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反刍兽疫及其防控措施

2017-08-02 10:22骆宏机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兽疫山羊病毒

骆宏机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惠州 516006)

小反刍兽疫及其防控措施

骆宏机

(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广东惠州 516006)

本文从小反刍兽疫的出现、流行暴发、病理、临床等多方面分析了小反刍兽疫病种的特点,并根据我国目前各地区该病种的流行状况,提出了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供从业者作为防控此病的参考。

小反刍兽疫 病状 预防控制

小反刍兽疫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型传染性疾病,又名小反刍兽假牛瘟、小反刍兽瘟疫、山羊瘟疫、传染性脓疱状胃炎、胃肠炎-肺炎综合征等。主要感染小反刍兽,特别是山羊和绵羊,野生动物偶尔感染,未见有人感染该病的报道。此病于1942年在西非的科特迪瓦(象牙海岸)首次暴发,流行于非洲、阿拉伯半岛、大部分中东国家和南亚、西亚。该病为国际兽疫局规定的A类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2007年首次传入我国西藏阿里地区。目前,我国已经出台相应的防控措施,实施全面防控[1]。

1 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

患病动物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组织,或被其污染的草料、用具和饮水等。

1.2 传播途径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或呼吸道飞沫传染,饮水也可以导致感染。病畜急性期自分泌物、排泄物及呼气等排出病毒,成为传染源。同地区之动物,以直接接触方式或经由咳嗽而行短距离飞沫传染,不同地区因以引入感染动物而扩散,故须管制感染区羊只及相关物品的移出。一般认为羊只恢复後不会成为慢性带原者,但感染后之潜伏期间,可能传播本病。

病毒发现于精液及胚,故可能会经人工授精或胚移植传染。

感染母羊发病前1d起至发病后45d期间,乳汁含病毒,故可经乳汁传染。目前尚缺乏冷冻羊肉或其他肉品的病毒存活资料,但因肉品的pH值下降,病毒不易存活,故经由肉品传播概率低。

病毒在体外不易存活,故各种病媒的传播概率低。病媒虫亦不认为会传播本病。

1.3 易感动物

山羊及绵羊为主要的感受性动物,山羊较绵羊感染性高且临床症状较严重。不同品种的山羊或同品种不同个体的感受性亦有不同,欧洲品系山羊的较易被感染发病。猪感染时,不发病亦不排毒。牛以人工接种或接触感染,皆不发病,但产生抗体。红鹿及白尾鹿亦会被感染发病,其余鹿种可能会被感染但不发病。本病亦会感染野生动物如瞪羚、阿而卑斯山野生山羊或其他野生绵羊等,但通常为亚临床经过。

1.4 发生与分布

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中部和亚洲的部分地区。我国西藏、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多地区已有感染。

1.5 小反刍兽疫潜伏期

为4~5d,最长21d,《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21d。如同其他动物传染病,首次入侵时,所有感受性羊群即大暴发本病,但一旦常在后,变为散发,随季节性羊羔的出生而病例增加。

2 病原体

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特别是山羊高度易感。该病毒是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成员,同属的其他成员还有牛瘟病毒、犬瘟热病毒、海豹瘟病毒等[2-3]。PPRV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及消化道上皮组织,以突然发热、眼鼻排出分泌物、口腔溃疡、呼吸失调、咳嗽、恶臭的腹泻和死亡为特征。本病1942年首次报告发生于西非之象牙海岸,1972年正式确认病原为反刍兽疫,PPRV有4个群,但只有1个血清型。该病于1942年首次在非洲的科特迪瓦发生,近几年该病在我国的周边国家频频发生,特别是2007年首次在我国西藏发现该病,现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反刍动物的健康。

PPRV粒子呈多形性,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l30~390 nm,也有报道称其直径为150~700 nm,该病毒外被8.5~14.5 nm厚的囊膜,囊膜上有8~15 nm的纤突,纤突只含血凝素而无神经氨酸酶,但同时具有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活性;核衣壳总长约1000nm,呈螺旋对称,直径约18 nm,螺距5~6nm,并且核衣壳缠绕成团。PPRV基因组是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RNA链从3′至5′依次是N-P-M-F-H-L 6个基因,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和2种非结构蛋白。对2000年从土耳其病羊中分离的野毒株PPRV Tu/00进行了全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基因组全长为15 948 bp,编码8种蛋白[4]。

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不长,56 ℃,病毒瘀血、脾、淋巴腺内的半衰期为5min。70℃以上,迅速灭活。4℃下,pH 7.2~7.9,病毒稳定,半衰期3.7 d,但如pH高于9.6或低于5.6,病毒迅速灭活。

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翠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3 临床症状

PPR是小反刍兽的一种以发热为特征,自然发病仅见于山羊和绵羊。山羊发病严重,绵羊也偶有严重病例发生。一些康复山羊的唇部形成口疮样病变眼、鼻分泌物,口炎,腹泻和肺炎为特征的急性病毒病,该病临床症状和牛瘟相似,但只有山羊和绵羊感染后才出现症状,感染牛则不出现临床症状。流黏液脓性鼻漏[5],呼出恶臭气体。在发热的前4天,口腔黏膜充血,颊黏膜进行性广泛性损害、导致多涎,随后出现坏死性病灶,开始口腔黏膜出现小的粗糙的红色浅表坏死病灶,以后变成粉红色,感染部位包括下唇、下齿龈等处。严重病例可见坏死病灶波及齿垫、腭、颊部及其乳头、舌头等处。后期出现带血水样腹泻,严重脱水,消瘦,随之体温下降。

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发病急,高热达41℃以上,并可持续3~5d;病畜精神沉郁,烦躁不安,食欲减退,鼻镜干燥,背毛无光,口鼻干燥,食欲减退。口鼻腔分泌物逐步变成黏液脓性,如果病畜不死,这种症状可持续14d。发热开始4d内,齿龈充血,口腔黏膜弥漫性溃疡和大量流涎,进而转变成坏死。在疾病后期,常出现血样腹泻。肺炎、咳嗽、胸部啰音以及腹式呼吸等。本病发病率可达100%,严重暴发期死亡率为100%,中等暴发致死率不超过50%。幼年动物发病严重发病率和死亡都很高。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

4 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与牛瘟相似,糜烂性损伤从嘴延伸到瘤、网胃交接处。

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在鼻甲、喉、气管等处有出血斑,严重病例可蔓延到硬腭及咽喉部。皱胃常出现病变,病变部常出现有规则、有轮廓的糜烂,创面红色、出血。而瘤胃、网胃、瓣胃很少出现病变,肠可见糜烂或出血,大肠内,盲肠、结肠结合处出现特征性线状出血或斑马样条纹,淋巴结肿大,脾脏出现坏死灶病变,原发性的支气管肺炎显示为病毒感染,具有诊断的意义。

显微病变主要病变与其他麻疹病毒属感染症相似。即出现多核巨细胞,肺最易看到;此外,可见嗜伊红性核内和/或细胞质内包涵体。

5 防控措施

5.1 近年我国情况

5.2 诊断方法

5.2.1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剖解病变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5.2.2 流行病学特征:山羊或绵羊发病而接触的牛不发病,传染和死亡主要发生在青年羊。

5.2.3 临床症状:高热、分泌物、口炎、呼吸困难、腹泻、死亡等症状。

5.2.4 病理变化:口腔糜烂、肺炎、肠系膜条状出血。

5.3 样品采集

以拭棒采取睫膜炎分泌物及鼻、口腔及直肠等拭子,以及剖检采取取淋巴结、扁桃腺、脾、肺、大肠等组织块,以干冰或冰袋冷藏输送至实验室,如输送时间超过 72 h,则病材先加以冷冻以干冰冷冻输送。供病理切片组织则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保存及输送。另采取抗凝血剂之全血,供病毒分离、血液学及血清学使用。

5.4 鉴别诊断

可采用病毒分离、ELISA、PCR、荧光RT-PCR等方法进行检测。小反刍兽疫诊断时,应注意与牛瘟、蓝舌病、口蹄疫、急性消化道感染症、羊痘做鉴别。

6 防控措施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预防为主,预防控制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6.1 注射疫苗

预防用的疫苗分为异源疫苗和同源疫苗[7]。

6.1.1 异源疫苗 发病地区和受威胁区,可根据PPRV与牛瘟病毒的抗原相关性,用牛瘟组织培养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产生的抗体能够抵抗PPRV的攻击,有一定的保护力。此方法已经在有关国家得到实践证实。

6.1.2 同源疫苗 包括灭活苗、弱毒苗、基因工程苗等。灭活苗是用感染山羊的病理组织制备同源的PPR灭活苗,其有效期在4℃可保存半年到1年时间,免疫山羊血清抗体可持续8个月。弱毒苗是80年代末,在一株PPRV成功地在Vero细胞中被弱化,由此开发的疫苗目前被广泛应用。目前弱化的毒株是Nigeria 75/1,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Nigeria 75/1,虽然具有较强的免疫保护力,但是存在无法区分野毒感染的缺点,为此目光转向了基因工程苗,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与羊痘病毒重组的二价疫苗。

6.1.3 免疫方案 新生羔羊1月龄以后免疫一次,对本年未免疫羊和超过3年免疫保护期的羊进行免疫。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所有健康羊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6.2 治疗方案[8-9]

6.2.1 方案1:羊全清+刀豆素+绿健先锋(头孢噻呋钠)。用生理盐水稀释头孢先锋和刀豆素,加地塞米松(2~5mg/50kg,怀孕羊除外)混合肌肉注射打在羊颈一侧。羊全清单独使用(20ml用于治疗100kg体重,预防可以用到200kg重)打在羊颈另外一侧。病情严重打3针。

6.2.2 方案2:羊免疫球蛋白(0.2ml/kg)+干扰素(100kg/瓶),肌肉注射,连用2~3d。

6.2.3 方案3:对于抵抗力较强,耐受过的动物,可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控制,以降低死亡率。一是:碘可安消毒剂 直接用于羊体水泡、破溃部位的涂擦消毒,无刺激性、可快速改善溃疡灶的持续恶 化,避免炎症病灶对羊体的持续影响。二是:温和病例,采用沃瑞特(注射用头孢噻呋钠)或普佑宁(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配合温严清(双黄 连口服液)、芪美(黄芪多糖注射液)使用,每天2次,连用3~5d。发热40度以上羊只同时注射普得平(5%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2mg/kg,1~2次/日,连用2~3d。三是:采食量严重下降病例,可采用温严清配合芪甘素,混饮,每天2~3次,直至症状缓解为止。

6.3 消毒

小反刍兽疫病毒是有囊膜的病毒,自然环境下抵抗力较低,50℃ 60min即可灭活;在pH<4.0或pH>11.0条件下失活。

舍内消毒:可采用碘可安(5%聚维酮碘)100~150倍稀释,1~2次/日;高效消毒剂普易佳(2%戊二醛)或奥妥威(5%苯扎溴铵)100倍稀释,1~2次/日。

舍外消毒:可采用高效消毒剂普易佳(2%戊二醛)100倍稀释,1~2次/日;奥普威(10%月苄三甲氯铵溶液)100~200倍稀释,1~2次/日;奥妥威(5%苯扎溴铵)100~200倍稀释,1~2次/日。

7 结语

小反刍兽的暴发和流行已经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在不断地扩大。自从此病种传入我国后,在多个省市地区都暴发过,来势汹汹,给我国畜牧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为此中国自2015年就出台了《全国小反刍兽疫消灭计划(2016-2020年)》。各地一旦发生本病,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按照一类动物疫情处置方式扑灭疫情。

虽然小反刍兽疫病的出现危害极大,但是根据以上分析所述,此病完全可以根据其流行、传播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做到提早防范。总之,小反刍兽疫是可防可控,生产过程中严格把好防疫关。

2013年~2014年疫情情况

[1] 郭凤花.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3,34(1):75-76.

[2] 骆学农,郑亚东,才学鹏.小反刍兽疫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07,37(11):994-999.

[3] 刘保光,马彩珲,宋笑颜,等.浅析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控[J].中国动物保健,2015,(2):20-21.

[4] Jensen-Waern M,Melin L,Lindberg R,et al.Dietaryzinc oxide in weaned pigs-effects on performance,tissue concentrations,morphology,neutrophil finctions and faecal microflora.Res.Vet.Sci,1998,(64):225-231.

[5] 刘宇峰.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及防控[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39-239.

[6] 卯岭,张靖,潘庆庆.小反刍兽疫病原学及疫苗研究进展[J].湖北畜牧兽医,2014,(7):6-7.

[7] 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J].中国动物检疫,2007,(10):7-9.

猜你喜欢
兽疫山羊病毒
羊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检测试纸条研制成功
病毒
感冒病毒大作战
夏季如何让山羊增膘
羊小反刍兽疫的诊断要点及防控措施
病毒,快滚开
感冒病毒
山羊受骗
聪明的山羊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不可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