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民俗文物拍摄技巧探究

2017-08-07 13:23崔权一
黑龙江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朝鲜族民俗文化民俗

崔权一

(延边博物馆,吉林 延吉 133000)



博物馆民俗文物拍摄技巧探究

崔权一

(延边博物馆,吉林 延吉 133000)

博物馆向受众传播较高层次的艺术、人文修养和专业知识,其中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功能,则是将不同时期的民族风俗、习惯等现象,向受众进行传播和感染甚至是教育。博物馆的民俗文物需要以多种辅助手段进行展示,而摄影可通过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实现博物馆宣传教育功能。

博物馆;民俗文物;摄影;拍摄技巧

1 民俗文物摄影的内涵

民俗文物是博物馆宣传展示民俗文化等各种业务活动的基础,民俗文物摄影是将民俗文物视觉化的重要手段,在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的摄影形式,是以室内民俗文化的展示和具体文物为主,其摄影对象包括民俗服饰、生活生产器皿、生活状态展示,等等。

2 民俗文物摄影在博物馆藏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1 用于保护与研究

民俗文物的类型多样。以木、丝、麻、 棉、纤维类为代表的脆弱文物,需要特殊的保护。有些传世文物,更是展示民俗历史、民族文化的重要珍宝。对于民俗文物,则需要下大力气加以整理、照相和登记,以确保民俗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民俗文物摄影既是对民俗文物分类保管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展示、专项观察和研究的重要手段。民俗文物的摄影照片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文物的形象,较之文字叙述和绘图等,照片更能直观地表达出文物的颜色、形象和质地。就目前来讲,文物照片成为相关业务人员进行研究工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资料和依据。因此,博物馆民俗文物摄影也成为方便研究人员进行查阅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手段。同时,各个博物馆之间进行业务往来,信息共享等工作时,民俗文物照片也成为比较重要的基础资料。

2.2 用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博物馆进行民俗文物的收藏,其重要目的之一在于保存民俗文化,以及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在本馆,就保存了书画作品《正气歌》和绘画作品《四季竹图》,这是朝鲜王朝末期朝鲜族大将军池昌翰的作品,也是朝鲜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饱含了朝鲜族人刚强的意志和朝鲜民族的不屈气魄,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是展示朝鲜族风貌的重要文物。文物摄影师在专业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真实反映文物蕴藏的民俗文化信息。还可以通过朝鲜族民俗文物的拍摄图片展览,取得朝鲜族民俗文物文化的传播效应。

3 博物馆民俗文物摄影的技巧和方法

3.1 合理的文物摄影器材选择和构图设置

博物馆文物在摄影类型中可属于静物摄影,这种类型的摄影的基础在于照相器材和感光材料等的质量和选材,其器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博物馆民俗文物摄影的质量。因此在博物馆对民俗文物进行拍摄时,需要配置适宜工作的摄影器材。特别是对镜头的选择,在不同的拍摄手法下,应当选取适当的镜头,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与人眼焦距差不多的定焦镜头。一般为了体现民俗文物的细节,应使用较小的光圈,才能有效地提升文物的景深范围。

为了多样化的保存民俗文物的形象,在摄影时还需对民俗文物及还原的民俗场景进行合理的构图。摄影师在选择构图角度时,要充分体会既有民俗文物的特色,以选择最佳拍摄角度,要原汁原味地体现文物的独特之处,不要让文物因拍摄角度而变形。一般来讲,拍摄个体文物时,可以考虑平拍手法,以避免文物变形,保持图片的真实性。拍摄民俗场景,例如民俗院落等时可以考虑使用俯拍的手法,以突出空间感和层次性,展示出民俗文化的全貌,以及具体细节。

3.2 适当的拍摄角度

对于民俗文物来讲,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是表现文物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前提之一。在博物馆进行民俗文物的拍摄时,应当注意,一般对个体的民俗文物进行拍摄时,要根据文物具体的颜色、纹饰、质地等特征来谨慎地选取最能体现文物代表性的角度,尽可能全面完整地表现出文物的独特价值。在延边博物馆中的民俗文物摄影中,如拍摄铜器皿、陶瓷器皿等朝鲜族特色的文物,应考虑到立体文物拍摄,需将物品立放在台面上。对于部分朝鲜族民俗装饰品等无法立放的文物,则可以摆放在玻璃台面上,避免有阴影出现,以此保持民俗文物的清晰可见。除此之外,应当注意朝鲜族典型的传统民居的拍摄,尽可能地展现场景的全貌。此外,在拍摄朝鲜族人物形象的雕塑时,要采用微侧的角度,成组的人物雕塑则应当注意既要留有空间,又要保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相联系。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雕塑角度的选择,没有一定的模式,主要取决于摄影师的艺术素质和匠心慧眼。

图1 朝鲜族灰白釉鱼网文扁瓷瓶Fig.1 Korean nationality royal gray and white glaze fishing net flat porcelain vase

3.3 适宜的用光

拍摄博物馆的民俗文物非常依赖室内的灯光,因此在摄影时应当选择四或五支以上的专业闪光灯,同时配备相同数量的柔光箱。在拍摄时,为了凸显文物的立体感,一般运用侧光拍摄,同时运用背景光对背景加以照明,进而将文物和背景进行区别,造成立体感和层次性。针对不同文物的特点,例如文物器型的不同部位,应该选用强弱不同的光源,来体现文物自身的主次。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光比一般不能有大的差距,不能为了突出层次多采用大光比,这样会让民俗文物的照片失真,细节部分遭受损失。

至于光斑的处理,通常采用光伞、偏光镜(偏振镜),或者是用无碱的软皂进行涂抹,又或者是运用光斑的一些防止剂进行喷射等方法来进行规避,以免在文物的边缘和光滑部分产生光斑,影响视觉效果。而投影的处理,可采取多台闪灯同时拍摄的方式来避免交错投影。在博物馆进行民俗文物的拍摄时,摄影师一定要重视用光,只有将主光和辅助光用好,才能将民俗文物拍摄好。

3.4 和谐的背景处理

民俗文物的各种背景处理,不仅仅体现了摄影师的色彩搭配能力,更能体现其独特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眼光,因此需要摄影师在分清主次、衬托主题、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大胆灵活地加以运用。在拍摄民俗文物时,要特别重视对拍摄文物的背景进行处理,必须要明确:拍摄的目的是为了衬托主体,避免主次不分的现象。首先,拍摄时要注意色调的和谐,例如色彩艳丽的服饰类民俗文物,在背景选择时要避免为了区别文物和背景采取大红配大绿的搭配,一般来讲暖色与冷色并不搭配,在色彩搭配上,可以从色调的深浅上来解决靠色问题,多利用黑、白、灰等中间色去搭配,效果更佳。其次,为了有利于突出和渲染文物的特点,拍摄时应注意背景材料的选择,可以选用专门的背景纸或者是无皱的丝绒来作为背景。最后,在拍摄瓷器等民俗文物时,应该注意不宜采用色彩艳丽的背景,以免因文物本身的反光造成光线的多次反射,从而色彩混乱失真。

只有一个摄影师以丰富的底蕴去做好钻研,才能以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和手段,真正地将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通过影像表达出来,才能在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科学价值以及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艺术价值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刘继武.博物馆文物摄影分析研究[J].艺术科技,2016,(01):247.

[2] 洪州.浅谈文物摄影的方法与技巧[J].大众文艺,2013,(24):189-190.

[3] 罗国荣.博物馆馆藏文物摄影初探[J].文物世界,2012,(06):63-64,78.

[4] 宋晓林.中国文物摄影概念述评[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05):35-36.

Probe into shooting skills of folk artisfacts in museum

CUI Quan-yi

(Yanbian Museum, Yanji 133000, China)

The museum transmits a high level of art,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the audience. The function of folklore in the museum is to spread and infect or even educate the audience with different na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Museum of folk artifacts need to display a variety of auxiliary means, and achieve the museum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functions through its unique artistic expression techniques.

Museum; Folk artifacts; Photography; Shooting skills

2017-04-25

崔权一(1979-),男(朝鲜族),助理馆员,本科。

G264

B

1674-8646(2017)11-0098-02

猜你喜欢
朝鲜族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KORE A TOWN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