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位预警机制方案研究

2017-08-02 23:05刘静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大学生

刘静

摘 要:现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在校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由于体制、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学生整体素质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有所下降,加强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已迫在眉睫。在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及管理过程中,建立预警机制将会对他们的学业有着很大的提高。该文论述了如何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及学位预警机制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高等院校 大学生 学业困难 学生管理 学业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c)-0221-0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高等学校招生数量成倍增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各类高校在面临各类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地激增,由此造成大学生整体素质与精英教育时代相比不可避免地有所下降。许多学生由于自身学习目标迷茫、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以及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导致学生没有按时完成所学课程,或考试科目不及格现象屡屡出现,进而造成无法按时毕业的恶劣结果。作为高校加强学风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举措,学位预警如今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题在介绍高等学校学位预警的基础上,立足高等教育拟定行之有效的学位预警机制,该机制不仅仅由教学管理单位负责,而是由家长、辅导员、学院主要的负责人共同负责,彼此相互督促、相互监督,以保证学位预警机制有效地运行。

2 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等学校的学位预警工作是校风学风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加强新时期的高校学位预警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该校相关文件中,第六章学业警告、退学与开除学籍,第三十三条学业警告中明确阐述:对学年考核(前三学年)未能取得60学分者(素质教育课程学分不计入在内),提出学业警告,并通知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第三十四条中规定:连续两次受到学业警告者(包括休学前后)予以退学。

为了加强我院本科生培养过程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即定期核查本科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年限,及时提醒学生在规定年限内完成学业,避免出现学位课或必修课考试不及格或重修不及格的情况尤为重要。学位预警机制的建立会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强化对学生的学业管理,提高对学生学业的指导性、预见性,通过学校、学生及其家长3个方面的沟通和协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 分析预警机制建立中的问题

由于现阶段全国各大高校普遍应用教务管理系统存储学生成绩以及提供课程的相关信息,如课程性质、学分等。相关教师不能够直接在该系统中查看学生成绩,因此,只能通過调查、统计的方式来了解、研究学生的学业情况。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学生学习过程及质量进行信息统计和信息反馈,它的准确和顺利是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前提。在每位学生学业的不同阶段,全面密切地关注他们学习状态,通过班级内部的管理系统将全体学生的成绩进行严格准确的上报。同时成立考勤小组对全体学生的出勤状况进行考察,做到实时监控。但是在完成学生学业的统计调查之后,我们如果没有进行后期的沟通交流及思想教育,那么就不会从根本上达到对学生学位预警的效果。传统的硬性一对一沟通交流,由于学生相关情况不够了解,如文体活动参与度等,只能大体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没有针对性。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在侧面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将学生表现情况进行收集统计并分析,之后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学生进行一对一教育,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提高作用。

4 预警机制的建立

单一的收集数据、统计或只进行沟通交流及思想教育都不能完全建立预警机制。为此,我们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主要采用搜集、调查、统计等方法研究学位预警机制,注重研究的严密性、客观性,以求得客观事实。定性研究通过参与活动和深度访谈从而获得第一手材料,具体的方法主要有通过活动观察、研究集体行动、分析调查结果等。该课题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待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项目预期的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论文等。

第一阶段: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采用专题报告、座谈研讨、个别交流、典型事例宣传、塑造榜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念和信念教育、诚信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等,并充分发挥“两课阵地”作用。邀请学术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会、专家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外出参观或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明确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使学生明确和了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激发学生内在求知欲望、提高自信程度、增强学习动力,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业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1)学位预警学生相关材料搜集分析,做好课题策划。

(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和学院学位预警领导小组。

(3)明确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初级阶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及现有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是要有某种能激发学习需要的因素,使学习从潜在的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二是要有满足需要的条件,如一定的外部环境、充足的学习资料等这些都关系到同学们成长和择业的大问题。

努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应努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素质大赛、经验交流会、理科文化月、专业学术讲座及学术报告等,并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吸引和激发广大同学学习的兴趣并积极投身社会,从而推动学风建设。

(1)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如座谈研讨、个别交流、典型事迹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等),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

(2)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如素质大赛、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刺激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

(3)搜集相关资料(如家访、谈话、学生个人资料动态整理),对预警学生进行定期检查,一对一交流、教育。

第三阶段:深入阶段,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积极探索教育管理的新方法。积极探索学生班级教育管理的新方法并开展,做到讲评结合,以评促建。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根本转变,由要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要学习。

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适应社会需求。组织学生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就业教育和指导,促进学生重视学习建立优良学风并多方面发展。

(1)验收学位预警学生的学年成绩,开展交流研讨并展示活动成果。

(2)初步形成学院学位预警机制基本研究方案。

5 突破的重点、难点及主要特点和创新点

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是减少学位预警学生的数量,在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建立一种严谨的治学作风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突破个人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工作与学风建设的内在联系着手进行工作,论证学生工作促进学风建设对学位预警机制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就促进学风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亭,程振强.多视角探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学风建设新机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4(10):30-32,64.

[2] 邵凯旋.工会博览[J].理论研究,2009(9):87-88.

[3] 王康惠.对于大学生学习态度的分析[J].学周刊,2015(35):223-223.

[4] 潘滴.学业困难学生帮扶“三合一”体系构建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88.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学生管理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