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画情境走进语文识字课堂

2017-08-09 09:55麦桂泉
师道(人文) 2017年7期
关键词:图画生字识字

麦桂泉

让绘画情境走进语文识字课堂

麦桂泉

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不妨利用直观、有趣味的东西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图画、图形、符号等是低年级学生认知的主体,因此在语文识字课堂教学中,我尝试引入美术的绘画情境来辅助学生认识、书写、记忆生字。

小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没有学好生字,将影响他们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因此这个基础必须打扎实。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可见,美术绘画情境的引入对小学语文识字课具有必要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起源于图形图画,属于表意文字。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对应某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具体的意义信息的。在《说文解字》中,我们对照现在使用的简体汉字和小篆字体便可以发现,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利用汉字构造原理创设绘画情境来教授生字,能使识字课变得生动有趣,而且使抽象的文字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达到理解字形、明白字义的效果,突破教学难点。运用美术绘画情境与识字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适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让孩子在美中学、乐中学,用图形强化学习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由于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认识或学习汉字,首先要识别它的字形。低年级识字初期,学生会接触到许多形声字。如果语文课堂创设绘画情境,展示出生字的 “声旁”和 “形旁”,再结合汉字意思相符的图片来记生字,不但能增加趣味性,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当学生要回想这个字的结构时,就会利用图片快速地在脑海中帮助寻找信息,并很快能写出这个字的构形。另外,在学生练习写字时,像竖弯钩 (乚)是比较难写的笔画,我们可以借助鸭子的形象让孩子具体理解,使文字符号形象化,以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视觉表象,留下深刻印象。

识字课上,如果引入美术绘画情境,以图激趣,以图带讲,不但符合学生学习年龄的特点,而且能把课本读厚,呆板的生字也能活起来,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如一年级 《口耳目》一课,可以利用简笔画来指导学生学习 “目”字,教师在 “目”字的旁边画一只眼睛,通过看图学生说出与眼有关的词语,如 “眼泪” “眼眶” “眼球”等词,然后又画出一个小篆体的 “目”字,将图画与古代 “目”字以及现在 “目”字作一个比较,使学生认识 “目”字、理解字义并牢牢地记住它的字形。也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讲解其他生字,这样,学生能在浓郁的兴趣中把字记到心坎里,确实是有效记忆的一种方法。如此,汉字的教学也就变得充满生命力。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嘴多感官参与识字活动,培养了审美能力,训练了造型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更提升了思想情感。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美术绘画情境入课堂,可以让学生 “学字明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要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大,阅读速度也较慢,往往只注重欣赏精美的画面,而忽略简短文字所带来的知识内容。识字教学中,把绘画情境引入课堂是一个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是孩子们探索知识的动力。学习新的生字时,如果先出示一副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在此过程中再出现带生字的词语,最后用重点符号标出生字,这种方法从句子到词语再到生字,形成一个由面到点的接受过程,生动形象的图片就显然比枯燥乏味的文字更易于接受。例如学习 “网”字,里面的 “xx”学生能联想到蜘蛛网的样子,图画短时间内就能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符合记忆的特点,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罗湖区华丽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图画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