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造林路上

2017-08-09 00:52李怀勇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荒山官司树苗

李怀勇

年过半百,中等身材,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坚毅,说起话来爽快、果敢,三两一杯的白酒,一碰就干。

他叫孙广柱,一位地地道道的内蒙古汉子。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学田乡西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家庭贫困,孙广柱小学没上完,就跟着父亲放牧、植树,成了父亲得力的助手和家庭的顶梁柱。他熟悉从家到山间、到草原、到荒漠的每一条小路,他喜欢路边和山上的每一棵树木和花草,他喜欢一看望不到边的草原的翠绿。他经常一个人赶着成群的牛羊在蓝天白云下游牧,一边唱着只有牛羊才能听懂的歌谣,一边把山间的野枣和山果装满口袋,回到家里再分给比自己小的邻居的伙伴们。在他纯真的少年时代,这些自然景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深深地在烙在了他的心里。

随着年龄的长大,他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了。尽管他读书不多,但脑袋瓜聪明,他不仅能叫出山间上百种数木的名字,还能对它们的生长习性了如指掌。他家里、地里经常有他从山上弄来的别人都不知名字的花花草草。他没事的时候就围着村里的山林转悠,村里人都称他为“义务护林员”。

看着自己村庄后面的山坡往外一眼看不到边的荒漠,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他总有一天一定要在这片荒漠上种上树、种上草,让整片荒漠都绿起来,让村里的牛羊自由自在地在上面吃草、唱歌。这是几辈人都不敢想的事。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1997年,经过西沟村两委商议决定,把村里闲置的216亩土地承包给了孙广柱,并且把村里上万亩的荒山也交给他来管理。

在别人看来,这是个烫手的山芋,但孙广柱却如获至宝。自己的“身份”一夜之间从“义务护林员”转变为“山林管理员”了,就像得到了“尚方宝剑”一样,他的脑海迅速地规划着自己多年的设想和愿景。他在一个小本上用歪歪扭扭的字体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几十种树木和果树的名字,后面还标上数量和价格。

说干就干,他叫上媳妇,把家里的羊赶到山坡上,套上牛,沉睡多年的土地在铁犁的深耕下终于见到了阳光。孙广柱觉得两个人干得太慢,就找来邻居来帮忙,犁地的犁地,挖坑的挖坑。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二百多亩地上排上了整齐的树苗,数百亩的荒坡上栽上了上万棵各种果树。

孙广柱人瘦了,家里的积蓄少了,圈里的牛羊少了。但看到眼前成片的树苗,心里却乐开了花。他暗自盘算着,等到明年,地里的树苗再长大一点,就可以移植到荒山上。不出三年,荒山就能变成 “绿洲”了。二

就在孙广柱“万亩造林梦”刚刚进入兴奋状态的时候,一场想也不敢想的噩梦悄悄地向他袭来。

有一天,乡里武装部的一个领导找到孙广柱,想着从他承包的土地划出30亩为自己所用。一向憨厚、正直的孙广柱当时就给回绝了,领导很不高兴。村里的干部也找到孙广柱给从中协调,说人家是上面的领导,能看上咱的地是一件好事,以后你吃不了亏。孙广柱说,当官就要清正廉洁,我要是把地给他了,他就成贪官了,我就成了行贿者,对谁都没有好处。村干部说不通,说你真是个死脑筋。

又一个乡里的干部找到孙广柱,意思还是要地,并承诺你只要把地给我了,我保证你平安无事,不会有人找你的麻烦,如果不给,后果自负。又被孙广柱给拒绝了。孙广柱想,我是个农民,种地是我的本分,再说,地是我承包的,是交了承包费的,你不好好当官,老盯着这几亩地算什么?

过了没多久,孙广柱突然收到村里的通知,说上边有指示,原来承包给你的所有的土地和荒山不符合手续,决定不能再承包给你了,并出示了一张“毁约”协议书,说可以给你半年的时间,你到别处打听一下,如果找到能继续承包的证据,我们再包给你。

老实善良的孙广柱还真在协议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觉得自己是有理的,不怕半年后地不还给我。其实,自从他在协议书上签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已经走进别人为他算计好的“圈套”里了。

他四处打听,还找到律师咨询,都说自己原来的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村委会没有权力随便“毁约”。

他又多次找到村里干部,可村里的干部说,地不能包给你了。他拿着钱去交第二年的承包费,可是找不到接收的人。孙广柱心里很是纠结,就找到乡里,结果没找到一个领导出来为他主持公道。

更让孙广柱不解的是,不但地不是他的了,就连地上和山坡上他种的树苗和果树,也被村里的干部发动群众给砍没了。

悲痛欲绝的孙广柱在村里和乡里多次奔波讨个说法无果后,决定要和这帮共产党的“蛀虫”打一场官司。他相信国家的法律是正义的,不是他们个别人说了算的。萬般无奈,一纸诉状把村委会告到了法院。

可他并不知道,打官司和“还公道”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遥远!

2003年3月1日,当地法院判孙广柱胜诉,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合同依然有效。可原来的树苗没有了,原来承包的土地也被村委会包给了别人。

孙广柱多次找村委会协商,被村委会以各种理由挡回。孙广柱又到乡里、县里找有关部门领导申诉,都说给了解一下、协调一下,却始终没有任何结果。赢了官司,输了里子!

没有办法,孙广柱又第二次上诉,却输了官司。再上诉,又输。连续七次上诉,结果都输了。他到县里、到盟里、到北京上访,却总是没有结果。不但没有找回“公道”,还被当地某些领导视为“上访专业户”,多次被无名拘留、跟踪、阻挠和恐吓。更有甚者,一位领导扬言道:“你孙广柱的人有多高,我的钱就堆得多高,你上访到哪里,我就陪到哪里,看你能奈我何!”

从三十多岁的英俊小伙,到乌黑的头发布满了雪霜,孙广柱20多年来的“讨公道”之路,可谓历尽艰辛。他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借遍了亲朋好友,还因在拘留期间身体生病不能及时得到治疗,浑身是病,先后被查出心脏病、膀胱癌。年迈的父母也因他的官司长期没有结果,最终忧虑重重,撒手人寰,死未瞑目。一想起老人临终时满脸牵挂的样子,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重重地压在孙广柱酸楚的心窝里。他跪在父母的坟前暗自发誓:就算拼上自己的后半生,也要讨回一个公道,不为别的,就算为了让地下的老人瞑目也不会放弃!

人称“突泉正义之剑”的律师刘德志,在孙广柱长达20多年的维权之路上,一直义务援助,为孙广柱加油助威,他相信法律是公平的,总有一天会还公道于真相的。

从小善良、仗义的孙广柱,坚信世上还是好人多、坏人少。

同村一个叫贾会晨的老人,70多岁了,眼睛看不见,爱人和两个儿子都有些智障,靠国家和村里的低保生活,但远远解决不了正常生活问题。唯一一个能干点体力活的二儿子,给村里的一户人家放羊,每月能挣个一千多块钱,可经常把羊给放丢了,到头来工资还不够赔人家羊钱的。孙广柱在年轻的时候就照顾着这家人,帮着看病、给送米送面、给零花钱,即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还是惦记着他们,总是从自己的嘴里省出一点送给他们。

自从没有了土地,孙广柱一家就搬迁到离家百里之外的一个村子里租房居住,看到新邻居家果园里好多该结果的果树没结果,他心里很着急,就主动上门帮人家作指导,帮人家修剪树枝,邻居对他半信半疑。等到落花结果的时候,他竖起了大拇指,并硬要给孙广柱劳务费,他却一分钱也没有收。

2016年年底,孙广柱和一个叫于海权的朋友自发成立了一个志愿者组织,开始的时候只有他们两个人,慢慢地发展到五十多人。邻近年关,他们给县里几十户家庭贫困的孤寡老人送去了急需的年货,得到县文明办领导和乡亲们的表扬。

孙广柱的乐于助人在突泉县远近闻名,尤其是在树木栽培技术方面,只要有人向他请教,他总是耐心地给人讲解,有时还亲自到山上,当面给人指导。

多次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草原神医”王步和,20年前承包了村前的一块2000多亩荒山,从栽第一棵树苗的时候,孙广柱就去帮忙,直到现在满山翠绿,还在山上修了好多漂亮的凉亭,成了当地一道观光旅游的景点。20多年来,孙广柱上百次地去帮助植树、修剪、指导,从来没收过一份劳务费。王步和曾经多次邀请他过来给搞管理,年薪是工人的好几倍,都被孙广柱拒绝了,用他的话说:“只要我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您给人看病,救助了成千上万的人,还资助了上百名差点失学的儿童,我帮您这点小忙算什么。”

2015年11月份,孙广柱离他的“万亩造林梦”终于近了一步。他在西哲里木从一个朋友的手里转包了740亩地,这是他20多年来最开心的一件事。他动员自己的家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连上幼儿园的小外甥也把自己的压岁钱贡献出来“入了股”。他又从朋友那儿借了几万块,在承包地里盖了一排房子,媳妇也从租住的村子里搬到了“新家”。

冬去春来,孙广柱把这几年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三十多袋子的各种树和花草的种子播撒到刚刚被铁犁松垦的土地里。在大地的滋养下,一片一片的小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一天比一天高,红的、绿的、黄的、紫的……汇成一片花的海洋。几千只鸡白天就在这片花海里自由自在地漫步、嬉戏。

这,就是孙广柱最愿意看到的画面。

孙广柱说,等将来有了条件,经济好一点的时候,再把周边的荒山、荒地一点一点地包过来,即便没有钱包地,也要把自己家的树苗一棵一棵地栽到山上去,直到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

虽然打了二十几年的官司没有结果,有些领导还对他有成见,总是想方设法加以阻挠,但孙广柱的善行也引起了当地群众和政府有关领导的关注。

在孙广柱患心脏病期间,家里拮据得连医药费都掏不起,仅靠医保是不行的,有些药是不能报销的。就在孙广柱全家久旱盼甘霖之时,学田乡医院的周玉山院长对他伸出了友爱之手,只要孙广柱去拿药,从来不提钱的事,还鼓励他要坚持吃药,治病要紧。连周院长也没想到,一年之后再去復查,孙广柱的心脏病竟然痊愈了。在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孙广柱在医院激动地抱着周院长泪流满面地说:“周院长,是您救了我一命啊!”周院长说:“您的病不是我给治好的,是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善行之心得到了上天的佑护,好人有好报啊!”

去年冬天,孙广柱因膀胱癌变,急需做手术。实在拿不出高额的手术费了,全家人急得团团转。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分管政法的突泉县委副书记赵国荣得到了这个消息,就安排有关部门给以照顾,并分两次送去了五万元治疗费,这对孙广柱一家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不久就康复出院了。

孙广柱的心里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温暖,他在电话里向赵书记表示感谢:“赵书记,上次是周院长救了我一命,这次是您救了我一命啊,要不是您及时安排,我这条小命可就没了!”赵书记安慰他说:“官司是官司,总有一天一定会解决的。但身体更重要,没有了健康的身体,赢了官司又有什么意义?你还有什么资本去做好事呢!”`

那一夜,孙广柱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见万亩的荒漠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地,成群的牛羊已连成一片,分不清哪只是他家的,哪只是邻居家的……

责任编辑:曹景峰

猜你喜欢
荒山官司树苗
把荒山打造成4A景区
合影
一只公鸡赢了法国夫妇的官司
三棵桃树苗
浇水
荒山植树造林新技术应用研究
空气和人类的“官司”(小说)
阅读花瓣雨
小猴栽树
群英会战城子山