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

2017-08-01 10:10魏旭群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肺源肺心病左心室

魏旭群

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

魏旭群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流动力学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H值、PaO2明显更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与对照组的64.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益气活血汤;西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高,由肺部慢性疾病引起肺部组织和细胞发生异常所致,可对肺部循环造成障碍,引起肺动脉高压,使心室增大,甚至发生心力衰竭[1-2]。因此,必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目前,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采取西药治疗,效果明显,但会发生较多不良反应,长期使用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伤。随着中药学的不断完善,中医药在慢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本研究就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5~80岁,平均(70±3)岁,排除低血压、心律失调患者。10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5~80岁,平均(70±3)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5~80岁,平均(7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使用利尿剂降低血压、抗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基本组方包括黄芪30 g、丹参15 g、茯苓15 g、五味子15 g、红花10 g、桃仁10 g、地龙10 g、杏仁10 g、三七粉3 g。根据病症加减,痰热咳喘者加桑白皮、贝母和瓜蒌;痰浊雍肺者加苏子和莱菔子;阳虚水泛者加白术、车前子;气虚者加太子参。每天服用1剂(200~300 ml),早晚各服1次,疗程为15 d。

1.3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流动力学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实验室检查指标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存在好转现象;无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较治疗前更加严重[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及PaO2明显更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H值及PaO2明显升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pH值PaO2(mmHg)PaCO2(mmHg)呼吸频率(次/min)心率(次/min)对照组 50治疗前 7.2±0.6 63±6 73±7 35±7 121±14治疗后 7.3±0.5#75±6#57±7#30±7#111±16#观察组 50治疗前 7.2±0.5 63±6 73±7 35±7 121±16治疗后 8.0±0.5*#86±6*#51±7*#26±7*#96±16*#

2.2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3 左心室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LVEDD(mm)LVEDV(ml)LVESD(mm)LVESV(ml)对照组 50治疗前 49.3±0.6 109.5±0.5 35.3±0.6 48.5±0.5治疗后 46.3±0.4#99.5±0.3#33.5±0.3#45.5±0.6#观察组 50治疗前 49.5±0.5 108.3±0.5 35.5±0.5 48.6±0.5治疗后 42.3±0.7*#88.3±0.6*#28.4±0.5*#40.5±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病因与肺部感染、支气管感染有关,患者表现为呼吸衰竭的症状[5]。在中医学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归属于“喘证”,累及部位为肺部、心脏。肺连接于气、呼吸,心连接于血,两者受损,功能失调,心脏受到严重的干扰,并且导致人体气血运行不顺畅[6]。气虚、血瘀、水湿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特征[10]。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缺氧,其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长期低氧血症,对骨髓造成刺激,导致红细胞增多,促使全血黏度增高,导致肺微循环发生瘀滞,致使肺动脉高压,引起右心衰竭及多器官衰竭[7]。

本研究采用益气活血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pH值及PaO2明显更高,PaCO2、呼吸频率和心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SD、LVEDV、LVESV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呼吸功能,效果远优于常规治疗;并且不良反应更少,更加安全可靠,可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长期使用。益气活血汤方中的黄芪可起到补脾肺气的效果。地龙可抗心律失常、降血压、抗癌、平喘、抗凝。丹参可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不增加心肌耗氧量,改善血管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抗血栓形成,提高纤溶酶活性;延长出、凝血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改善微循环。桃仁可活血化瘀,祛瘀血,抗炎,抗过敏。红花可以改善心脏和血管功能,扩张冠状动脉及股动脉,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增强耐缺氧能力,阻止血栓进一步发展,并降低胆固醇,还可以改善心脑组织循环障碍,对于冠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脑血栓治疗有益。杏仁、茯苓、五味子、三七可起到化痰、平喘、降气的效果[8]。加入桑白皮、贝母和瓜蒌可治疗痰热;加入苏子和莱菔子可治疗痰浊雍肺;加入白术、车前子可治疗阳虚水泛;加入太子参可治疗气虚[9]。诸药合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营养性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凝聚[10]。

综上所述,益气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 吴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2):340-341.

[2] 丁明霞,卢丹,常媛媛,等.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3):487-489.[3] 刘晓春,王会芳,凌玲,等.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中医穴位按摩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2,26(15):1391-1392.

[4] 刘晓春,孙姝,龙芙蓉,等.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穴位按摩护理方案应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116-118.

[5] 彭朝霞.复方鲜竹沥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4):101.

[6] 王平军.益气活血汤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2):129-131.

[7] 冯原,陈斯宁,江颖,等.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8):1818-1821.

[8] 王艳玲.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心衰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7):4335.

[9] 宗新华.中西药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28例[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173-174.

[10] 杨运坚.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23-24.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07.010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魏旭群诊所,广东河源 517300

猜你喜欢
肺源肺心病左心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伴2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卡托普利联合辛伐他汀对绝经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肺心病中医病名的规范化
肺心合方联合耳穴压丸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