流管,常规关腹。

表1 . 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比较 ( x ± s )组别 手术时间( m i n ) 术中出血( m l ) 肛门排气时间( h ) 住院时间( d ) 术后疼痛(分)观察组( n = 6 0 ) 1 0 2 . 8 9 ± 3 5 . 6 8 1 1 3 . 8 7 ± 4 8 . 9 6 1 3 . 2 9 ± 3 . 8 4 4 . 8 1 ± 1 . 2 3 3 . 2 5 ± 0 . 8 6对照组( n = 6 0 ) 1 2 7 . 8 1 ± 3 8 . 4 3 1 4 1 . 9 7 ± 5 1 . 2 9 2 7 . 2 5 ± 3 . 8 8 7 . 5 7 ± 1 . 4 8 6 . 1 3 ± 0 . 9 2 t 3 . 6 8 0 9 3 . 0 6 9 6 1 9 . 8 0 8 1 1 . 1 0 9 1 7 . 7 1 3 P<0 . 0 5 <0 . 0 5 <0 . 0 1 <0 . 0 1 <0 . 0 1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手术情况、恢复时间、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3]于术后12h进行评价,总分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手术情况、恢复时间及术后疼痛

两组相比较,以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得分更低,见表1。

2.2 并发症

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n,% )组别 切口感染 胆漏观察组( n = 6 0 ) 1 ( 1 . 6 7 ) 0 ( 0 )对照组( n = 6 0 ) 8 ( 1 3 . 3 3 ) 5 ( 8 . 3 3 ) χ25 . 8 9 5 . 2 2 P<0 . 0 5 <0 . 0 5

3.讨论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方式,但该方式具有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4-5]。随着技术的成熟,腹腔镜也逐渐被用到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与开放性手术相比较,腹腔镜借助其成像系统,在术中能为医师提供更加开阔的视野,使医生操作更加精细化,从而能有效的清除病变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腹腔镜进入体内后因其体积较小,能有效的减少对胃肠道的干扰,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可早期进食,有助于术后的恢复,且腹腔镜患者腹壁切口较小,故术后疼痛更轻。通过腹腔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未开腹的基础上,较好的保持了十二指肠乳头结构的完整性,且术中借助胆道镜,取石范围更大,有效的提高了结石的清除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减轻对患者的损伤,从而缩短恢复时间,是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1] 汪意青, 顾强, 徐红星, 等.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J]. 河北医学, 2012,18(3):363-365.

[2] 郭中叶, 刘剧艺, 党登峰, 等. 64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管一期缝合治疗体会[J]. 海南医学, 2015,26(8):1202-1203.

[3] 唐学军, 龚镭, 彭晓斌, 等. 吲哚美辛预防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35(22):6468-6470.

[4] 吴鸣宇, 张志强, 顾炜, 等.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安全性评价及疗效[J]. 肝胆外科杂志, 2014,22(5):338-341.

[5] 廖海华, 蔡育志, 何嘉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 黑龙江医药, 2016,29(3):530-532.

1006-6586(2017)10-0104-02

R657.42

A

2016-11-14

猜你喜欢
石术胆总管胆道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