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

2017-08-09 12:27作者吴蓬勃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张金燕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信息应用咨询院杨斐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
电子制作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串口温室大棚

作者/吴蓬勃,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张金燕,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信息应用咨询院;杨斐,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N2015326;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课题GXH2016-84;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专指委教育教学项目TXZZW2016044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

作者/吴蓬勃,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张金燕,河北电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信息应用咨询院;杨斐,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系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青年基金项目QN2015326;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课题GXH2016-84;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通信专指委教育教学项目TXZZW2016044

针对目前精细化农业大棚种植中对植物监控管理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基于WiFi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多种传感器节点采集大棚的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图像等数据,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同时结合Android App实现了大棚内设备的远程可视化管理。试验证明,该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可实时感知大棚环境信息,可实现农业设备的有效控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降低了人力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物联网;农业大棚;Zigbee;WiFi;智能感知;可视化管理

引言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温室大棚的出现使得植物的生长不再受限于自然环境,农民可以在任何季节种植所需要的农作物。传统的农业大棚多为人工控制农业温室大棚的采光、温度情况,对于温室大棚内植物的生长情况需要定时去观察,进而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劳动力成本。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与农业的有效结合,促使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精细种植方向发展。物联网应用于农业温室大棚,也必将促进其向着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1—2]。

本文基于物联网的三层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构建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管理系统,通过多种传感器实时感知农业温室大棚内部环境参数;通过WiFi和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将各个节点采集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了解到大棚内部情况,并可进行远程设备控制。

1. 系统总体规划

系统架构图[3]如图1所示,在温室大棚内部,通过多种传感器: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湿度、雨滴、烟雾等实现农业温室大棚内部环境感知;通过对灯光、草帘、换气扇等设备的控制,动态调整温室大棚环境。智能环境感知和控制设备通过Zigbee转WiFi网关连接3G无线路由器,IP摄像头也通过WiFi网络连接到3G无线路由器。用户通过手机APP可实时观察温室大棚内部情况,了解环境信息,并可进行远程设备的控制。

2. 硬件设计

2.1 CC2530无线感知与控制节点设计

温室大棚内部环境感知和设备的控制均基于CC2530构建的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来实现,CC2530单元原理图[4]如图2所示。CC2530为TI公司的一款基于增强型8051CPU的遵循IEEE802.15.4协议的无线射频收发芯片。CC2530内部的电源管理器可动态调整供电模式,实现了长电池寿命的低功耗应用,确保了各个无线节点的长期低功耗运行[5]。下面将对各个无线感知和控制节点进行具体介绍。

图1 系统架构图

(1)温湿度感知节点

该节点基于CC2530和DHT11温湿度传感器实现。DHT11采用单总线方式与CC2530通信,一次可传送40位数据,包括:8位湿度数据整数部分、8位湿度数据小数部分、8位温度数据整数部分、8位温度数据小数部分和8位校验位。

(2)光照感知节点

光照节点基于CC2530和数字光照传感器ISL29003实现。ISL29003为Intersil公司的基于I2C接口的16bit数字光照传感器。其光照度检测范围可在1000lux、4000lux、16000lux、64000lux之间调整。与光敏电阻相比,ISL2903体积更小,光照感知更加快速、精确。

此外,土壤湿度感知节点,基于CC2530的内部ADC实现。雨滴、烟雾和人体红外感知节点为开关量节点,基于CC2530的IO口检测实现。灯的控制、草帘电机控制和换气扇控制也通过CC2530的IO口控制继电器实现。

图2 CC2530原理图

2.2 Zigbee转WiFi网关设计

本网关中的Zigbee设备为Zigbee网络协调器,其通过串口与WiFi模块通信,传输的仅仅是少量的间歇数据,并不传输图像;考虑到系统的成本和功耗要求,本系统的WiFi模块选用了上海乐鑫的ESP8266。

ESP8266内部集成了的2.4G无线射频收发电路、电源管理电路、CPU内核、10bit高精度ADC、TCP/IP协议栈等,支持WiFi 的WPA/WPA2安全模式[6]。可单独使用,也可做为串口透传模块配合其它MCU使用。

ESP8266原理图如图3所示,26MHz的外部晶振为ESP8266提供时钟信号;ESP8266的程序存储到外部的SPI Flash中;CC2530可通过芯片使能引脚CHIP_EN控制ESP8266是否进入工作状态,通过串口与ESP8266进行数据通信,实现Zigbee网络数据到WiFi网络数据的转换。

3. 软件设计与功能验证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Zigbee无线感知节点的环境数据采集与控制、ESP8266的WiFi配置和用户端手机App的设计,本文将对后两者进行重点介绍。

图3 ESP8266原理图

3.1 ESP8266的配置

ESP8266配置流程如图4所示。首先配置CC2530的串口、开启串口接收中断;配置连接ESP8266的芯片使能和复位引脚并使能芯片;CC2530通过串口向ESP8266发送复位AT指令,进行复位测试。然后,设置ESP8266进入STA模式,配置ESP8266要连接的目标AP的SSID和密码,如果连接成功,则配置ESP8266进入单连接模式。最后,基于TCP协议连接服务器的指定端口,如果连接成功,则配置ESP8266进入串口透传模式。以上的步骤配置完成后,ESP8266即进入串口透传模式,CC2530即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的透明收发。

图4 ESP8266配置流程图

3.2 AnroidApp客户端设计

手机App部分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报警数据查询、远程设备控制、远程视频监控几个部分。用户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温室大棚内部环境,并可远程控制设备动作。图5是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系统试验平台,图6~9显示了An—droid App端所采集的环境数据、报警信息、视频信息以及远程设备的控制界面。

4. 总结

本文根据现代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的实际需要,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监控管理系统。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了大棚内部温湿度、光照、土壤湿度等数据的采集,通过WiFi网络和3G无线路由器实现了数据远传。 结合手机App实现了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和远程设备控制。试验证明,该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方便了农民对大棚地监管,有利于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图5 智能农业温室大棚监管系统试验平台

图6 环境监测

图7 报警信息查询

图8 远程视频监控

图9 远程设备控制

* [1] 韩毅. 基于物联网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6.

* [2]吴朋林. 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2015.

* [3]曾令培. 智能温室大棚系统的设计[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 [4] 吴蓬勃、杨斐、李莉等. 基于Zigbee的新型激光模拟对抗训练系统设计[J]. 激光与红外,2015,45(6):616—620.

* [5] Texas, Instruments. CC253x System—on—Chip Solution for 2.4 GHz IEEE 802.15.4 and ZigBee® Applications User’s Guide[EB/OL]. http://www.ti.com.cn/product/cn/CC2530/ technicaldocuments, 2017—07—06.

* [6]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ESP8266EX Datasheet[ EB/OL]. http://www.espressif.com/en/products/hardware/ esp8266ex/resources, 2017—07—06.

猜你喜欢
串口温室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基于API函数库实现串口数据通信的分析与设计
基于EM9000工控板高性能双串口通信模型设计与实现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