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德电气 物联网时代的转型

2017-07-31 11:59小思
英才 2017年6期
关键词:施耐德解决方案电气

小思

进入中国3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施耐德电气在国内的业务体量也不断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而且是雇用员工数量最多的国家。

企业发展越大,承受压力就越大。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凭借不断转型和技术创新,始终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不久前,在2017年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北京站会议现场,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宣布,2017施耐德电气将推进两大关键转型:一个是成为“数字化领导者”,通过IT技术和OT应用领域之间的结合带来巨大变革;二是保持“行业应用专家”地位。

显然,施耐德电气不想错过物联网新技术时代的大机遇,并有野心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但正如巨人看起来强大,却总会让人怀疑跳跃时的灵活性一样,履新不久的尹正,要如何带领施耐德电气中国繼续开疆拓土?

问:施耐德电气进入新领域的优势是什么?

尹正:首先,我们是一个专注的公司,一直专注在能效管理和自动化的领域,而且定位是专家;其次,施耐德电气每年约有5%的营业额投入到研发,这在传统企业中是比较高的投入比例。我们的创新和专注给客户带来高质量、可靠、安全和绿色的产品。第三,我们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在过去30年和未来30年,我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及客户一起打造整个行业生态圈。

问:2017年施耐德电气两大转型战略的具体方向是什么?

尹正: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互联互通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二是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三是提供最佳数字化客户体验。

说到“行业应用专家”,我们是行业中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施耐德电气这么多年,也经过了多次转型,这次我们希望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把行业应用专家做精做深。

而支持转型实现的两大基石,一个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EcoStruxure并不是我们今天才提出的,实际上积累行业应用经验已经有10年的时间。早在20年前,在工业领域我们就提出了透明工厂的概念。当时很多技术、工艺还没有达到透明化,现在数据、信息、分析等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所以今天透明化不仅是在工业,还在数据中心、楼宇和电力等领域获得了实现。EcoStruxure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切入点,是一系列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解决方案。

另外,施耐德电气一直秉承着创新的精髓和理念,包括我们为此付出的巨大投入。未来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会实现嵌入式的互联互通,包括大量的解决方案,从软件,到数字化的应用,到数字化的服务。针对每个行业,我们都有行业应用的专家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希望不同的客户在不同的行业应用当中,都能够从整个EcoStruxure中获得价值。

问:作为行业应用的专家,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施耐德电气如何满足?

尹正:我们是行业应用专家,整个解决方案其实已经实现了行业应用的定制化。特别是在中国,我们有个战略叫China for China——中国原创,很多产品就是根据中国的国家标准及企业的要求设计的。而且在全球,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与9000家系统集成商合作,可以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提供不同层面的快速反应。

问:现在很多工业制造公司都在讲物联网,施耐德电气如何理解物联网?

尹正:这也反映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实际上,过去若干年前,物联网就一直都存在,只是最近大家的需求起来了,所以这个话题变得非常热。但我觉得现在更加注重行业应用方面的延伸,而不是简单地在谈论概念。

问:能用数字总结一下你履新以来的工作吗?

尹总:对我来讲,首先我看重的是员工的斗志。除了衡量业务的指标,我们更希望通过我们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给客户带来自豪感和骄傲感,这个可能比数字更重要。

另外,客户对我们的满意度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我们有强大的工厂和研发中心,而公司的研发费用来自于销售额,这实际上也是客户的付出。很多客户会有一些新的应用需求,我们是否能及时响应,跟他们一块儿把这些新的应用尽快落地,这是我比较看重的方面,至于像业绩指标、销售额等数字都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我们一直讲,开头很重要,过程更重要。如果以上两方面做好了,基本上就会回归到一个比较可控的结果。正如,我们全球CEO赵国华所讲,人在开车的时候,其实没用很多时间看仪表盘,主要都在看前面的路况、后视镜以及两边行驶情况,偶尔低头会看一眼,是不是超速了,油还够不够。做企业道理也类似,你的战略肯定是往前看,阶段性的数字和结果,时不时也需要关注一下。不能等到车没油了,才惊觉要去加油,主动权始终要掌握好。

问: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有强劲的竞争对手吗?

尹正:好的企业里面也有相对好的业务和相对落后的业务,没有人能够通吃所有,我觉得这就是市场竞技的好处。我认为在某一个行业领域里的某一些企业,它的一些业务模式和前瞻性的创新,更能够获得成功,但这个成功不能够永远保证。

施耐德电气之所以能够经历数次比较成功的转型,正是因为我们始终有竞争意识。竞争是一个企业生存的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一起携手推动行业的发展,把市场做的更好。整个市场和行业规范更加完善,对每一家企业都大有裨益。总的来说,我觉得竞争未必是一个纯粹你死我活的事情,确切的说是竞合,竞争的同时相互合作。

猜你喜欢
施耐德解决方案电气
八方电气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4G LTE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探讨
Moxa 802.11n WLAN解决方案AWK-1131A系列
施耐德电气睿易系列ATV310通用型变频器
施耐德:以PlantStruxureTM PES助力节能降耗
施耐德电气 Foxboro Compact 200系列I/O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