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三助一化”资助体系的必要性探析

2017-08-03 00:35翟玉卓高雁张宇
速读·下旬 2017年7期
关键词:学生资助

翟玉卓 高雁 张宇

摘 要:自卑心理、综合素质低、迫切的就业愿望、就业资源贫瘠、就业渠道单一、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一直困扰着贫困生,如何高效、精准的帮扶高职院校经济困难学生,让这些学生从思想上到精神再到物质上摆脱贫困,这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技术性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有效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助一化”;学生资助;帮扶体系

2015年6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就业是发展经济的基本保障,“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重要,大学生就业更重要,贫困大学生就业则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研究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援助问题,从建立资助帮扶和就业指导相结合的角度,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投身于家乡和祖国建设中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困惑

1.经济困惑

经济压力导致就业迫切。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思想没有得到及时调整,认为考入大学即可找到理想工作,进而改变生活状况,迫切压力急于寻求工作,而忽略了工作中的个人发展与薪资待遇。

人际交往弱化。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问题凸显,一方面,他们要边读书边勤工助学,没有时间投入到集体活动之中,因而无法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子。另一方面,同学间的社交活动往往需要资金上的投入,而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对这些活动望而却步。导致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心理困惑

自卑心理导致综合素质不强,“自卑是对自我得失、荣辱表现过于强烈的一种消极心理体验,也是高校贫困生最普遍和最突出的心理问题。”经济困难学生基于家庭经济状况,在内心世界里往往潜藏着很深的自卑情结,他们一言一行都要谨小慎微,时常要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总是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极少参与院系组织相关活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有待于提升。

3.精神困惑

就业方向迷茫,在就业与继续学习深造呈现两难选择,应用型本科专业出现对高职学生专业学历层次冲击,就业门槛增高,而对于贫困生也迫于经济压力产生影响;经济贫困学生继续深造学习又会给家庭经济情况造成压力,

二、三助一化体系解决思路

(1)经济资助,国家层面力度比较大,有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学校层面有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建议以综合量化评定奖学金的高校,设立专业奖学金,经济困难学生多数学習成绩都很好,但是在参加院系活动环节欠缺。

(2)心理援助就是学院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一份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同时班级还会不定期进行励志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培养贫困生的自信心。在选拔学生干部、社团组织时略有倾斜,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参加院系活动,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3)精神辅助。精神辅助主要是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理论为生涯迷茫的贫困学生指点迷津,拨开精神上的迷雾,让他们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目标。

(4)个性化教学指导。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是指在大一上学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下学期进行就业指导课和创业指导课,这样新生入学时就让他们树立就业意识,有目标有规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使他们认清自己,看清目标,学习有动力,就业不迷茫。针对贫困学生进行独立的课程设计、帮扶策略,进而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掌握学生心理期望,深入企业调查,摸清行业动态、政策形势,对行业岗位要求准确把握,针对贫困生开展单独的职业生涯规划、单独的就业指导,实行贫困学生导师制,点对点的帮扶,行之有效的解决贫困学生的就业问题,帮助他们顺利毕业。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和解决贫困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时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通过“经济资助—心理援助—精神辅助—个性化讲学指导”的“三助一化”的学生资助帮扶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的方法,从解决物质贫困到解决精神贫困,从解决经济贫困到解决能力、技能贫困,把贫困生就业援助贯穿到整个大学生活,不断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高质量就业,这对于高职院校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技术性人才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谭件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分析与教育对策[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9(11).

作者简介:

翟玉卓(1984—),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高雁(198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张宇(1982—),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资助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
新媒体时代学生资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中职学生资助工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