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分析

2017-08-09 02:35王秋萍田漫漫王黔阳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白果种皮银杏叶

吴 竹,王秋萍,田漫漫,王黔阳,何 珺*

(1.贵州大学 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分析

吴 竹1,2,王秋萍1,2,田漫漫1,2,王黔阳2,何 珺2*

(1.贵州大学 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贵州 贵阳 550025)

为分析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研究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雌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其他部位,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于其他部位;雄树不同部位中,叶的黄酮和内酯含量高于树枝,树枝的银杏酸含量高于叶。综上所述,雌雄银杏的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应对其不同部位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加快银杏产业进一步发展。

银杏;黄酮;内酯;银杏酸;含量分析

银杏(GinkgobilobaL.)为银杏科、银杏属多年落叶乔木。银杏起源于中国,它集果用、树用、防护、观赏于一体,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树种。银杏中所含的成分复杂多样,在不同部位其种类及生物活性也各有不同。银杏的叶、果仁、外种皮均有药理作用,其中药用价值最高的部位是银杏叶。以银杏叶提取物为原料制成的各种产品,应用于药物、保健食品、功能性饮料等领域[1]。在全球的天然药物中,银杏制剂是用量较大的品种之一,在国内银杏制剂的年销售额约为60亿元,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广泛[2,3]。银杏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内酯类化合物和银杏酸[4],但雌雄植株的不同部位在活性成分含量上有很大区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以黄酮苷形式存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5];内酯类化合物为强效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6,7];而银杏酚酸类成分具有致敏性、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为银杏及白果的主要毒性成分,也是银杏提取物及其制剂中的主要毒性物质[8]。2015版药典要求银杏叶中总黄酮大于0.40%,总内酯大于0.25%,同时要求银杏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大于24%,总内酯大于6%,而总银杏酸含量不得超过10 mg/kg。我国的银杏资源丰富,银杏浑身是宝,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探索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银杏的综合利用价值,同时为加快银杏产业发展及提高利用效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对照品:槲皮素对照品(批号:100081-201408);山柰素对照品(批号:110861-201310);异鼠李素对照品(批号:110860-201410);白果内酯(批号:110863-201505);银杏内酯A(批号:110862-201511);银杏内酯B(批号:110863-201410);银杏内酯C(批号:110864-201505);白果新酸(批号:111690-201403);银杏总酸(批号:111594-201503),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供含量测定用。

样品:银杏叶、银杏树枝、白果、外种皮,于2015年10月下旬在江苏邳州市铁富镇银杏种植基地随机采集5棵8~10年树龄银杏树的鲜样,统一置于60℃烘箱中烘干,粉碎,密封袋包装保存于干燥器中备用。

试剂: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磷酸(分析纯,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华通化学试剂厂);四氢呋喃(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三氟乙酸(分析纯,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乙腈(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酸性氧化铝(200-300目,柱层析用,桂林贵成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仪器:分析型HPLC(1100 series)Agilent Technology, U.S;C18高效液相色谱柱(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BSA124S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FW8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XMTD-3302数显恒温水浴锅(常州华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GZX-9140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医疗设备厂);其他为一般常规仪器。

1.2 方法

1.2.1 色谱条件

1.2.1.1 测定黄酮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0.80 mL/min;柱温:(45±0.1)℃;检测波长:360 nm。

1.2.1.2 测定内酯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流速:0.80 mL/min;柱温:(40±0.1)℃;蒸发光检测器。

1.2.1.3 测定银杏酸色谱条件:大连依力特Hypersil ODS2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0.1%三氟乙酸的乙腈为流动相A,0.1%三氟乙酸的水为流动相B,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10 nm[9]。

表1 洗脱梯度

1.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1.2.2.1 黄酮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中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每1 mL含槲皮素30 μg、山奈素30 μg、异鼠李素20 μg的混合溶液。

1.2.2.2 内酯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测定中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每1 mL含银杏内酯A 0.18 mg、银杏内酯B 0.08 mg、银杏内酯C 0.10 mg、白果内酯0.20 mg的混合溶液。

1.2.2.3 银杏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白果新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1 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取总银杏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20 μg的溶液,作为定位用对照溶液。

1.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1.2.3.1 黄酮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样品粉末约1 g,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

1.2.3.2 内酯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1.5 g,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银杏叶萜类内酯含量测定中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

1.2.3.3 银杏酸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 mL,称定重量,超声45 min,取出,冷却,称重,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先用滤纸过滤,然后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10]。

1.2.4 测定方法

1.2.4.1 黄酮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公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计算含量。

1.2.4.2 内酯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按公式:总内酯含量=白果内酯含量+银杏内酯A含量+银杏内酯B含量+银杏内酯C含量计算。

1.2.4.3 银杏酸测定方法: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5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以白果新酸对照品外标法计算总银杏酸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将采集于5棵不同银杏树的银杏叶、银杏树枝、白果及外种皮样品分别按“1.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3份,按“1.2.4”项下方法测定其总黄酮、总内酯和银杏酸含量,计算平均值,结果见表2、表3、表4。

由表2可知,在雌、雄银杏树的不同部位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呈显树叶>树枝、外种皮>果仁,其中雌树树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而黄酮含量最高的银杏叶中,雌树叶>雄树叶,而在雌雄银杏树枝中黄酮含量差别不大。

表2 银杏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

表3 银杏不同部位的内酯含量(%)

由表3可知,在雌银杏树的不同部位,总内酯含量树叶>树枝>外种皮>果仁;在雄树的不同部位,树叶内酯含量高于树枝。

由表4可知,在银杏的不同部位都含银杏酸,但含量差异较大。在雌树的不同部位中,外种皮>>树叶>树枝>>果仁,外种皮的含量最高,达4.4%,果仁含量最低至0.0008%。在雄树树叶、树枝银杏酸含量均高于雌树。

表4 银杏不同部位银杏酸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对银杏不同部位的黄酮、内酯和银杏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叶中总黄酮和总内酯含量均高于其他部位,是提取黄酮及内酯活性成分的最佳药用原料,同时对雌、雄树银杏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雌树叶中黄酮含量高于雄树叶,且银杏酸含量低于雄树叶;雌树中不同部位的银杏酸含量:外种皮>树枝>树叶>果仁,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高达4.4%,因此在采收季节应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外种皮混入叶中从而使原料银杏酸含量偏高,导致产品的银杏酸含量超标。有研究表明银杏酸具有良好的杀虫杀菌效果[11-13],因此,白果外种皮是银杏酸农药用提取最佳原料;果仁中三种成分含量都很低,但其含粗脂肪、淀粉、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14],但食用时应高温处理好,避免有毒成分银杏酸食入而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银杏树枝三种成分含量都较低,在实际生产中不宜作为原料。

高丽雅[15]等研究了银杏不同部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布,李转梅等[16]测定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但对银杏不同部位的黄酮、内酯和银杏酸三种成分含量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的相关文献极少,且本研究结果与吴争荣[17]等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雌雄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结果中雄性银杏均高于雌性银杏的结果有差异。因此,本文研究了银杏树不同部位中黄酮、内酯及银杏酸含量的分布情况,为银杏不同部位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更有效、更全面、有价值的参考。

[1] 安建平,王廷璞,赵菲佚,等.银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34-37.

[2] 郭 明,刘 玥,许 琳,等.中药银杏制剂的心血管药理效应:机制与展望[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44(6):543-550.

[3] 谢作权,张庆华.银杏叶提取物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制[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7,34(1):35-38.

[4] 张红梅.天然药物银杏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3):41-46,66.

[5] 牟玲丽,寇俊萍,朱丹妮,等.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26-29.

[6] 魏学立,曲 玮,梁敬钰.银杏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3,25(2):1-8.

[7] 王 旋,张慧灵,顾振纶,等.银杏内酯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11:1741-1744.

[8] 王荞薇,谢媛媛,王义明,等.银杏叶中银杏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2):167-173.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16-317,416-417.

[10] 黄 萍.不同产地银杏叶中总银杏酸的含量比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2):129-131.

[11] 毛佐华,俞培忠,孙 锴,等.银杏酸5种同系物单体的制备及其杀灭钉螺的作用[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7,25(4):274-278.

[12] 林光荣,林清洪,胡维冀,等.银杏酸的分离、鉴定及对5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32(3):498-503.

[13] 李金雨,林清洪,林光荣,等.银杏酸微乳剂对几种蔬菜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福建农业科技,2012,10:47-49.

[14] 蒲丽丽.银杏的药用食用价值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4):110,53.

[15] 高丽雅,李稳宏,韩 枫,等.黄酮类化合物在银杏不同部位含量的分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2):225-227,272.

[16] 李转梅,张学兰,李慧芬,等.白果不同部位及不同炮制品中白果酸和总银杏酸定量比较[J].中成药,2015,37(1):164-168.

[17] 吴争荣,冯海蓉,贺 殿,等.雌雄银杏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21):1877-1878.

Analysis on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Terpene Lactones and Ginkgo Acid in Different Parts inGinkgoBiloba.

WUZhu1,2,WANGQiu-ping1,2,TIANMan-man1,2,WANGQian-yang2,HEJun2*

(1.CollegeofPharmacy,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2.ResearchCenterofBiochemistryEngineeringofGuizhouProvince,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terpene lactones and ginkgo acids in different parts of Ginkgo biloba, the content of these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For female,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and terpene lactones was higher in leaves than in other parts; and the content of ginkgo acid was higher in episperm than in other parts. For male,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and terpene lactones was higher in leaves than in branches; and the content of ginkgo acid was higher in branches than in leaves. It is clear that different parts of female and those of male have different contents of flavonoids, terpene lactones and ginkgo acid. Therefore, different parts of Ginkgo biloba should be used rationally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ginkgo industry.

Ginkgobiloba;flavonoids;terpene lactones;ginkgo acid;content analysis

2017-03-08;

2017-05-16

贵州省科技厅2008年省重大专项项目(2007065)。

R284.1

A

1008-0457(2017)04-0072-04 国际

10.15958/j.cnki.sdnyswxb.2017.04.013

*通讯作者:何珺(1974-),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及检测技术;E-mail:hejun1016@163.com。

猜你喜欢
白果种皮银杏叶
银杏叶
东北地理所发现PG 031基因具有改良大豆种皮吸水性的应用潜力
找不同
找一找
小儿慎食白果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与银杏叶的约会
闽产薏苡种皮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书的怀抱
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